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7898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2:20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中空车架弯曲来恰当吸收冲击能量的车身构造。车身构造(1A)具备:中空车架(2A),其呈大致矩形闭合截面,在一壁部(2a)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具有脆弱部(2e);和能量吸收部件(3A),其在中空车架(2A)的闭合截面内安装于与一壁部(2a)相对的另一壁部(2b),并与脆弱部(2e)隔开间隙地相对,能量吸收部件(3A)具备从另一壁部(2b)朝向一壁部(2a)立起设置的第一壁部(3a)及第二壁部(3b)、和将第一壁部(3a)的顶端部与第二壁部(3b)的顶端部连接的第三壁部(3c),第三壁部(3c)与脆弱部(2e)隔开间隙地相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身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车身构造。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在车辆的小重叠碰撞时通过配置于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动力单元而相对于前侧车架使横向力产生的车身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身构造在小重叠碰撞时,前侧车架外的外间隔体将前侧车架内的内间隔体沿横向推压并将前侧车架的内壁部弯折,由此使基于动力单元的横向力产生。专利文献2记载的车身构造在小重叠碰撞时,前侧车架内的角撑板与动力单元抵接从而使基于动力单元的横向力产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234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97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1、2记载的车身构造中,由于前侧车架的截面变形量少,所以基于前侧车架的冲击能量的吸收量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包含所述小重叠碰撞在内的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等能够通过中空车架弯曲来恰当吸收冲击能量的车身构造。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中空车架,其呈大致矩形闭合截面,在一壁部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具有脆弱部;和能量吸收部件,其在所述中空车架的闭合截面内安装于与所述一壁部相对的另一壁部,并与所述脆弱部隔开间隙地相对,所述能量吸收部件具备从所述另一壁部朝向所述一壁部立起设置的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和将所述第一壁部的顶端部与所述第二壁部的顶端部连接的第三壁部,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脆弱部隔开间隙地相对。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车身构造中,能够通过中空车架弯曲来恰当吸收冲击能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示意图,(a)是内部透视立体图,(b)是内部透视俯视图,(c)是从轴向观察到的端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中发生弯曲变形后的状态的示意图,(a)是内部透视立体图,(b)是内部透视俯视图,(c)是从轴向观察到的端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中进一步发生弯曲变形后的状态的示意图,(a)是内部透视立体图,(b)是内部透视俯视图,(c)是从轴向观察到的端面图。图4是表示行程(或时间)与载荷的关系的图表。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俯视图。图6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到的左侧的前侧车架的侧视图,是透过外面板观察到的图。图7是图6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剖视图。图9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到的右侧的前侧车架的侧视图,是透过外面板观察到的图。图10是图9的X-X线剖视图。图11是图1的XI向视图,是表示将保险杠横梁安装板卸下后的状态的图。图12是从下侧观察到的载荷承受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在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此外,各图中用箭头所示的“前后”表示车身前后方向,“上下”表示车身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驾驶席观察到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包含上下轴及左右轴的平面(与前后轴正交的平面)称为冠状面,将包含上下轴及前后轴的平面(与左右轴正交的平面)称为矢状面,将包含前后轴及左右轴的平面(与上下轴正交的平面)称为水平面。<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的(a)~(c)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A具备中空车架2A和能量吸收部件3A。<中空车架>中空车架2A是呈大致矩形闭合截面的金属制构造部件。中空车架2A具有形成在一壁部2a上的脆弱部2e。脆弱部2e是在中空车架2A的一端部被输入了碰撞载荷的情况下应力集中而优先压坏的部位。脆弱部2e形成在中空车架2A的一壁部2a的长度方向中间部。脆弱部2e例如由沿与中空车架2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的、薄壁部、向该中空车架2A的内侧凹陷的凹槽等形成。<能量吸收部件>能量吸收部件3A是在中空车架2A的一端部被输入了碰撞载荷的情况下与脆弱部2e抵接并以被压溃的方式变形从而中空车架2A弯曲来吸收碰撞能量的部件。能量吸收部件3A是从与中空车架2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呈大致帽形截面形状的金属制部件。能量吸收部件3A在中空车架2A的内部安装于与一壁部2a相对的另一壁部2b。能量吸收部件3A分别与连接一壁部2a和另一壁部2b的两个壁部2c、2d分离。能量吸收部件3A一体地具备第一壁部3a、第二壁部3b、第三壁部3c、凸缘部3d、和凸缘部3e。第一壁部3a在与脆弱部2e相比的中空车架2A的一端部侧从另一壁部2b朝向一壁部2a延伸设置。第二壁部3b在与脆弱部2e相比的中空车架2A的另一端部侧从另一壁部2b朝向一壁部2a延伸设置。第三壁部3c以将第一壁部3a的顶端部和第二壁部3b的顶端部连接的方式沿中空车架2A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三壁部3c与包含脆弱部2e的一壁部2a分离并相对。凸缘部3d从第一壁部3a的基端部向中空车架2A的一端部侧延伸设置,并与中空车架2A的另一壁部2b通过焊接等而接合。凸缘部3e从第二壁部3b的基端部向中空车架2A的另一端部侧延伸设置,并与中空车架2A的另一壁部2b通过焊接等而接合。第一壁部3a、第二壁部3b及第三壁部3c构成以第三壁部3c为底面并沿与中空车架2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部。该槽部的轴向两端部分别成为开口。另外,能量吸收部件3A的槽部的深度(即另一壁部2b与第三壁部3c的距离)设定为比另一壁部2b与一壁部2a的距离的一半大。通过该设定,在壁部2c、2d以向中空车架2A的内侧凸出的方式变形后的情况下,壁部2c、2d与能量吸收部件3A(具体为第一壁部3a及第二壁部2b的两缘部)抵接(参照图2的(c))。<基于碰撞载荷引起的中空车架及能量吸收部件的变形>根据在中空车架2A的一壁部2a形成有脆弱部2e的结构,当因车辆的碰撞等从中空车架2A的一端部输入了载荷时,该载荷相对于中空车架2A作为弯矩M而发挥作用。如图2的(a)、(b)所示,通过该弯矩M,中空车架2A的一壁部2a在脆弱部2e处以向中空车架2A的内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另一方面,在以往的没有能量吸收部件的情况下(图4的比较例),需要仅由中空车架来吸收能量,为了充分进行能量吸收而相对于弯矩M需要足够的耐力。因此,以往的中空车架增大板厚来提高强度,从而在中空车架弯折时的初期作用于中空车架的载荷的峰值(峰值载荷)会变大,且弯折后的载荷的平均值(平均载荷)会变小。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A与以往的没有能量吸收部件的情况(图4的比较例)相比较,通过中空车架2A和内部的能量吸收部件3A来吸收能量,因此能够抑制中空车架2A的板厚而实现轻量化、且能够将强度设定得低。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A能够抑制(能够减小)作用于中空车架2A的初期的载荷的峰值(峰值载荷)(参照图4的箭头Y1)。另外,如图2的(c)所示,通过弯矩M,中空车架2A的壁部2c、2d在其宽度方向中间部以向中空车架2A的内侧凸出的方式弯曲。由此,中空车架2A也能够抑制作用于中空车架2A的载荷的峰值(峰值载荷)(参照图4的箭头Y1)。接着,弯曲后的脆弱部2e与能量吸收部件3A的第三壁部3c抵接。另外,弯曲后的壁部2c、2d与能量吸收部件3A(尤其是第一壁部3a及第二壁部3b的两缘部)分别抵接。此外,能量吸收部件3A与中空车架2A的大小关系期望设定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中空车架,其呈大致矩形闭合截面,在一壁部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具有脆弱部;和能量吸收部件,其在所述中空车架的闭合截面内安装于与所述一壁部相对的另一壁部,并与所述脆弱部隔开间隙地相对,所述能量吸收部件具备:从所述另一壁部朝向所述一壁部立起设置的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和将所述第一壁部的顶端部与所述第二壁部的顶端部连接的第三壁部,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脆弱部隔开间隙地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02 JP 2016-1522391.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中空车架,其呈大致矩形闭合截面,在一壁部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具有脆弱部;和能量吸收部件,其在所述中空车架的闭合截面内安装于与所述一壁部相对的另一壁部,并与所述脆弱部隔开间隙地相对,所述能量吸收部件具备:从所述另一壁部朝向所述一壁部立起设置的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和将所述第一壁部的顶端部与所述第二壁部的顶端部连接的第三壁部,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脆弱部隔开间隙地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部件与将所述一壁部和所述另一壁部连接的两个壁部隔开间隙地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车架是前侧车架或后侧车架,所述能量吸收部件是供车辆的动力单元的固定件安装的托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壁部是车宽方向外壁部,所述脆弱部是用于避免与转向后的车轮发生干涉的凹部,所述中空车架的截面以随着趋向上方而变成宽幅的方式形成,所述能量吸收部件的所述第三壁部以随着趋向上方而远离所述另一壁部的方式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部件的所述第一壁部及所述第二壁部以随着趋向上方而相互远离的方式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芳贺辉镰田知仁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