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08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该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具有后部底板(6)的后部地板(2);在后部底板(6)的下表面沿车宽方向设置的后横梁(4);及接合在后部底板(6)的中间部位、用于固定装载物(7)的托架(8),在后部底板(6)的下表面设置有载荷传递构件(10),该载荷传递构件(10)将托架(8)与后部底板(6)接合的接合部位(11)与后横梁(4)相连结。基于该结构,不用增大后部地板(2)的板厚也能缓解接合部位上的应力集中。

Vehicle rea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r structure of a vehicle. The rear structure of the vehicle includes a rear floor (2) with a rear bottom plate (6); a rear cross beam (4) arrange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vehicle width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ear bottom plate (6); a bracket (8) for fixing loads (7) join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ear bottom plate (6); and a load transfer member (10)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ear bottom plate (6), which connects the bracket (8) with the rear bottom plate (6). The joint position (11) of the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cross beam (4). Based on the structure,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t the joint position can also be alleviated without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rear floor (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部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后部结构,特别是具备设置在装载物载置部下方的后横梁、及用于固定装载物的托架的车辆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电动车的后部地板上装载有备胎的结构。该结构中,备胎托架固定接合在后部地板上,备胎以前部向上抬起的倾斜状态被固定在该备胎托架上。上述结构中,当车辆行驶时的振动等引起备胎振动时,该振动会经由备胎托架传递到后部地板而使该后部地板变形,但在后部地板的下表面沿车宽方向设置的后横梁则不容易因备胎的振动而变形,因而,应力容易集中在备胎托架与后部地板间的接合部位及后横梁与后部地板间的接合部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将后部地板的板厚增大的措施,但板厚增大又会带来车体重量增加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13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增大后部地板的板厚也能缓解接合部位上的应力集中的车辆后部结构。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该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具有装载物载置部的后部地板;在该后部地板的所述装载物载置部的下表面沿车宽方向设置的后横梁;及接合在所述装载物载置部的中间部位、用于固定装载物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物载置部的下表面设置有载荷传递构件,该载荷传递构件将所述托架与所述装载物载置部接合的接合部位与所述后横梁相连结。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的车辆后部结构的优点在于,当车辆行驶时的振动等引起装载物振动时,该振动会从装载物载置部与托架接合的部位经由载荷传递构件而传递到后横梁,因而,能缓解后部地板上的接合部位上的应力集中,从而能抑制该接合部位的变形量,其结果,不需要采取将后部地板的板厚增大这样的措施,能避免车体重量增加。另外,上述本技术的车辆后部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装载物载置部中,所述后横梁被配置为,比所述托架的所述接合部位更靠近车长方向的前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2)-(2)线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后部底板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的剖视图(与图2相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中,Fr表示车辆前侧、Rr表示车辆后侧、Lh表示车辆左侧、Rh表示车辆右侧、Up表示车辆上侧。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的立体图,中示出下部车身1、后部地板2、左侧后纵梁3L、右侧后纵梁3R、后横梁4、及中横梁5。如图1所示,后部地板2上设置有凹状的后部底板6。该后部底板6是用于载置作为装载物的备胎7的装载物载置部。在该后部底板6的内底面的大致中间部位接合有固定备胎7用的托架8。图2是图1中的(2)-(2)线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后部底板6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备胎7的轮子7a被备胎夹9固定在托架8的顶部。为了提高左右的后悬架(未图示)的支撑强度以确保操纵稳定性,后横梁4采用截面为帽形的中空构件,并且,该后横梁4沿车宽方向设置在后部地板2的后部底板(装载物载置部)6的下表面,其前突凸缘和后凸缘分别接合在后部底板6的下表面上,其左端与左侧后纵梁3L连接、右端与右侧后纵梁3R连接。详细而言,在后横梁4的车宽方向的左端部及右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未图示的左右的后悬架构件各自的后侧部分,后横梁4与左右的后悬架构件固定连接的部位为图3中示出的固定连接点101、102。从而,在后悬架构件的前侧左右及后侧左右的共计四个部位中,后侧左边的固定连接点101与后侧右边的固定连接点102之间由后横梁4支撑。由此,能提高左右的后悬架的支撑强度。另外,在后横梁4的前方,与该后横梁4相隔规定间隔地设置有与该后横梁4大致平行的后部地板2的中横梁5。在该中横梁5的车宽方向的左端部及右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述左右的后悬架构件各自的前侧部分,中横梁5与左右的后悬架构件固定连接的部位为图3中示出的固定连接点103、104。俯视时,在四个固定连接点101~104固定连接的构件形成近似井字形(但也可以采用形成近似X字形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后横梁4被配置为,比后部底板6的内底面的中间部位(即,托架8与装载物载置部接合的接合部位11)更靠近车长方向的前侧。换言之,使承受备胎7的载荷的托架8与后横梁4在车长方向上位置错开。由此,备胎7的载荷及振动不会100%由后横梁4承受。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后部底板(装载物载置部)6的下表面设置有载荷传递构件10,该载荷传递构件10将托架8与后部底板6间的接合部位11与后横梁4相连结。该载荷传递构件10采用称为补丁的板构件,可用适宜的金属或纤维增强塑料等构成。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载荷传递构件10被构成为,从托架8后端部的接合部位11的下方向后横梁4延伸并向前下方倾斜,将截面为帽形的后横梁4的下表面覆盖。同时,该载荷传递构件10的后端部隔着后部底板6与托架8的后端部连接,该载荷传递构件10的前端部与后横梁4的下表面接合。因而,通过载荷传递构件10,托架8的接合部位11与后横梁4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当行驶中的振动等引起备胎7振动时,该振动在后部底板6上从托架8的接合部位11经由载荷传递构件10而传递到后横梁4。因此,能缓解后部地板2的接合部位(后部底板6与托架8间的接合部位11、后部底板6与后横梁4间的接合部位)上的应力集中,从而能抑制上述接合部位的变形量。由此,不需要采取将后部地板2的板厚增大这样的措施,从而能避免车体重量增加。如上所述,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不用增大后部地板2的板厚也能缓解上述接合部位上的应力集中。另外,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装载物列举了备胎的例子,但本技术不局限于此,装载物例如可以是音频放大器或各种电子控制装置等。在此情况下,可以相应于装载物的外形、大小等来设计托架的形状和大小。例如,如图4所示那样,对于底面面积较大的装载物70,较佳为,将托架8构成为平面部面积较大的形状。另外,较佳为,相应于托架8的形状及大小来设计载荷传递构件10的形状及大小。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载荷传递构件10将托架8的后端与后部底板6间的接合部位11与后横梁4相连结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载荷传递构件10将托架8的前端与后部底板6间的接合部位11与后横梁4相连结的结构,或载荷传递构件10将托架8的前端及后端与后部底板6间的接合部位11均与后横梁4相连结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具有装载物载置部的后部地板;在该后部地板的所述装载物载置部的下表面沿车宽方向设置的后横梁;及接合在所述装载物载置部的中间部位、用于固定装载物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物载置部的下表面设置有载荷传递构件,该载荷传递构件将所述托架与所述装载物载置部接合的接合部位与所述后横梁相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具有装载物载置部的后部地板;在该后部地板的所述装载物载置部的下表面沿车宽方向设置的后横梁;及接合在所述装载物载置部的中间部位、用于固定装载物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物载置部的下表面设置有载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百濑贵弘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