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以及采用该后备箱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07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以及采用该后备箱的汽车。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包括主后备箱和与之匹配的尾门,还包括独立可拆卸的副后备箱,所述副后备箱设置于所述主后备箱与尾门之间,所述副后备箱与所述主后备箱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主后备箱与尾门、副后备箱与尾门之间通过铰链或紧固件连接。可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后备箱容积。采用刚性连接,加长了的后备箱可认为给两厢车增加厚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汽车被追尾时后排乘客的安全。

A lengthenable trunk for automobiles and automobiles using the tru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s, in particular to a lengthenable trunk for automobiles and a car adopting the trunk. A lengthenable trunk for automobiles includes a main trunk and a tail door matched with it, as well as a detachable auxiliary trunk,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ain trunk and the tail door. The auxiliary tru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trunk through a detachable structure, and the main trunk and the tail door, the auxiliary trunk and the tail door are connected by hinges or fasteners. \u3002 The volume of the reserve box can be increased or reduced as needed. The rigid connection and the lengthened trunk can be considered to increase the thickness of the two carriages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rear passengers when the car is rear-en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以及采用该后备箱的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以及采用该后备箱的汽车。
技术介绍
现在城区里堵车,小区、单位停车难,所以买车趋势在向两厢车发展,毕竟两厢车的车体短。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开车长途旅行,两厢车后备箱容积小,不能放置较大物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后备箱的装载能力。另外,相比之下,两厢车被追尾时后备箱起到的缓冲作用较小,其对于后排乘客的安全没有较好的保障。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可以加长的后备箱,以此增大后备箱的容积,满足长途旅行的需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两厢车对于后排乘客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以及采用该后备箱的汽车。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包括主后备箱和与之匹配的尾门,还包括独立可拆卸的副后备箱,所述副后备箱设置于所述主后备箱与尾门之间,所述副后备箱与所述主后备箱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主后备箱与尾门、副后备箱与尾门之间通过铰链或紧固件连接。所述主后备箱与副后备箱之间的底部通过插接结构连接,上部通过铰链或紧固件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杆与插槽。所述插杆\插槽位于所述主后备箱的底部,所述副后备箱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插杆\插槽相匹配的插槽\插杆。所述插杆\插槽包括至少两个以上且对称设置于车身中轴线的两侧。所述汽车插槽周围开有装配槽,所述汽车插槽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四个螺栓孔,所述副后备箱的插杆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周围开有匹配槽,所述副后备箱的插杆可以插入汽车插槽矩形空心处,与汽车插槽矩形空心处配合,通过螺栓连接两个连接块。所述汽车主后备箱和副后备箱两侧设置有装配槽,装配槽内分别设置有螺孔,所述装配槽内的螺孔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主后备箱和副后备箱配合处顶部设置螺孔,所述螺孔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主后备箱与尾门之间、副后备箱与尾门之间、主后备箱与副后备箱之间都有密封条及电路接口。所述尾门与主后备箱契合,且与副后备箱契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后备箱容积。2.采用刚性连接,加长了的后备箱可认为给两厢车增加厚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汽车被追尾时后排乘客的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副后备箱示意图。其中,1主后备箱,101装配槽,102装配槽,2副后备箱,201匹配槽,3尾门,4插槽,401连接块。5插杆,6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包括主后备箱1和与之匹配的尾门3,还包括独立可拆卸的副后备箱2,所述副后备箱2设置于所述主后备箱1与尾门3之间,所述副后备箱2与所述主后备箱1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主后备箱1与尾门3、副后备箱2与尾门3之间通过铰链或紧固件连接。所述主后备箱1与副后备箱2之间的底部通过插接结构连接,上部通过铰链或紧固件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杆5与插槽4。所述插杆\插槽4位于所述主后备箱1的底部,所述副后备箱2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插杆\插槽4相匹配的插槽\插杆5。所述插杆\插槽包括至少两个以上且对称设置于车身中轴线的两侧。所述汽车插槽4周围开有装配槽101,所述汽车插槽上设置有连接块401,所述连接块401设置有四个螺栓孔,所述副后备箱2的插杆5设置有连接块401,所述连接块401周围开有匹配槽201,所述副后备箱2的插杆5可以插入汽车插槽4矩形空心处,与汽车插槽4矩形空心处配合,通过螺栓连接两个连接块401。所述汽车主后备箱1和副后备箱2两侧设置有装配槽102,装配槽102内分别设置有螺孔6,所述装配槽102内的螺孔6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主后备箱1和副后备箱2配合处顶部设置螺孔6,所述螺孔6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主后备箱1与尾门3之间、副后备箱2与尾门3之间、主后备箱1与副后备箱2之间都有密封条及电路接口。所述尾门3与主后备箱1契合,且与副后备箱2契合。本技术的使用原理简述如下:需要放置大件物品时,先拆掉尾门3,主后备箱1与副后备箱2装配,尾门3再与副后备箱2装配。具体实施方式为:先使副后备箱2下方的两个插杆5插入到汽车插槽4内,相应的,将两块连接块401用螺栓连接,主后备箱1与副后备箱2各处螺栓孔6相契合,用螺栓连接固定。每处螺栓孔6旁边都开有装配槽,以便于装配螺栓。不同的是,汽车插槽4与插杆5之间装配螺栓时,需从汽车底部实施,汽车车顶与副后备箱2顶装配螺栓时,需从汽车内部实施。最后副后备箱2与尾门3装配,用铰链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包括主后备箱(1)和与之匹配的尾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独立可拆卸的副后备箱(2),所述副后备箱(2)设置于所述主后备箱(1)与尾门(3)之间,所述副后备箱(2)与所述主后备箱(1)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主后备箱(1)与尾门(3)、副后备箱(2)与尾门(3)之间通过铰链或紧固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包括主后备箱(1)和与之匹配的尾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独立可拆卸的副后备箱(2),所述副后备箱(2)设置于所述主后备箱(1)与尾门(3)之间,所述副后备箱(2)与所述主后备箱(1)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主后备箱(1)与尾门(3)、副后备箱(2)与尾门(3)之间通过铰链或紧固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后备箱(1)与副后备箱(2)之间的底部通过插接结构连接,上部通过铰链或紧固件连接,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插杆(5)与插槽(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插槽(4)位于所述主后备箱(1)的底部,所述副后备箱(2)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插杆\插槽(4)相匹配的插槽\插杆(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插槽包括至少两个以上且对称设置于车身中轴线的两侧。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可加长型汽车后备箱的汽车,汽车插槽(4)周围开有装配槽(101),所述汽车插槽上设置有连接块(401),所述连接块(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涛黄菊花党停停曹铭刘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