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结构、电驱动桥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490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电驱动桥以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所述转接结构用于分别与悬架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轮毂电机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制动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将悬架与轮毂电机连接的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连接悬架和轮毂电机。

Transfer structure, electric drive axle and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an electric drive axle and a vehicl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s. The switching structure is use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t one end of the suspens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hub motor, respectively.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brak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rocess of connecting the suspension with the hub motor is more complex.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connecting suspension and hub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接结构、电驱动桥以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电驱动桥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辆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且车辆通常包括用于驱动车辆的电驱动桥。示例地,电驱动桥包括悬架,以及设置在该悬架上的驱动电机、减速箱、差速器、驱动半轴以及制动器。其中,驱动电机位于悬架的中部,制动器位于悬架的一端,且靠近车轮设置。驱动电机用于通过减速箱、差速器以及驱动半轴驱动车轮,制动器用于制动车轮。相关技术中,为了简化电驱动桥的结构,通常会去除电驱动桥中的减速箱、差速器、驱动半轴和制动器,并将驱动电机替换为设置在车轮内的轮毂电机,且将轮毂电机与悬架的一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悬架的一端原本用于连接制动器,因此,在将轮毂电机与悬架连接前,需要对轮毂电机和/或悬架的尺寸和形状做一定调整,以使该轮毂电机能够与悬架的一端连接。但是,调整轮毂电机和/或悬架的尺寸和形状的过程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电驱动桥以及车辆,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将悬架与轮毂电机连接的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转接结构,所述转接结构用于分别与悬架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轮毂电机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制动器连接。可选地,所述转接结构还用于与卡钳的第三连接部连接。可选地,所述转接结构包括:转接盘、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所述转接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转接盘具有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一转接孔,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二转接孔,以及对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第三转接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转接孔,将所述转接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通过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转接孔,将所述转接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组件用于通过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转接孔,将所述转接盘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转接孔、所述第二转接孔和所述第三转接孔均为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三固定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可选地,所述转接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且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二转接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转接板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板用于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二转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时,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中,所述第三连接部靠近所述悬架,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二转接板中,所述第二转接板靠近所述悬架。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轮毂电机的固定板,当所述转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一转接板在所述固定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固定板内,或者,所述第一转接板和所述第二转接板在所述固定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固定板内。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转接盘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且在所述转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一定位孔正对所述第二定位孔。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驱动桥,所述电驱动桥包括:悬架和轮毂电机,以及上述转接结构,所述悬架的第一连接部能够与制动器连接。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电驱动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本申请提供的转接结构中,该转接结构可以与悬架中能够与制动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并与轮毂电机的第二连接部连接。避免了在将悬架的一端与轮毂电机连接前,为了使该悬架的一端能够与轮毂电机连接,而对该悬架和/或轮毂电机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如为了使该第一连接部能够与第二连接部连接,而对该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简化了将悬架与其他结构连接的过程。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结构、悬架和轮毂电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区域J1示意图;图3为图2中转接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驱动桥的结构示意图。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相关技术中,在将轮毂电机与悬架连接前,需要对轮毂电机和/或悬架的尺寸和形状做一定调整,以使该轮毂电机能够与悬架的一端连接,但是,调整轮毂电机和/或悬架的尺寸和形状的过程较复杂。对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连接轮毂电机和悬架的转接结构,且通过该转接结构连接轮毂电机和悬架,能够避免调整轮毂电机和/或悬架的尺寸和形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结构、悬架和轮毂电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区域J1示意图,且该局部区域J1示出了图1中转接结构的示意图。请结合图1和图2,该转接结构0用于分别与悬架1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0以及轮毂电机2的第二连接部20连接,且该第一连接部10能够与制动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示出了悬架1的局部示意图,且相关技术中,在悬架1上设置有制动器,以及依次配合连接的驱动电机、减速箱、差速器以及驱动半轴时,该驱动电机位于该悬架1的中部,该制动器位于悬架1的一端且与该悬架1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0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结构可以适用于悬架上未设置有驱动电机、减速箱、差速器、驱动半轴以及制动器的情况,并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转接结构可以与悬架上原本用于连接制动器的第一连接部10连接。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结构中,该转接结构可以与悬架中能够与制动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并与轮毂电机的第二连接部连接。避免了在将悬架的一端与轮毂电机连接前,为了使该悬架的一端能够与轮毂电机连接,而对该悬架和/或轮毂电机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如为了使该第一连接部能够与第二连接部连接,而对该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简化了将悬架与其他结构连接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轮毂电机可以具有制动功能,也可以不具有制动功能,且不具有制动功能的轮毂电机需要配合卡钳使用。相关技术中,在将悬架的一端与不具有制动功能的轮毂电机连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制动该轮毂电机,除了将该轮毂电机与悬架的一端连接外,还需将卡钳与该悬架的一端连接,以使该卡钳能够制动该轮毂电机。且在将卡钳与该悬架的一端连接前,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用于分别与悬架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轮毂电机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制动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用于分别与悬架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轮毂电机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制动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还用于与卡钳的第三连接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转接盘、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所述转接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三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转接盘具有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一转接孔,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二转接孔,以及对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第三转接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转接孔,将所述转接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通过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转接孔,将所述转接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组件用于通过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转接孔,将所述转接盘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转接孔、所述第二转接孔和所述第三转接孔均为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林王道玉石建伟钱建功范文来孙利飞丁盛李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