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490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和汽车,所述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轮系支座、轮毂和多个连接轴承。所述电机具有机壳和动力输出轴。所述轮系支座安装于所述机壳外侧,所述轮系支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于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轮毂凹设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机壳、所述轮系支座、以及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均伸入所述容纳腔设置。所述多个连接轴承均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内侧壁和所述轮系支座的外侧壁之间,所述多个连接轴承的其中之一用以沿该所述连接轴承的径向正对轮辋的中心孔的内侧面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承受的弯矩。

High Performance Rim Driving Device and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igh-performance rim driving device and an automobile. The high-performance rim driving device comprises a motor, a wheel train support, a wheel hub and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bearings. The motor has a chassis and a power output shaft. The gear train support is install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asing, and the gear train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hamber. The installation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ary planetary gear reducer, and the power output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ary planetary gear reducer. The hub is concavely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chamber, and the housing, the gear train support and the secondary planetary gear reducer are all extended into the holding chamber setting. The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bearings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hub and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gear train support, and one of the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bearings is used to set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entral hole of the rim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bearing.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bending moment of the secondary planetary gear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机车等类型的汽车中为采用电机来驱动轮辋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车轮转动。通常而言,电机能够输出的扭矩和功率密度越大,电机的体积也越大。然而,轮辋驱动装置的尺寸大小,受到轮辋中心部位安装空间大小的限制。在不增大电机体积的前提下,为提高电机能够输出的扭矩和功率密度,可以选择在电机与轮辋之间设置减速传动结构,在减速传动结构中,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电机输出的扭矩和功率密度。现有技术中的轮辋驱动装置中,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通常需要承受较大的来自车身的重量,导致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弯矩,这样增大了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内的啮合部位的摩擦力,既影响了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又降低了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能够输出的扭矩和功率密度。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及汽车,旨在降低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承受的弯矩,从而提高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能够输出的扭矩和功率密度。为了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中部沿横向贯设有中心孔的轮辋转动,所述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用以连接于车身的机壳、以及沿横向延伸设置的动力输出轴;轮系支座,安装于所述机壳外所述动力输出轴所在的一侧,所述轮系支座沿横向贯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于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轮毂,用以穿过轮辋的中心孔设置且用以固定于轮辋,所述轮毂朝横向设置的一端端面凹设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机壳朝所述轮系支座设置的一端、所述轮系支座、以及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均伸入所述容纳腔设置,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远离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多个连接轴承,所述多个连接轴承均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内侧壁和所述轮系支座的外侧壁之间,所述多个连接轴承沿横向呈间隔排布,所述多个连接轴承的其中之一用以沿该所述连接轴承的径向正对轮辋的中心孔的内侧面设置。优选地,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沿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依次呈间隔排布的第一传动架和第二传动架,第一传动架上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组件,所述第二传动架上安装有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轴,自所述第一传动架朝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凸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所述第二传动架固定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优选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内齿圈和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其中,所述第一太阳齿轮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内齿圈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且环绕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外围,所述第一内齿圈沿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径向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呈间隔设置,各第一行星齿轮设于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之间且啮合于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一太阳齿轮,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沿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周向呈间隔排布,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包括第二太阳齿轮、第二内齿圈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其中,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二内齿圈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且环绕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外围,所述第二内齿圈沿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径向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呈间隔设置,各第二行星齿轮设于所述第二内齿圈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之间且啮合于所述第二内齿圈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沿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周向呈间隔排布,各第二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架。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架包括依次沿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呈间隔排布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连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多个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支撑板围绕所述动力输出轴呈环形设置,所述传动轴凸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侧面,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一一对应且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多个第一齿轮轴外,以使得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架;和/或,所述第二传动架包括依次沿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呈间隔排布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之间的第二连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之间的多个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三支撑板围绕所述传动轴呈环形设置,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一一对应且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多个第二齿轮轴外,以使得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架。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周向呈间隔排布,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和所述多个第一齿轮轴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周向交替排布;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周向呈间隔排布,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多个第二齿轮轴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周向交替排布。优选地,所述连接轴承包括沿横向呈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二连接轴承,所述第一连接轴承沿其径向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正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承沿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轴承用以沿其径向正对轮辋的中心孔的内侧面设置,所述轮毂包括:连接筒,沿横向延伸设置,用以穿过轮辋的中心孔设置且用以固定于轮辋,所述连接筒的内侧面呈台阶状设置,以形成有背对所述电机设置的第二内环形台阶面;端盖,盖合于所述连接筒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且固定于所述连接筒,所述第二传动架固定于所述端盖朝所述电机设置的一侧侧面,所述第二连接轴承安装于所述连接筒的内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二内环形台阶面和所述端盖朝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端面之间;接续筒,沿横向延伸设置,所述接续筒固定于所述连接筒朝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所述接续筒的内侧壁呈台阶状设置,以形成有背对所述电机设置的第一内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连接轴承安装于所述接续筒的内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内环形台阶面和所述连接筒朝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端面之间,所述容纳腔由所述端盖、所述连接筒和所述接续筒围设形成。优选地,所述连接筒朝电机设置的一端端面凸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连接筒的内腔的周缘呈环形设置;所述连接筒朝电机设置的一端端面贴接于所述接续筒背对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端面,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接续筒的内腔设置。优选地,所述轮毂还包括沿横向延伸设置的延伸筒,所述延伸筒固定于所述接续筒朝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所述容纳腔由所述端盖、所述连接筒、所述接续筒以及所述延伸筒围设形成,所述延伸筒环绕于所述机壳外围,且所述延伸筒沿其径向与所述机壳呈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接续筒朝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的外侧面呈台阶状设置,以形成有面朝所述电机设置的外环形台阶面;所述延伸筒套接于所述接续筒朝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端部外,所述延伸筒远离所述机壳设置的一端端面抵接于所述外环形台阶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所述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用以连接于车身的机壳、以及沿横向延伸设置的动力输出轴;轮系支座,安装于所述机壳外所述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中部沿横向贯设有中心孔的轮辋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用以连接于车身的机壳、以及沿横向延伸设置的动力输出轴;轮系支座,安装于所述机壳外所述动力输出轴所在的一侧,所述轮系支座沿横向贯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于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轮毂,用以穿过轮辋的中心孔设置且用以固定于轮辋,所述轮毂朝横向设置的一端端面凹设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机壳朝所述轮系支座设置的一端、所述轮系支座、以及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均伸入所述容纳腔设置,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远离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多个连接轴承,所述多个连接轴承均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内侧壁和所述轮系支座的外侧壁之间,所述多个连接轴承沿横向呈间隔排布,所述多个连接轴承的其中之一用以沿该所述连接轴承的径向正对轮辋的中心孔的内侧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中部沿横向贯设有中心孔的轮辋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用以连接于车身的机壳、以及沿横向延伸设置的动力输出轴;轮系支座,安装于所述机壳外所述动力输出轴所在的一侧,所述轮系支座沿横向贯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于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轮毂,用以穿过轮辋的中心孔设置且用以固定于轮辋,所述轮毂朝横向设置的一端端面凹设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机壳朝所述轮系支座设置的一端、所述轮系支座、以及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均伸入所述容纳腔设置,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远离所述电机设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多个连接轴承,所述多个连接轴承均连接于所述轮毂的内侧壁和所述轮系支座的外侧壁之间,所述多个连接轴承沿横向呈间隔排布,所述多个连接轴承的其中之一用以沿该所述连接轴承的径向正对轮辋的中心孔的内侧面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沿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依次呈间隔排布的第一传动架和第二传动架,第一传动架上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组件,所述第二传动架上安装有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轴,自所述第一传动架朝远离所述电机的方向凸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所述第二传动架固定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包括第一太阳齿轮、第一内齿圈和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其中,所述第一太阳齿轮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内齿圈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且环绕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外围,所述第一内齿圈沿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径向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呈间隔设置,各第一行星齿轮设于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之间且啮合于所述第一内齿圈和所述第一太阳齿轮,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沿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周向呈间隔排布,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包括第二太阳齿轮、第二内齿圈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其中,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二内齿圈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且环绕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外围,所述第二内齿圈沿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径向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呈间隔设置,各第二行星齿轮设于所述第二内齿圈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之间且啮合于所述第二内齿圈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所述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沿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周向呈间隔排布,各第二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性能的轮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架包括依次沿远离所述机壳的方向呈间隔排布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连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多个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支撑板围绕所述动力输出轴呈环形设置,所述传动轴凸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侧面,所述多个第一行星齿轮一一对应且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多个第一齿轮轴外,以使得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架;和/或,所述第二传动架包括依次沿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诗龙李程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