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kg/m钢轨铁路道岔藏尖式转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106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43kg/m普通钢轨铁路道岔转辙器。其解决目前存在的由于均为贴尖式尖轨,尖轨的尖端极易受到磨损和轧伤,导致使用寿命短,容易产生脱轨事故等不足,解决的技术措施:本装置包括基本轨(1)、尖轨(2),其在于由普通钢轨制作的尖轨(2)自尖端(3)处到上端面(4)开始变形处的上端面(4)为等腰三角形,上端面(4)为等腰三角形段的侧面(5)为坡形,该段的截面(6)形状为等腰形,在与尖轨(2)相贴的基本轨(1)的侧面(7)为斜面,并与尖轨(2)的接触面形状相配合,尖轨(2)的尖端(3)藏于基本轨(1)轨距线以内,尖轨(2)轨腰两侧装有补强板(8、9),通过连接螺栓(10)与尖轨(2)固定。(*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道岔,尤其属于普通钢轨铁路道岔转辙器。
技术介绍
道岔转辙器系引导列车沿正线或侧线方向行驶的铁路线路设备。目前铁路上运用的道岔转辙器,无论是电动道岔还是风动道岔,均为尖轨与基本轨贴靠方式,尖轨的尖端采用细薄形式,由于其结构原因,故存在的不足由于均为贴尖式尖轨,尖轨的尖端极易受到磨损和轧伤,这不仅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短,而且容易产生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发生,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藏尖式尖轨转辙器,使尖轨尖端不被车轮压损,减少更换频率及使列车正常运营的43kg/m钢轨铁路道岔藏尖式转辙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43kg/m钢轨铁路道岔藏尖式转辙器,包括基本轨,尖轨,其在于由普通钢轨制作的尖轨自尖端处到上端面开始变形处的上端面为等腰三角形,上端面为等腰三角形段的侧面为坡形,该段的截面形状为等腰形,在与尖轨相贴的基本轨的侧面为斜面,并与尖轨的接触面形状相配合,尖轨的尖端藏于基本轨轨距线以内,尖轨轨腰两侧装有补强板,通过连接螺栓与尖轨固定。工作原理当火车通过尖轨的上端面宽为20毫米以上部分时方受车轮侧压力,当通过尖轨的上端面宽为2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43kg/m钢轨铁路道岔藏尖式转辙器,包括基本轨(1)、尖轨(2),其特征在于由普通钢轨制作的尖轨(2)自尖端(3)处到上端面(4)开始变形处的上端面(4)为等腰三角形,上端面(4)为等腰三角形段的侧面(5)为坡形,该段的截面(6)形状为等腰形,在与尖轨(2)相贴的基本轨(1)的侧面(7)为斜面,并与尖轨(2)的接触面形状相配合,尖轨(2)的尖端(3)藏于基本轨(1)轨距线以内,尖轨(2)轨腰两侧装有补强板(8、9),通过连接螺栓(10)与尖轨(2)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学政林栋材欧阳荣庆黄小平程志龙彭年喜黄继明陈先祥牛德雄陶宏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