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及钢轨毛刺修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2599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包括打磨机构、行走车架,打磨机构包括底座、可调机架、砂带驱动机构,底座与行走车架固定连接,可调机架通过调整驱动机构与底座活动连接,砂带驱动机构设置在可调机架上;所述的砂带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涨紧轮、底轮,砂带依次接触绕过驱动轮、涨紧轮、底轮,并被驱动轮驱动转动,所述可调机架下方砂带内圈设置有仿形压块,仿形压块的仿形面与砂带内面滑动连接,可调机架水平位移促使仿形压块压置砂带与钢轨侧面滑动连接,实现对钢轨毛刺全方位的打磨,整个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极大的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打磨效率和打磨效果,且稳定性好,制作成本低,适合行业内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钢轨修复
,具体地说是一种铁路道岔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道岔作为铁路钢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使用后,轨面边侧会产生毛刺,影响轨道的正常安全使用,道岔的打磨成为铁路维护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铁路专家普遍认同钢轨打磨具有以下优点:延长钢轨轨道寿命、延长轨道加工周期、改善车辆运行平稳性、减少噪音。但由于铁路道岔部分情况复杂(线路多变、轨形多样、空间狭小等),现有设备有着巨大的局限性:道岔打磨机车或着打磨机器人存在成本极高问题,而现有常用的普通砂轮式道岔打磨设备采用砂轮打磨方式,需要人工调整砂轮的接触位置,打磨效果严重依赖操作者,打磨速度慢,且效果因人而异,非常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利用砂带打磨方式对铁路道岔进行打磨修复,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自动或手动操作,节约人力物力,极大的地提高了道岔修复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包括打磨机构、行走车架,行走车架架置在双轨上方,并可沿轨道行走,打磨机构设置在行走车架一侧待打磨轨道的上方,其特征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3/201610787427.html" title="一种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及钢轨毛刺修复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及钢轨毛刺修复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包括打磨机构、行走车架,行走车架架置在双轨上方,并可沿轨道行走,打磨机构设置在行走车架一侧待打磨轨道的上方,其特征是:打磨机构包括底座、可调机架、砂带驱动机构,底座与行走车架固定连接,可调机架通过调整驱动机构与底座活动连接,砂带驱动机构设置在可调机架上;所述的砂带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涨紧轮、底轮,砂带依次接触绕过驱动轮、涨紧轮、底轮,并被驱动轮驱动转动,所驱动轮设置于可调机架的上部并与电机Ⅰ连接,所述涨紧轮与可调机架连接,所述底轮设置在可调机架底部,调整驱动机构可促使可调机架水平位移,促使砂带的底轮与涨紧轮中间部分段与道岔钢轨侧面接触,所述可调机架下方砂带内圈设置有仿形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包括打磨机构、行走车架,行走车架架置在双轨上方,并可沿轨道行走,打磨机构设置在行走车架一侧待打磨轨道的上方,其特征是:打磨机构包括底座、可调机架、砂带驱动机构,底座与行走车架固定连接,可调机架通过调整驱动机构与底座活动连接,砂带驱动机构设置在可调机架上;所述的砂带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涨紧轮、底轮,砂带依次接触绕过驱动轮、涨紧轮、底轮,并被驱动轮驱动转动,所驱动轮设置于可调机架的上部并与电机Ⅰ连接,所述涨紧轮与可调机架连接,所述底轮设置在可调机架底部,调整驱动机构可促使可调机架水平位移,促使砂带的底轮与涨紧轮中间部分段与道岔钢轨侧面接触,所述可调机架下方砂带内圈设置有仿形压块,仿形压块包括仿形面,仿形面模仿轨道侧面弧线形,仿形压块的仿形面与砂带内面滑动连接,可调机架水平位移促使仿形压块压置砂带与钢轨侧面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轮、涨紧轮、底轮呈三角位置关系布置,涨紧轮通过轮轴固定在支座上,支座通过铰接杆和支撑杆与可调机架连接,铰接杆与可调支架上端部铰接,支撑杆为气弹簧结构形式,其下端部与可调支架中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砂带驱动机构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可调机架前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岔修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车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九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