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入储箱的用于机动车辆的轮式后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325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轮式后桥组件(10),包括:‑中央连接支撑件(14),该中央连接支撑件至少包括第一前横梁(16)和第二横梁(18),该第二横梁被安排在该第一前横梁(16)后面;‑至少两个铰接(42),这两个铰接各自包括至少两个下悬架臂(44,52),这两个下悬架臂中的每一者将相关联的转向节(20)与该连接支撑件(14)的一侧相连接,每个悬架臂(44,52,60)被可枢转地安装在该连接支撑件(14)的该第一和第二横梁(16,18)上;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支撑件(14)包括由刚性外壁界定的至少一个储箱(12),该第一和第二横梁(16,18)经由该储箱(12)的壁被刚性地彼此连接。

Wheeled rear axle assembly incorporated into storage tanks for motor vehicl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heeled rear axle assembly (10) for a motor vehicle, including a central connecting support (14), which at least includes a first front cross beam (16) and a second cross beam (18), which is arranged behind the first front beam (16), and at least two hinged (42), and two hinged joints are respectively included. At least two lower suspension arms (44, 52), each of the two lower suspension arms connects the associated steering knuckles (20) to the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on support (14), each suspension arm (44, 52, 60) pivotally mounted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beams (16, 18) of the connection support (14);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nection support. (14) includes at least one tank (12) defined by a rigid outer wall, the first and second beams (16, 18) rigid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walls of the tank (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并入储箱的用于机动车辆的轮式后桥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轮式后桥组件,包括:-中央连接支撑件,该中央连接支撑件旨在被紧固在该车辆的车身的下方并且至少包括第一前横梁和第二横梁,该第二横梁被纵向地安排在该第一前横梁后面;-至少两个铰接,这两个铰接各自包括至少两个下悬架臂,这两个下悬架臂中的每一者将相关联的转向节与该连接支撑件的一侧相连接,每个悬架臂绕大体上纵向的轴线被可枢转地安装在该连接支撑件的该第一和第二横梁上。
技术介绍
配备有这种类型的后桥的车辆是已知的。这种悬架安排通常以多臂悬架的名称而为人所知。中央支撑件通常由承载托架(berceauporteur)形成,两个悬架臂被铰接在该中央支撑件上。这是刚性结构,该刚性结构在这两个臂之间横向延伸以确保轮式后桥的横向刚度。该承载托架可以被紧固在车辆的车身的下方或者甚至形成车辆的车身的整体部分。此外,托架还具有作为用于车辆的不同元件、尤其用于储箱的支撑件的功能。因此,托架是生产上复杂的结构。托架通常由钢管或铝管生产,这些钢管或铝管被焊接、然后被机加工以允许储箱和悬架元件的精确安装。此外,托架是笨重的部分。在旨在包括庞大的牵引电池的混合车辆的上下文中,成功地并入电池、后桥以及储箱而不会由此侵占乘客舱的空间不是容易简单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简化轮式后桥的架构,同时空出车辆的车身下方的空间。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上述类型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支撑件包括由刚性外壁界定的至少一个储箱,第一和第二横梁经由该储箱的壁被刚性地相互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该连接支撑件包括第三后横梁,该第二横梁被纵向地插置在该第一与第三横梁之间;-这些横梁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是与该储箱的壁一体地形成的;-该第一前横梁是被刚性地紧固到该储箱的壁上的单独的部分;-每个铰接包括至少一个上悬架臂,该至少一个上悬架臂将该第一前横梁与平行于这些下悬架臂中一者的相关联的转向节相连接;-该燃料储箱旨在仅经由该第一前横梁和该第三后横梁而被紧固在机动车辆车身的下方;-这些下臂在该储箱的下方延伸;-该储箱具有大体上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容积,该容积的横向长度基本上等于这些横梁的横向长度;-该储箱的下面具有沟槽,该沟槽在该第一前横梁与该第二横梁之间横向延伸并且旨在容纳轮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该机动车辆配备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授内容生产的轮式后桥组件。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将参照附图获得对其的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授内容生产的并入发动机的轮式车桥组件的顶部;-图2是图1的组件的底部视图;-图3是图1的组件的平面视图;-图4是透视细节图,表示了安装在图1的组件的铰接上的转向节;-图5是侧视图,表示了配备有图1的组件的机动车辆车身;-图6是图5的车辆的底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具有相同结构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将由相同的参考号指代。在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将通过非限制实例的方式采用以下取向:沿着车辆的移动方向从后到前引导的纵向取向;横向取向;以及沿着与道路正交的方向从底部到顶部引导的竖直取向。术语“内”和“外”将根据元件与车辆的中央纵向轴线的接近度而被使用。术语“内部”和“外部”将根据元件相对于储箱12的容积的位置而被使用。图1表示并入旨在供应车辆的内燃发动机(未示出)的燃料储箱12的机动车辆(未示出)的轮式后桥组件10。发动机在此是旨在旋转地直接或间接驱动的内燃发动机,车辆的两个后轮旨在由所述组件10支承。组件10包括中央连接支撑件14,该中央连接支撑件旨在被紧固在车辆的车身15的下方。图5和图6中表示了车辆的车身15。如图1、图2以及图3中所表示的,连接支撑件14至少包括第一前横梁16以及第二中间横梁18,该第二中间横梁被纵向地安排到第一前横梁16的后部。所述两个横梁16、18横向地延伸。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说明的,第一横梁16和第二横梁18旨在允许转向节20的铰接式安装。连接支撑件14此外包括第三后横梁22,该第三后横梁平行于第一横梁16延伸。第三后横梁22被纵向地安排到第二中间横梁18的后部。因此,第二中间横梁18被纵向地插置在第一前横梁16与第三后横梁22之间。这个第三后横梁22在此具有辅助将连接支撑件14与第一前横梁16协作地紧固在车辆的车身的下方的功能。连接支撑件14此外包括由壁界定的燃料储箱12。储箱12的壁在此由金属板制成。储箱12在此具有大体上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容积。最大的尺寸横向地延伸,而最小的尺寸竖直地延伸。储箱12的横向尺寸基本上等于前横梁16和后横梁22的本体的横向尺寸。因此,储箱12由前端面24和后端面26纵向地界定。该储箱由上面28和下面30竖直地界定。储箱12还由两个侧面32横向地界定。储箱12具有开口34,该开口在储箱12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提供连通并且通向其上面28。以已知的方式,这个开口34旨在被连接至管道(未示出)。第一前横梁16和第二中间横梁18经由储箱12的壁被刚性地相互连接。第三后横梁22还被紧固到储箱12的壁上。在将组件10安装在车辆上之前,横梁16、18、22仅经由储箱12被刚性地相互连接。具体地,凭借其形状,储箱12具有大的惯性矩,该大的惯性矩允许在扭转、张紧或压缩下将高度的刚性施加至连接支撑件14。储箱12的这种高度的刚性还使得可以设想横梁16、18、22的横截面小于根据现有技术生产的连接支撑件的横梁的横截面。第一前横梁16在此由附加部分形成,该附加部分被紧固到储箱12的前端面24(例如,通过焊接)。前横梁16在此抵靠储箱12的前面24而被直接紧固。第二中间横梁18在此在储箱12的下面30的下方延伸。第二横梁18在此在竖直轴线方向上被分为两部分。中间横梁18的第一部分18A在此与储箱12的壁一体地形成。第二部分18B由附加部分形成,该附加部分例如通过旋拧或通过铆接抵靠第一部分而被紧固。最后,第三后横梁22在此由紧固到储箱12的后端面26上的附加部分形成。后横梁22在此抵靠储箱12的后面26被直接紧固(例如,通过焊接)。每个横梁16、18、22被安排到其所装配在的储箱的外部。第一前横梁16的每个横向端部36和第三后横梁22的每个横向端部38包括用于紧固在车辆的车身15的下方的上部凸缘40。前横梁16经由托架42被紧固至车身15。储箱12因此仅经由第一前横梁16和第三后横梁22被紧固到车辆的车身15上。组件10此外包括两个后转向节20,这两个后转向节被横向地安排在连接支撑件14的两侧上。图4中表示了转向节20中的一者。如在图6中示意性地表示的,每个转向节20旨在接纳绕旋转的横向轴线“A”旋转的车辆的相关联的后轮。每个转向节20旨在以铰接的方式经由包括多个悬架臂(在此三个悬架臂)的铰接42被连接在连接支撑件14的一侧上。两个铰接42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它们相对于连接支撑件14的中央竖直纵向平面被镜像对称地安排。在下文中,将对铰接42中的仅一者进行说明,该说明对称地适用于另一个铰接42。铰接42因此包括形成连杆的第一后部下悬架臂44,该连杆将相关联的转向节20与连接支撑件14相连接。第一悬架臂44在此具有大体上水平的板形状,该大体上水平的板形状包括旨在接纳减振器弹簧(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辆的轮式后桥组件(10),包括:‑中央连接支撑件(14),该中央连接支撑件旨在被紧固在该车辆的车身(15)的下方并且至少包括第一前横向横梁(16)和第二横向横梁(18),该第二横向横梁被安排在该第一前横梁(16)后面;‑至少两个铰接(42),这两个铰接各自包括至少两个下悬架臂(44,52),这两个下悬架臂中的每一者将相关联的转向节(20)与该连接支撑件(14)的一侧相连接,每个悬架臂(44,52,60)绕大体上纵向的轴线被可枢转地安装在该连接支撑件(14)的该第一和第二横梁(16,18)上;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支撑件(14)包括由刚性外壁界定的至少一个储箱(12),该第一和第二横梁(16,18)经由该储箱(12)的壁被刚性地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02 FR 15593981.一种机动车辆的轮式后桥组件(10),包括:-中央连接支撑件(14),该中央连接支撑件旨在被紧固在该车辆的车身(15)的下方并且至少包括第一前横向横梁(16)和第二横向横梁(18),该第二横向横梁被安排在该第一前横梁(16)后面;-至少两个铰接(42),这两个铰接各自包括至少两个下悬架臂(44,52),这两个下悬架臂中的每一者将相关联的转向节(20)与该连接支撑件(14)的一侧相连接,每个悬架臂(44,52,60)绕大体上纵向的轴线被可枢转地安装在该连接支撑件(14)的该第一和第二横梁(16,18)上;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支撑件(14)包括由刚性外壁界定的至少一个储箱(12),该第一和第二横梁(16,18)经由该储箱(12)的壁被刚性地相互连接。2.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10),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支撑件(14)包括第三后横梁(22),该第二横梁(18)被纵向地插置在该第一与第三横梁(16,22)之间。3.如前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这些横梁(18)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是与该储箱(12)的壁一体地形成的。4.如以上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埃哈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雷诺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