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桥主减速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587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后桥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后桥主减速器壳体、主减速器、轮间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后桥主减速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左输出端、右输出端,左输出端、右输出端分别与左半轴、右半轴传动连接;左输出端、右输出端直接与左、右轮边减速器连接;轮间差速器的两侧还设有左控滑总成、右控滑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轮间差速器的两端设置结构对称的左气动控滑总成、右气动控滑总成,实现左半轴、右半轴的转动相互干涉,合理分配左、右驱动力,并且不影响转向性能;左输出端、右输出端直接与左、右轮边减速器连接,后桥主减速器总成兼具后桥功能,结构紧凑,装配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桥主减速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一种后桥主减速器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驱动后桥,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组成,差速器基本都采用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主要由差速器壳、十字架、行星齿轮、右半轴齿轮、左半轴齿轮组成;汽车驱动桥通过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实现动力输入,这种传扭方式在路面很差道路和冰雪、泥泞情况下容易失去驱动力。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出现车轮打滑现象,影响行车安全性和稳定性。而车辆打滑,不外乎是由于驱动轮的一端驱动力过大致使转速为零,相对的另一端驱动力小转速为2倍输出转速,导致打滑车辆不能行走。因此,要实现对车辆打滑的控制,就必须控制驱动轮任意一端的转速都不为零。目前控制车辆打滑的方式有电子控制和机械锁止两种,这两种方式都存在有一定的弊端:电子控制车轮打滑能力只能达到左右两轮附着之差的30%左右,所以只能用于小型车辆;机械锁止是采用差速机械锁,一般用于载重车等大型车辆;机械锁在锁止差速器时,其驱动通过能力为100%,但重要的是锁止差速器不能导向,方向盘操作失灵,汽车只能走直线,这对行走路线有一定限定条件,机动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合理分配左、右驱动力的后桥主减速器总成,不影响汽车左、右差速,不影响转向性能,用于载重汽车。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桥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后桥主减速器壳体、主减速器、轮间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轮间差速器设置在后桥主减速器壳体内,主减速器与轮间差速器传动连接,左半轴、右半轴分别与轮间差速器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后桥主减速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左输出端、右输出端,左输出端、右输出端分别与左半轴、右半轴传动连接;左输出端、右输出端直接与左、右轮边减速器连接;轮间差速器的两侧还设有左控滑总成、右控滑总成,所述左控滑总成和右控滑总成结构对称,均包括调扭力主动齿轮、空心轴、气缸、介轮及调扭力轴齿轮、调扭力主动齿轮与轮间差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调扭力被动齿轮啮合调扭力主动齿轮,调扭力被动齿轮与所述空心轴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花键固连为一整体,气缸位于所述空心轴的外侧;空心轴与气缸对应的端面设有咬合牙齿,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上对应设有咬合牙齿,所述介轮套设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的外圆上,啮合调扭力轴齿轮;调扭力轴齿轮与所述左半轴或右半轴用花键固连为一体。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轮间差速器的两端设置结构对称的左气动控滑总成、右气动控滑总成,启动左气动控滑总成、右气动控滑总成,实现左半轴、右半轴的转动相互干涉,合理分配左、右驱动力,并且不影响转向性能;左输出端、右输出端直接与左、右轮边减速器连接,后桥主减速器总成兼具后桥功能,结构紧凑,装配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表达了左气动控滑总成的结构)。图中所示,1、后桥主减速器壳体;2、主减速器;3、轮间差速器;4、右输出端;5、右半轴;6、右控滑总成;7、左控滑总成;8、左输出端;9、左半轴;7-1、调扭力主动齿轮;7-2、调扭力被动齿轮;7-3、空心轴;7-4、气缸;7-5、介轮、7-6、调扭力轴齿轮;7-4-1、气缸的动力输出端;7-5-1、介轮的内花键;7-5-2、介轮的外层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如下:一种后桥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后桥主减速器壳体1、主减速器2、轮间差速器3、左半轴9、右半轴5,轮间差速器3设置在后桥主减速器壳体1内,主减速器2与轮间差速器3传动连接,左半轴9、右半轴5分别与轮间差速器3传动连接,后桥主减速器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左输出端8、右输出端4,左输出端8、右输出端4分别与左半轴9、右半轴5传动连接;轮间差速器的两侧还设有还设有左气动控滑总成7、右气动控滑总成6,所述左气动控滑总成7和右气动控滑总成6结构对称,固定在后桥主减速器壳体1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左气动控滑总成包括调扭力主动齿轮7-1、空心轴7-3、气缸7-4、介轮7-5及调扭力轴齿轮7-6、调扭力主动齿轮7-1与轮间差速器3的壳体固定连接;调扭力被动齿轮7-2啮合调扭力主动齿轮7-1,调扭力被动齿轮7-2与所述空心轴7-3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花键固连为一整体,气缸7-4位于所述空心轴7-3的外侧;空心轴7-3与气缸对应的端面设有单向咬合牙齿(图2中标记B处),气缸的动力输出端7-4-1上对应设有单向咬合牙齿(图2中标记B处),所述介轮7-5套设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的外圆上,啮合调扭力轴齿轮7-6;调扭力轴齿轮7-6与左半轴9用花键固连为一体。所述右气动控滑总成6与左气动控滑总成7的结构完全对称,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后桥主减速器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桥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后桥主减速器壳体、主减速器、轮间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轮间差速器设置在后桥主减速器壳体内,主减速器与轮间差速器传动连接,左半轴、右半轴分别与轮间差速器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后桥主减速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左输出端、右输出端,左输出端、右输出端分别与左半轴、右半轴传动连接;左输出端、右输出端直接与左、右轮边减速器连接;轮间差速器的两侧还设有左控滑总成、右控滑总成,所述左控滑总成和右控滑总成结构对称,均包括调扭力主动齿轮、空心轴、气缸、介轮及调扭力轴齿轮、调扭力主动齿轮与轮间差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调扭力被动齿轮啮合调扭力主动齿轮,调扭力被动齿轮与所述空心轴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花键固连为一整体,气缸位于所述空心轴的外侧;空心轴与气缸对应的端面设有咬合牙齿,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上对应设有咬合牙齿,所述介轮套设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的外圆上,啮合调扭力轴齿轮;调扭力轴齿轮与所述左半轴或右半轴用花键固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桥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后桥主减速器壳体、主减速器、轮间差速器、左半轴、右半轴,轮间差速器设置在后桥主减速器壳体内,主减速器与轮间差速器传动连接,左半轴、右半轴分别与轮间差速器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后桥主减速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左输出端、右输出端,左输出端、右输出端分别与左半轴、右半轴传动连接;左输出端、右输出端直接与左、右轮边减速器连接;轮间差速器的两侧还设有左控滑总成、右控滑总成,所述左控滑总成和右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殿玺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戎马汽车特种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