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齿轮差速器的、由锻造部件及金属板部件组成的多件式的差速器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16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圆柱齿轮差速器(1)的差速器壳(18),所述差速器壳具有两个抗转动地彼此连接的承载部段(30,31),所述承载部段分别具有轴承座区域(19,20)和固定在轴承座区域(19,20)上的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其中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沿差速器壳(18)的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构成为,使得将多个支承栓(23)设置在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之间的轴向的中间空间(32)中,所述支承栓可转动地支承各一个行星轮(2),其中至少一个承载部段(30,31)的轴承座区域(19,20)被以锻造的方式加工,并且该同一承载部段(30,31)的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由冷成型的金属板(33,34)制造;以及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圆柱齿轮差速器(1),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具有至少一个这种差速器壳(18)。

A multi piece differential shell consisting of a forged part and a metal plate component of a cylindrical gear differential.

\u672c\u53d1\u660e\u6d89\u53ca\u4e00\u79cd\u7528\u4e8e\u5706\u67f1\u9f7f\u8f6e\u5dee\u901f\u5668(1)\u7684\u5dee\u901f\u5668\u58f3(18)\uff0c\u6240\u8ff0\u5dee\u901f\u5668\u58f3\u5177\u6709\u4e24\u4e2a\u6297\u8f6c\u52a8\u5730\u5f7c\u6b64\u8fde\u63a5\u7684\u627f\u8f7d\u90e8\u6bb5(30\uff0c31)\uff0c\u6240\u8ff0\u627f\u8f7d\u90e8\u6bb5\u5206\u522b\u5177\u6709\u8f74\u627f\u5ea7\u533a\u57df(19\uff0c20)\u548c\u56fa\u5b9a\u5728\u8f74\u627f\u5ea7\u533a\u57df(19\uff0c20)\u4e0a\u7684\u884c\u661f\u8f6e\u652f\u627f\u533a\u57df(28\uff0c29)\uff0c\u5176\u4e2d\u884c\u661f\u8f6e\u652f\u627f\u533a\u57df(28\uff0c29)\u6cbf\u5dee\u901f\u5668\u58f3(18)\u7684\u8f74\u5411\u65b9\u5411\u5f7c\u6b64\u95f4\u9694\u5f00\u5e76\u4e14\u6784\u6210\u4e3a\uff0c\u4f7f\u5f97\u5c06\u591a\u4e2a\u652f\u627f\u6813(23)\u8bbe\u7f6e\u5728\u884c\u661f\u8f6e\u652f\u627f\u533a\u57df(28\uff0c29)\u4e4b\u95f4\u7684\u8f74\u5411\u7684\u4e2d\u95f4\u7a7a\u95f4(32)\u4e2d\uff0c\u6240\u8ff0\u652f\u627f\u6813\u53ef\u8f6c\u52a8\u5730\u652f\u627f\u5404\u4e00\u4e2a\u884c\u661f\u8f6e(2)\uff0c\u5176\u4e2d\u81f3\u5c11\u4e00\u4e2a\u627f\u8f7d\u90e8\u6bb5(30\uff0c31)\u7684\u8f74\u627f\u5ea7\u533a\u57df(19\uff0c20)\u88ab\u4ee5\u953b\u9020\u7684\u65b9\u5f0f\u52a0\u5de5\uff0c\u5e76\u4e14\u8be5\u540c\u4e00\u627f\u8f7d\u90e8\u6bb5(30\uff0c31)\u7684\u884c\u661f\u8f6e\u652f\u627f\u533a\u57df(28\uff0c29)\u7531\u51b7\u6210\u578b\u7684\u91d1\u5c5e\u677f(33\uff0c34) As well as a cylindrical gear differential (1) for a motor vehicle, the cylindrical gear differential has at least one of the differential shells (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圆柱齿轮差速器的、由锻造部件及金属板部件组成的多件式的差速器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例如轿车、载重汽车、公共汽车或农用载货车的(动力传动系的)圆柱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壳具有两个抗转动地彼此连接的承载部段,所述承载部段分别具有轴承座区域和固定在轴承座区域上的行星轮支承区域,其中行星轮支承区域沿差速器壳的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构成为,使得将多个支承栓设置在行星轮支承区域之间的轴向的中间空间中,所述支承栓可转动地支承各一个行星轮。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中在行星传动装置中已知:由不同的部件/金属部件构成行星轮承载件。例如,DE2031654A1公开了一种尤其用于传动级的扭转刚性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具有两个共同作用的传动元件,所述传动元件分别承载环元件,所述环元件具有轴向延伸的柱形的凸出部并且所述环元件与另一传动元件的环元件建立扭转刚性的耦联。在此,环元件由板制成,并且所述环元件在所述环元件的柱形的凸出部中具有轴向伸展的、齿状的缩进部,所述缩进部根据楔形啮合的方式相互接合。此外,行星架与齿圈连接、例如焊接。因此,从该文献中,已知如下实施方案,在所述实施方案中能够将用于行星传动装置的由金属板制成的部件、尤其承载件与齿圈焊接。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已知:由金属板成形行星轮承载件的一部分。特别地,在此,在差速器壳中示出:在轴承座区域中通常在圆柱齿轮差速器运行时能支撑相对高的力。在完全地由可冷成型的金属板构成的差速器壳中,在一些负荷情况下甚至能够造成意外的变形,因为所述差速器壳通常具有相对低的强度。该缺点在部分沿轴向方向例如罐形或漏斗形延伸的承载部段中还能够被放大。因此,,在该承载部段中通常引起提高的弯曲力矩,由此进一步提高负荷。因此,纯由可冷成型的金属板构成的行星轮承载件通常具有相对小的强度,以便可靠地支撑高的运行力,如由变速器输出轴传递到驱动轮上的力,和/或将高的运行力传递到行星轮上。在完全由锻造的构件组成的差速器壳中示出:根据锻造过程,锻造部件的其他的、必需的、切削的或无切削的加工是相对耗费的,因为构件已经具有相对高的强度。于是特别地,构成用于容纳支承栓的行星轮支承区域例如必需借助提高的切割或冲压力来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消除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缺点并且尤其提供如下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壳一方面应可靠地支撑或传递在运行中出现的力,然而同时其制造也应是尤其成本适宜的。根据本专利技术,这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以锻造的方式加工至少一个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并且由冷成型的金属板制造该同一承载部段的行星轮支承区域。由此,提供构成为行星架的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壳有针对性地将轴承座区域与行星轮支承区域分开,以便为了实现不同的强度和/或硬度而分别由本身的材料或由不同的材料加工这两个区域。由此能够尤其成本适宜地制造轴承座区域,所述轴承座区域大多具有多个用于支承栓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构成为贯通孔。同时,轴承座区域尤其稳定地构成,由此也能够实现承载部段的相对复杂的,例如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几何结构,所述几何结构因此在径向方向上实现足够的支撑力。在此,能够将冷成型的金属板理解为如下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在低温下、即在小于150℃的温度下成型。在冷成型时,由于成型能量转换成热能而产生直至150℃的温度。相反,锻造加工的/锻造的部件能够理解为如下部件,所述部件在温度显著高于150℃的情况下,即在半热成型中的750℃至950℃的温度下,或在热成型中的950℃至1250℃的温度下半热成型或热成型。因此,一个/多个轴承座区域被半热成型或热成型。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并且在下面详细阐述。在此尤其有利的是:以锻造的方式加工第一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第一轴承座区域)和第二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第二轴承座区域)。由此,沿径向方向在差速器壳两侧实现支撑相应的行星轮支承区域。如果第一承载部段的行星轮支承区域(第一轴承座区域)和第二承载部段的行星轮支承区域(第二轴承座区域)由冷成型的金属板制造,那么行星轮支承区域能够尤其简单地“冷”加工,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耗费以及制造成本。还有利的是:至少一个承载部段的行星轮支承区域、然而优选两个承载部段的行星轮支承区域借助于冲压过程和/或切割过程来加工。于是,特别地,支承栓的容纳部构成为穿通孔,并且借助于冲压和/或切割过程来制造。由此进一步改进可制造性。此外,如果至少一个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和行星轮支承区域彼此材料配合地连接,然而优选两个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和行星轮支承区域都彼此材料配合地连接,那么实现这两个区域的尤其牢固以及持久的连接。在该上下文中也适宜的是:至少一个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和行星轮支承区域彼此焊接,然而优选两个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和行星轮支承区域彼此焊接。由此能够还更稳定地构成所述区域之间的连接。还有利的是:将至少一个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移入到所属的行星轮支承区域中,然而优选将两个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移入到所属的行星轮支承区域中,以构成压配合部。由此,在轴承座区域与相应的承载部段的行星轮支承区域固定地/抗转动地优选经由焊接连接之前,能够进行这两个区域彼此间的尤其容易的定心。如果两个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相对彼此比较)具有不同的轴向长度,那么可行的是:圆柱齿轮差速器以两个设置在两个太阳轮上的内细齿的中部简单地轴向错开地设置。能够简单地实现差速器壳以及圆柱齿轮差速器的不同的设计方案。在该上下文中适宜的是:第一承载部段和/或第二承载部段漏斗形地构成。由此,对于中部与太阳轮的外圆柱齿间隔开地设置的情况而言,实现尤其稳定的承载部段。在该上下文中尤其有利的是:第一和/或第二承载部段的轴承座区域具有这种漏斗形状,并且相应的承载部段的行星轮支承区域优选盘形地构成。于是因此,以该漏斗形状构成锻造制造的(进而通常更坚固/更稳定的)区域。此外,本专利技术也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圆柱齿轮差速器,所述圆柱齿轮差速器具有根据之前提出的实施方式的至少一个差速器壳。由此也尤其有效地构成圆柱齿轮差速器。换言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现如下差速器壳形式的多件式的行星架,所述差速器壳由金属板区域/部件(行星轮支承区域)和由锻造区域/部件/锻造部件(轴承座区域)制造。行星架因此由两个法兰/法兰区域(承载部段)构成,所述行星架优选构成为圆柱齿轮差速器的笼/壳(差速器壳)。两个法兰分别由两个部件——轴承座区域和行星轮支承区域——焊接在一起。锻造一个部件、即基部/毂(轴承座区域)。由已冷成型的/可冷成型的或可切割的/已切割的金属板制造另一部件/区域,即行星轮的承载结构(行星轮支承区域)。附图说明下面,现在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唯一的图1示出贯穿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差速器壳的纵截面图,其中差速器壳已经构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圆柱齿轮差速器中。该附图仅是示意性质的并且仅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尤其直观地示出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一个有利的实施例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差速器壳18,所述差速器壳处于构建在/安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圆柱齿轮差速器1中的状态中。在此,圆柱齿轮差速器1设置用于在机动车中使用并且在输入侧具有驱动圆柱齿轮21。驱动圆柱齿轮21在圆柱齿轮差速器1运行状态下与变速器输出轴的一个齿轮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圆柱齿轮差速器的、由锻造部件及金属板部件组成的多件式的差速器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圆柱齿轮差速器(1)的差速器壳(18),所述差速器壳具有两个抗转动地彼此连接的承载部段(30,31),所述承载部段分别具有轴承座区域(19,20)和固定在所述轴承座区域(19,20)上的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其中所述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沿所述差速器壳(18)的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构成为,使得将多个支承栓(23)设置在所述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之间的轴向的中间空间(32)中,所述支承栓能转动地支承各一个行星轮(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承载部段(30,31)的所述轴承座区域(19,20)以锻造的方式加工,并且该同一承载部段(30,31)的所述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由冷成型的金属板(33,34)制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07 DE 102015206132.91.一种用于圆柱齿轮差速器(1)的差速器壳(18),所述差速器壳具有两个抗转动地彼此连接的承载部段(30,31),所述承载部段分别具有轴承座区域(19,20)和固定在所述轴承座区域(19,20)上的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其中所述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沿所述差速器壳(18)的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构成为,使得将多个支承栓(23)设置在所述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之间的轴向的中间空间(32)中,所述支承栓能转动地支承各一个行星轮(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承载部段(30,31)的所述轴承座区域(19,20)以锻造的方式加工,并且该同一承载部段(30,31)的所述行星轮支承区域(28,29)由冷成型的金属板(33,34)制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18),其特征在于,第一承载部段(30)的所述轴承座区域(19)和第二承载部段(31)的所述轴承座区域(20)被以锻造的方式加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壳(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段(30)的所述行星轮支承区域(28)和所述第二承载部段(31)的所述行星轮支承区域(29)由冷成型的金属板(33,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斗勇裴康恩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