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具有致动装置的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具有致动装置的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802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输入部件联接至输出部件以便以可切换的方式传递扭矩的联接装置(1),所述联接装置包括联接器(2),所述联接器设计成在打开位置中将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分离并且在闭合位置中将部件连接以传递扭矩,并且所述联接装置包括致动装置(3),所述致动装置能够在基本位置与切换位置之间移动以调节所述联接器(2)。所述致动装置(3)具有位于所述基本位置与所述切换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并且所述致动装置(3)设计成使得所述致动装置(3)在所述中间位置中沿所述切换位置和/或所述基本位置的方向被预张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联接以便以可切换的方式传递扭矩的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具有联接器、特别是形状配合锁定联接器、比如爪式联接器,该联接器设计成在打开位置将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分离以传递扭矩,并且在闭合位置将部件连接以传递扭矩,并且该联接装置具有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能够在基本位置与切换位置之间移动以在联接器的打开位置与联接器的闭合位置之间对联接器进行调节。


技术介绍

1、用于将两个轴彼此连接或分离以传递扭矩的联接装置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特别地,这种联接装置用在机动车辆的驱动装置中、特别是由电动马达供电的机动车辆的驱动装置中,在所述驱动装置中存在两个驱动车桥,但至少暂时仅一个驱动车桥用于驱动,并且为了减少摩擦,不用于驱动的另外的驱动车桥借助于联接装置与传动系断开联接。

2、然而,现有技术始终具有这样的缺点:先前的联接装置是借助于具有致动器驱动器的致动装置来致动的,该致动器驱动器必须具有高动态性以实现快速连接和分离。然而,这种致动器驱动器通常是成本密集且空间密集的。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地,应当提供一种具有致动装置的联接装置,在该致动装置中,可以使用具有低动态要求的成本有效且紧凑的致动器驱动器,而不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或者如果不能满足故障安全要求,比如在致动器驱动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致动装置保持在两个切换状态之间的中间位置中。

2、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联接装置来实现。有利的改进方案形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3、特别地,该目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通用装置中实现,在该通用装置中,致动装置具有位于基本位置与切换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其中,致动装置设计成使得致动装置在中间位置被预张紧。这意味着预张紧沿致动装置的切换方向作用在致动装置上。这具有的优点是,预张紧支持调节的动态性,使得具有低动态性的致动器驱动器也可以用于足够快的调节。因为致动装置在实际切换/切换命令之前在切换方向上被预张紧,所以加速了实际切换/切换命令的触发/执行。上游预张紧过程,即向中间位置的调节,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进行,即也可以缓慢地进行。

4、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致动装置可以具有用于使致动装置沿第一切换方向移动的第一致动器元件、用于使致动装置沿第二切换方向移动的第二致动器元件以及弹簧装置。在预张紧状态下,弹簧装置可以在第一切换方向上按压第一致动器元件和/或在第二切换方向上按压第二致动器元件。因此,弹簧装置增大两个致动器元件的力,这引起致动装置的运动。

5、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弹簧装置可以是作用在第一致动器元件与第二致动器元件之间的(压力)弹簧。特别地,弹簧可以轴向布置在两个致动器元件之间。这意味着弹簧以双侧/对称的方式使用,使得仅需要单个弹簧来产生预张紧。

6、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致动装置可以具有换挡拨叉和止动件,换挡拨叉可以通过两个致动器元件轴向移位。止动件可以设计成将换挡拨叉锁定在其轴向端部位置中。特别地,换挡拨叉的轴向端部位置对应于联接器的位置,即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这意味着换挡拨叉本身的位置不会由于预张紧的产生而改变,使得当致动装置处于其中间位置时换挡拨叉以及因此联接器不会移动到(未限定的)中间位置。

7、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致动装置可以具有可马达调节的切换轮廓,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沿着该切换轮廓的轮廓在第一切换方向和/或第二切换方向上被导引。优选地,两个致动器元件设计成遵循切换轮廓的轮廓(即,轮廓随动件),使得致动器元件的位置可以通过切换轮廓的形成和调节来确定。

8、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切换轮廓可以设计成使得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可以各自在偏转位置与非偏转位置之间移动。特别地,致动装置可以设计成使得当第一致动器元件和第二致动器元件两者均处于偏转位置时弹簧装置被预张紧(或最大程度地预张紧)。优选地,致动装置可以设计成使得当两个致动器元件中的一个致动器元件处于偏转位置并且两个致动器元件中的一个致动器元件处于非偏转位置时弹簧装置被松弛(或最小程度地预张紧)。这意味着切换轮廓的设计和调节决定了弹簧装置是否预张紧。

9、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切换轮廓可以设计为圆环,该圆环可以旋转以使致动装置移位。这具有的优点是,切换轮廓可以沿一个方向旋转,以在基本位置(经由中间位置)到切换位置与再次(经由中间位置)到基本位置等之间重复地来回切换。

10、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致动装置可以具有用于调节切换轮廓的致动器驱动器,其中,致动器驱动器设计成自锁的。由于自锁设计,致动器驱动器可以被成本有效地设计。

11、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致动器驱动器和切换轮廓可以经由齿轮级彼此连接以用于调节切换轮廓。这具有的优点是,可以补偿自锁产生的低传动效率。

12、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从动轮的断开联接单元,其可以用于使机动车辆、特别是电动车辆的(全轮)驱动装置中的摩擦最小化。特别地,如果在具有各自由至少一个发动机驱动的两个车桥的车辆中两个车桥中的仅一个车桥用于驱动车辆,则当另一个车桥、包括驱动轴和可能的发动机一起被车轮承载时,会产生摩擦损失。为了减少摩擦损失,特别是为了消除摩擦损失,可以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断开联接单元/联接单元。断开联接单元特别地可以是诸如爪式联接器之类的形状配合锁定联接器,其与许多摩擦联接器不同,可以完全释放。爪式联接器的致动,即打开和闭合,借助于弹簧进行,弹簧优选地在发出切换命令之前通过致动器驱动器预张紧,以使切换动态性最大化,而无需使用具有高动态要求的致动器驱动器。因此,不需要“快速驱动”,因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切换命令之前缓慢预张紧以及根据切换命令的触发是可能的。为此目的,弹簧、特别是压缩弹簧的两个端部各自连接至轮廓随动件/致动器元件。由于弹簧的预张紧,两个轮廓随动件各自在一侧遵循切换轮廓,该切换轮廓可以优选地通过致动器马达/驱动马达例如借助于正齿轮级精确地沿一个方向推进。为此目的,切换轮廓优选地设计为圆环,使得切换轮廓可以沿一个方向不受限制地旋转。换挡拨叉在两侧夹紧轮廓随动件的外部,该换挡拨叉例如用于使换挡套筒移动。换挡套筒优选地在两侧具有端部位置锁,使得在没有主动弹簧作用的情况下,换挡套筒不能由于振动等而(无意地)移动。此外,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得到改善。在基本位置中,第一轮廓随动件处于偏转位置,并且第二轮廓随动件处于非偏转位置,即,处于(切换)轮廓的间隙中。这意味着弹簧被最小程度地预张紧,并且换挡拨叉在两侧抵靠轮廓随动件搁置。如果轮廓现在借助于致动器驱动器进行调节/推进、特别是旋转,则第一轮廓随动件保持处于偏转位置,第二轮廓随动件也借助于轮廓上的斜坡移动到偏转位置,使得弹簧预张紧至最大,但换挡拨叉由于其锁定而保持在其位置,直到给出切换命令为止。如果给出切换命令,则轮廓进一步被调节/推进、特别是旋转,使得第二轮廓随动件保持处于偏转位置,但第一轮廓随动件由于预张紧弹簧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联接以便以可切换的方式传递扭矩的联接装置(1),所述联接装置具有联接器(2),所述联接器设计成在打开位置中将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分离以传递扭矩并且在闭合位置中将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连接以传递扭矩,并且所述联接装置具有致动装置(3),所述致动装置能够移动成在基本位置与切换位置之间调节所述联接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具有位于所述基本位置与所述切换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致动装置(3)设计成使得所述致动装置(3)在所述中间位置中沿所述切换位置和/或所述基本位置的方向被预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具有用于使所述致动装置(3)沿第一切换方向移动的第一致动器元件(5)、用于使所述致动装置(3)沿第二切换方向移动的第二致动器元件(6)、以及弹簧装置(7),其中,所述弹簧装置(7)在预张紧状态下沿所述第一切换方向按压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5)和/或沿所述第二切换方向按压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7)是作用在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5)与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6)之间的弹簧(7)。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具有止动件(9)和能够通过两个致动器元件(5、6)轴向移动的换挡拨叉(4),其中,所述止动件(9)设计成将所述换挡拨叉(4)锁定在所述换挡拨叉的轴向端部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中的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具有可马达调节的切换轮廓(14),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5)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6)沿着所述切换轮廓的轮廓在所述第一切换方向和/或所述第二切换方向上被导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轮廓(14)设计成使得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5)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6)能够各自在偏转位置与非偏转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弹簧装置(7)在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5)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6)两者均处于所述偏转位置时被预张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当两个致动器元件(5、6)中的一个致动器元件处于所述偏转位置并且所述两个致动器元件(5、6)中的一个致动器元件处于所述非偏转位置时,所述弹簧装置(7)被松弛。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轮廓(14)设计为圆环,所述圆环能够旋转以使所述致动装置(3)移位。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具有用于调节所述切换轮廓(14)的致动器驱动器(22),其中,所述致动器驱动器(22)设计成自锁的。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驱动器(22)和所述切换轮廓(14)经由齿轮级彼此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切换轮廓(14)。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将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联接以便以可切换的方式传递扭矩的联接装置(1),所述联接装置具有联接器(2),所述联接器设计成在打开位置中将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分离以传递扭矩并且在闭合位置中将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部件连接以传递扭矩,并且所述联接装置具有致动装置(3),所述致动装置能够移动成在基本位置与切换位置之间调节所述联接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具有位于所述基本位置与所述切换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致动装置(3)设计成使得所述致动装置(3)在所述中间位置中沿所述切换位置和/或所述基本位置的方向被预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具有用于使所述致动装置(3)沿第一切换方向移动的第一致动器元件(5)、用于使所述致动装置(3)沿第二切换方向移动的第二致动器元件(6)、以及弹簧装置(7),其中,所述弹簧装置(7)在预张紧状态下沿所述第一切换方向按压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5)和/或沿所述第二切换方向按压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7)是作用在所述第一致动器元件(5)与所述第二致动器元件(6)之间的弹簧(7)。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联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3)具有止动件(9)和能够通过两个致动器元件(5、6)轴向移动的换挡拨叉(4),其中,所述止动件(9)设计成将所述换挡拨叉(4)锁定在所述换挡拨叉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格雷布拉斯洛·曼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