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566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0:21
一种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提高后方碰撞时的能量吸收量,提高车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性。具备后侧框(2)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在后侧框(2)的两侧的侧面部(2b)分别设置有促进后侧框(2)向内方侧的变形的第1变形促进部(43),在后侧框2的下面部(2a)设置有促进后侧框(2)向外方侧的变形的第2变形促进部(45),第1变形促进部(43)和第2变形促进部(45)在后侧框(2)的轴方向上彼此错开地配置。

The structure of the rear body of a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特别涉及后侧框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车辆中,在车体后部,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后保险杠加强件和沿着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后侧框之间夹装有溃缩盒,在后面碰撞(后方碰撞)时从车体后方作用冲击载荷时,使溃缩盒以折叠的方式压溃变形,从而吸收能量。此外,已知使用后侧框来提高后方碰撞时的能量吸收性能,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可用于后侧框的金属制中空柱状部件的棱线形成与棱线方向所成的角度为20度~70度的范围的线段状的凹部,沿着柱状部件的轴方向作用冲击载荷时,以蛇腹状弯曲而提高能量吸收性能。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56997号公报近年来,在汽车等车辆中,为了提高后方碰撞时的车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性,要求在后方碰撞时进一步提高能量吸收性能,在后方碰撞时从车体后方作用冲击载荷时,要求进一步提高能量吸收量。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在具备后侧框的车辆中,提高后方碰撞时的能量吸收量,提高车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性。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如下那样构成。首先,本申请的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在车体后部具备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所述后侧框具备下面部和两侧的侧面部,在两侧的所述侧面部分别设置有第1变形促进部,该第1变形促进部促进所述后侧框向内方侧的变形,在所述下面部设置有第2变形促进部,该第2变形促进部促进所述后侧框向外方侧的变形,所述第1变形促进部和所述第2变形促进部在所述后侧框的轴方向上彼此错开地配置。此外,作为方案2的专利技术,在方案1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第1变形促进部和所述第2变形促进部分别在所述后侧框的轴方向上以大致一定间隔配置。此外,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方案1或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后侧框的两侧的所述侧面部分别设置的所述第1变形促进部在所述后侧框的轴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位置。此外,方案4的专利技术,在方案1~方案3的任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第1变形促进部沿着所述后侧框的侧面部从所述后侧框的下面部侧朝向下面部的相反侧延伸,并且通过向所述后侧框的内方侧凹陷的凹部构成。此外,方案5的专利技术,在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凹部形成为随着从所述后侧框的侧面部的下面部侧朝向下面部的相反侧而前端变细的形状。此外,方案6的专利技术,在方案1~方案5的任一项专利技术中,所述第2变形促进部由在所述后侧框的下面部设置的开口部构成。此外,方案7的专利技术,在方案1的专利技术中,所述第1变形促进部和所述第2变形促进部在所述后侧框的轴方向上交替地配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1的专利技术,后侧框具备下面部和两侧的侧面部,在两侧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促进后侧框向内方侧的变形的第1变形促进部,在下面部设置有促进后侧框向外方侧的变形的第2变形促进部,第1变形促进部和第2变形促进部在后侧框的轴方向上彼此错开地配置。由此,促进后侧框向内方侧的变形的第1变形促进部和促进后侧框向外方侧的变形的第2变形促进部在后侧框的轴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所以在后方碰撞时,能够使后侧框在轴方向上依次以蛇腹状折叠地压溃变形,能够提高后方碰撞时的能量吸收量,提高车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性。此外,根据方案2的专利技术,第1变形促进部和第2变形促进部分别在后侧框的轴方向上以大致一定间隔配置,从而能够使后侧框在轴方向上规则地以蛇腹状压溃变形,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后方碰撞时的能量吸收量。此外,根据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后侧框的两侧的侧面部分别设置的第1变形促进部在后侧框的轴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位置,由此,与在后侧框的两侧的侧面部分别配置的第1变形促进部在后侧框的轴方向上配置在不同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后侧框向内方侧的变形,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所述效果。此外,根据方案4的专利技术,第1变形促进部沿着后侧框的侧面部从后侧框的下面部侧朝向下面部的相反侧延伸,并且通过向后侧框的内方侧凹陷的凹部构成,从而能够通过设置于后侧框的侧面部的凹部来促进后侧框向内方侧的变形,能够有效地得到所述效果。此外,根据方案5的专利技术,凹部形成为随着从后侧框的侧面部的下面部侧朝向下面部的相反侧而前端变细的形状,能够以凹部的下面部侧为起点而通过凹部稳定地促进后侧框向内方侧的变形,能够有效地得到所述效果。此外,根据方案6的专利技术,第2变形促进部由设置于后侧框的下面部的开口部构成,由此,能够通过设置于后侧框的下面部的开口部来促进后侧框向外方侧的变形,能够有效地得到所述效果。此外,根据方案7的专利技术,在后方碰撞时,能够使后侧框在轴方向上依次以蛇腹状折叠地压溃变形,能够提高后方碰撞时的能量吸收量,提高车厢内的乘客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的车体的底面图。图2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的车体的侧面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Y4-Y4线的车体的截面图。图5是后侧框的下面图及侧面图。符号的说明:1车体;2后侧框;2a后侧框的下面部;2b后侧框的侧面部;43凹部(第1变形促进部);45开口部(第2变形促进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的车体的底面图,图2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的车体的侧面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4是沿着图3中的Y4-Y4线的车体的截面图。如图1~图4所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的车体1,在车体后部配设有:左右一对后侧框2,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后部地板3,架设在左右一对后侧框2上;4号横梁4及5号横梁5,在后部地板3的下面侧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分离地分别架设在左右一对后侧框2之间。4号横梁4将左右的后侧框2的车体前方侧彼此连结。5号横梁5将左右的后侧框2的车体前后方向中央侧彼此连结,配置在备用轮胎收纳部3a的下面侧,该备用轮胎收纳部3a设置于后部地板3且向下方凹陷。后侧框2形成为截面大致コ字状,安装于后部地板3的下面侧,与后部地板3一起构成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4号横梁4及5号横梁5分别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安装于后部地板3的下面侧,与后部地板3一起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左右的后侧框2的后端部分别安装于溃缩盒7,该溃缩盒7分别装配于后保险杠加强件6的两端部,该后保险杠加强件6在车体后部设置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保险杠(未图示)内,溃缩盒7在后方碰撞时从车体后方作用冲击载荷时,以折叠的方式溃缩变形而吸收能量。在溃缩盒7的前端部通过焊接等固接着第1平板部件8,该第1平板部件8沿着与车体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后侧框2的后端部通过焊接等固接着第2平板部件9,该第2平板部件9沿着与车体前后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第1及第2平板部件8、9分别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并且在其周缘部形成有4个螺栓插通孔。第1及第2平板部件8、9使用在螺栓插通孔中插通的螺栓和螺母而紧固,从而将溃缩盒7和后侧框2结合,在后保险杠加强件6和后侧框2之间夹装溃缩盒7。后侧框2的前端部与抬高框10(kickupframe)的后端部重叠地连接,该抬高框10随着从车体后方侧朝向车体前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外方侧且车体下方侧倾斜,抬高框10的前端部与沿着车体前后方向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在车体后部具备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框具备下面部和两侧的侧面部,在两侧的所述侧面部分别设置有第1变形促进部,该第1变形促进部促进所述后侧框向内方侧的变形,在所述下面部设置有第2变形促进部,该第2变形促进部促进所述后侧框向外方侧的变形,所述第1变形促进部和所述第2变形促进部在所述后侧框的轴方向上彼此错开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06 JP 2016-1734501.一种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在车体后部具备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后侧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框具备下面部和两侧的侧面部,在两侧的所述侧面部分别设置有第1变形促进部,该第1变形促进部促进所述后侧框向内方侧的变形,在所述下面部设置有第2变形促进部,该第2变形促进部促进所述后侧框向外方侧的变形,所述第1变形促进部和所述第2变形促进部在所述后侧框的轴方向上彼此错开地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所述第1变形促进部和所述第2变形促进部分别在所述后侧框的轴方向上以大致一定间隔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在所述后侧框的两侧的所述侧面部分别设置的所述第1变形促进部在所述后侧框的轴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体构造,在所述后侧框的两侧的所述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嘉村浩二山田健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