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悬置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34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1:35
本公开涉及一种变速箱悬置和车辆,所述变速箱悬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中的支臂和弹性柱,所述壳体的顶壁下凸形成有插入到所述支臂中的凸起,所述支臂包括位于所述壳体旁侧的用于安装变速箱的第一安装部,所述支臂的底部抵顶在所述弹性柱上,顶部在所述凸起接近和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分别抵顶在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这样,该变速箱悬置能够同时实现对支臂在Y轴和Z轴方向上的限位,并且在Z轴方向的上限位中,凸起两侧的顶壁均能够对支臂进行限位,能够很好地平衡Z向受力,连接稳定,当该变速箱悬置在工作时,由于支臂良好地填充了弹性柱与壳体的顶壁之间的间隙,支臂沿Z向运动幅度较小,悬置结构紧凑,具有较强的耐久、耐蠕变性能。

Gearbox suspension and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ear box suspension and vehicle, the gear box suspension includes a housing, located in the arm and the elastic column shell in the top wall of the housing is formed into a convex bulge in the support arm and the support arm includes in the shell side for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art mounted gear box,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arm abutted on the elastic column, at the top of the hill near and far away from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art are respectively abutted on the top wall of the housing. In this way, the gear box suspension can be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Y axis and Z axis direction of the arm, and in the Z axial direction of the upper limit, rais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wall of the arm to limit, can be a good balance to Z stress, when the stable connection. Gearbox mounting at work, because the arm well fills the gap between the top wall of the elastic column and the shell of the arm to the smaller range of motion along the Z suspension, compact structure, strong durability, creep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悬置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动力总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变速箱悬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改善汽车的平顺性、舒适性。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变速箱悬置大多采用橡胶悬置,例如人字形悬置结构、橡胶弹性柱悬置结构等,为保证悬置的减振降噪功能,在整车耐久试验中,可以橡胶悬置的硬度调低,但是,会导致悬置的活动空间增大,其耐久性和耐蠕变性能也会降低,影响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该变速箱悬置结构紧凑、连接稳定,能够更好地限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提高悬置的耐久性和抗蠕变性能。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变速箱悬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中的支臂和弹性柱,所述壳体的顶壁向下凸出形成有插入到所述支臂中的凸起,所述支臂包括位于所述壳体旁侧的用于安装变速箱的第一安装部,所述支臂的底部抵顶在所述弹性柱上,顶部在所述凸起接近和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分别抵顶在所述壳体的顶壁上。可选地,所述支臂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金属基体和包裹在所述金属基体表层的橡胶。可选地,所述橡胶硫化到所述金属基体上。可选地,所述支臂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凸起的第一凹槽,所述凸起相贴合地插入至所述第一凹槽中。可选地,所述支臂的底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弹性柱的第二凹槽,所述弹性柱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为过盈配合。可选地,所述弹性柱上还形成有多个圆孔。可选地,多个所述圆孔呈矩阵排布。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可相互拼合的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和所述下座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支臂和所述弹性柱的容纳凹槽。可选地,所述上座体和所述下座体形成为对称设置的几字型结构,该几字型结构包括所述容纳凹槽和位于该容纳凹槽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紧固孔。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变速箱和固定到所述变速箱上的悬置,所述悬置为上述的变速箱悬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变速箱悬置能够同时实现对支臂在Y轴和Z轴方向上的稳定限位,并且在Z轴方向的上限位中,凸起两侧的顶壁均能够对支臂进行限位,同时能够很好地平衡Z向受力,连接更加稳定,当该变速箱悬置在工作时,由于支臂良好地填充了弹性柱与壳体的顶壁之间的间隙,支臂的Z向运动幅度较小,使得悬置结构紧凑,悬置具有较强的耐久、耐蠕变性能。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变速箱悬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变速箱悬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变速箱悬置的剖视图(为保证图面清晰,仅示出橡胶的剖面线)。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上座体12下座体13凸起14安装板141紧固孔2支臂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金属基体24橡胶3弹性柱31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底、顶”通常是指在本公开提供的变速箱悬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定义的,例如图3所示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变速箱悬置,该变速箱悬置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中的支臂2和弹性柱3,其中,壳体1可以形成为圆形、环形、U型等任意适当的结构,壳体1大多采用金属材料,如铸铝、钢材等,也可以为硬质塑料。弹性柱3可以形成为固定于壳体1内的矩形结构、圆形结构等,可以由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丁苯橡胶(SBR)等材料制成。支臂2可以为任意适当的形式,在本公开中,如图3所示,支臂2包括位于壳体1旁侧的用于安装变速箱的第一安装部和位于壳体1内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可以为组装结构,也可以为图3示出的一体式结构。如图3所示,为限制支臂2沿Y轴方向发生位移,这里,Y轴方向是指相应附图的左右方向,壳体1的顶壁向下凸出形成有凸起13,支臂2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该凸起13的第一凹槽21,凸起13可紧密贴合地插入至第一凹槽21中,这样,便可实现支臂2在Y轴方向上的固定,避免支臂2沿Y轴方向从壳体1中脱出。同样地,为限制支臂2沿Z轴方向发生位移,这里,Z轴方向是指相应附图的上下方向,支臂2的底部抵顶在弹性柱3上,由于弹性柱3为弹性材质,可以良好地对支臂2进行下限位。支臂2的顶部在凸起13接近和远离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分别抵顶在壳体1的顶壁上,即,凸起13两侧的顶壁均能够对支臂2进行上限位,同时能够很好地平衡Z向受力,连接更加稳定,当变速箱悬置在工作时,由于支臂2良好地填充了弹性柱3与壳体1的顶壁之间的间隙,支臂2的Z向运动幅度较小,使得悬置结构紧凑,悬置具有较强的耐久、耐蠕变性能。第二安装部包括金属基体23和包裹在金属基体23表层的橡胶24,这样,橡胶24抵顶至壳体1的顶壁上,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在凸起13的两侧,橡胶24均能够弹性抵顶在壳体1的顶壁上,即,支臂2上的橡胶24与壳体1的顶壁相贴合,起到良好的缓冲吸振效果。具体地,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和金属基体23可以为一体成型,橡胶24可以硫化到金属基体23上,使得支臂2具有高耐磨性。金属基体23可以为铸铝、铸铁等,橡胶24可以为天然橡胶,在工业生产中,硫化工艺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技术,此处不做详细介绍。此外,如图3所示,支臂2的底部还形成有用于容纳弹性柱3的第二凹槽22,弹性柱3和第二凹槽22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这样,弹性柱3能够对支臂2进行Y向限位,以保证支臂2稳定地置于壳体1中。在本公开中,弹性柱3上还形成有多个圆孔31,设置圆孔31的目的是为弹性柱3提供适当的变形空间,进一步保证弹性柱3缓冲吸振的效果,同时需严格控制圆孔31的数量和尺寸,以防止弹性柱3过度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圆孔31可以呈矩阵排布,使弹性柱3受力均匀,在保证弹性柱3自身强度的前提下,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此外,在本公开中,壳体1可以包括可相互拼合的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支臂2和弹性柱3的容纳凹槽。支臂2和弹性柱3置于该容纳凹槽内进行不同方向的限位,能够更好地保证该变速箱悬置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可以形成为对称设置的几字型结构,该几字型结构包括容纳凹槽和位于该容纳凹槽两侧的安装板14,安装板14上形成有供紧固件穿过的紧固孔141,以实现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相互贴合处可以焊接、铆接固定,提供足够高的强度,以保证壳体1在各种工况下不会发生变形或断裂。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变速箱和固定到变速箱上的悬置,该悬置为上述的变速箱悬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速箱悬置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箱悬置,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中的支臂(2)和弹性柱(3),所述壳体(1)的顶壁向下凸出形成有插入到所述支臂(2)中的凸起(13),所述支臂(2)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旁侧的用于安装变速箱的第一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2)的底部抵顶在所述弹性柱(3)上,顶部在所述凸起(13)接近和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分别抵顶在所述壳体(1)的顶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悬置,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中的支臂(2)和弹性柱(3),所述壳体(1)的顶壁向下凸出形成有插入到所述支臂(2)中的凸起(13),所述支臂(2)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旁侧的用于安装变速箱的第一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2)的底部抵顶在所述弹性柱(3)上,顶部在所述凸起(13)接近和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分别抵顶在所述壳体(1)的顶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2)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金属基体(23)和包裹在所述金属基体(23)表层的橡胶(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24)硫化到所述金属基体(2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2)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凸起(13)的第一凹槽(21),所述凸起(13)相贴合地插入至所述第一凹槽(21)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