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悬置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19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悬置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后悬置支架包括后悬置支架本体、第一线束安装孔和第二线束安装孔,第一线束安装孔设置在后悬置支架本体上,第一线束安装孔与线束的第一支架相连,第二线束安装孔设置在后悬置支架本体上,第二线束安装孔与线束的第二支架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悬置支架,线束可以直接安装在后悬置支架上,由此无需另设其他固定装置,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Rear suspension bracket and vehicle with s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r suspension bracket and its vehicle rear suspension bracket including rear suspension bracket body, the first wire harness installation hole and the second wire harness installation hole, the first wire harness installation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bracket body, the first wire harness installation hole and the wiring harness bracket connected, second wire harness installation hole in the rear suspension bracket body, second bracket second harness mounting hole and the wire harness. According to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rear suspension bracket, wire harness can be directly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bracket, the other without an additional fixing device, thereby reducing the manufactur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悬置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悬置支架和具有该后悬置支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的后悬置支架分别与车辆的后悬置总成以及车辆的变速箱连接,且车辆的线束(如换挡拉线)安装在后悬置支架上。相关技术中,后悬置支架需要另外设置固定装置,线束需要通过自身的固定支架与固定装置固定,从而使线束安装在后悬置支架上。上述技术方案不仅提高了制造成本,且增加了占用空间,增加了后悬置支架和线束的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制造成本的后悬置支架。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后悬置支架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包括后悬置支架本体、第一线束安装孔和第二线束安装孔,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悬置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与线束的第一支架相连,所述第二线束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悬置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二线束安装孔与所述线束的第二支架相连。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后悬置支架,线束可以直接安装在后悬置支架上,由此无需另设其他固定装置,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后悬置支架,所述第二线束安装孔贯穿所述后悬置支架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背的背面,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位于所述后悬置支架的侧面。由此第一线束安装孔可以与第二线束安装孔错开设置,线束可以在后悬置支架上安装更牢固。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支架还包括变速箱安装孔,所述变速箱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悬置支架本体上且贯穿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由此后悬置支架可以通过变速箱安装孔与变速箱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安装孔与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间隔开。由此后悬置支架上安装变速箱的位置以及安装线束的位置可以相互隔开,便于变速箱以及线束在后悬置支架的安装。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后悬置支架,所述后悬置支架为“L”形且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支臂上,所述第二线束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支臂上。由此线束可以同时安装在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上,线束在后悬置支架上安装更加牢固。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支架还包括变速箱安装孔,所述变速箱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支臂上。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支架还包括后悬置总成安装孔,所述后悬置总成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的连接处。由此变速箱安装孔可以与后悬置总成安装孔隔开设置,便于变速箱以及后悬置总成在后悬置支架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平滑过渡。由此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具有更强的连接强度。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后悬置支架。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节约了制造成本,车辆装配更方便。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置支架;图2是一个角度下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置支架与线束的装配图;图3是另一个角度下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置支架与线束的装配图。附图标记:车辆1000,后悬置支架100,第一支臂101,第二支臂102,正面103,侧面104,后悬置支架本体1,第一线束安装孔2,第二线束安装孔3,变速箱安装孔4,后悬置总成安装孔5,线束200,第一支架201,第二支架2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正面”、“背面”、“侧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首先结合图1-图3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置支架100。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置支架100可以包括后悬置支架本体1、第一线束安装孔2和第二线束安装孔3,第一线束安装孔2和第二线束安装孔3均可以设置在后悬置支架本体1上,第一线束安装孔2可以与线束200(如车辆1000的换挡拉线)的第一支架201相连(例如螺纹相连),第二线束安装孔3可以与线束200的第二支架202相连(例如螺纹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置支架100,通过在后悬置支架本体1上设置第一线束安装孔2以及第二线束安装孔3,线束200可以通过线束200自身的第一支架201以及第二支架202直接安装在后悬置支架100上,由此无需在后悬置支架100另设其他固定装置,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且减小了占用空间,便于后悬置支架100和线束200在车辆1000的有限空间内安装。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线束安装孔3可以贯穿后悬置支架100的正面103和与正面103相背的背面,第一线束安装孔2可以位于后悬置支架100的侧面10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架201的一部分可以贴在后悬置支架100的侧面104与后悬置支架100连接,第二支架202的一部分可以贴在后悬置支架100的正面103或背面与后悬置支架100连接。由此第一线束安装孔2可以与第二线束安装孔3错开设置,线束200可以在后悬置支架100上安装更牢固。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后悬置支架100还可以包括变速箱安装孔4,变速箱安装孔4可以设置在后悬置支架本体1上,且变速箱安装孔4可以贯穿后悬置支架本体1的正面103和背面。由此后悬置支架100可以通过变速箱安装孔4与车辆1000的变速箱连接。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变速箱安装孔4与第一线束安装孔2可以间隔开。由此后悬置支架100上安装变速箱的位置以及安装线束200的位置不会互相干涉,便于变速箱以及线束200在后悬置支架100的安装。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后悬置支架100可以为“L”形,且后悬置支架100可以包括第一支臂101和第二支臂102,第一线束安装孔2可以位于第一支臂101上,第二线束安装孔3可以位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后悬置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悬置支架本体;第一线束安装孔,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悬置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与线束的第一支架相连;第二线束安装孔,所述第二线束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悬置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二线束安装孔与所述线束的第二支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悬置支架本体;第一线束安装孔,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悬置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与线束的第一支架相连;第二线束安装孔,所述第二线束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悬置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二线束安装孔与所述线束的第二支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束安装孔贯穿所述后悬置支架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背的背面,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位于所述后悬置支架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速箱安装孔,所述变速箱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悬置支架本体上且贯穿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叶王雪峰党建旺李宁李虹霞潘玉军肖刚勾鹏宣达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