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76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包括定位杆,定位杆上设有按钮、定位凸柱,竖管上设有第一按钮孔、第一定位凸柱孔,折叠管上设有第二按钮孔、第二定位凸柱孔,定位杆位于竖管内,按钮穿过第一按钮孔、第二按钮孔并露于折叠管外部,定位凸柱穿过第一定位凸柱孔、第二定位凸柱孔,定位凸柱穿入展开定位孔时形成展开状态,定位凸柱穿入折叠定位孔时形成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下,折叠管下表面与固定座内底面形成平面配合。该折叠结构在展开状态下,使用者在按下定位杆上设有的按钮后,折叠管与固定座之间还能够通过平面配合将折叠管的位置保持,从而避免折叠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倒而导致使用者被砸伤等一系列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
技术介绍
滑板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休闲娱乐工具,并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滑板车一般包括车头、底板、轮子、把手,早先的滑板车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一般是将滑板车的车头和底板固定连接,以保持滑板车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近年来,为了提高滑板车的便携性,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将滑板车的车头与底板的连接装置设计成具备折叠功能的折叠装置,目前的折叠装置一般是通过车头上的定位销与底板上的限位孔配合来进行折叠或展开,使用者在折叠或展开滑板车时需按压定位销至其中一个限位孔中并移动车头至另一限位孔中来实现折叠或展开动作。但是该种滑板车折叠装置在按压定位销后,由于车头自身存在一定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车头很容易自动滑倒导致使用者被砸伤,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滑板车折叠装置在按压定位销后,由于车头自身存在一定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车头很容易自动滑倒导致使用者被砸伤,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隐患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滑板车折叠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包括竖管、折叠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包括竖管(1)、折叠管(3)、转动连接件(4)、踏板(5)、固定在踏板(5)前端的固定座(6),所述折叠管(3)套接在所述竖管(1)上,所述折叠管(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件孔(34),所述固定座(6)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件孔(63),所述折叠管(3)通过转动连接件(4)、第一转动连接件孔(34)、第二转动连接件孔(63)与所述固定座(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6)上设有展开定位孔(61)、折叠定位孔(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杆(2),所述定位杆(2)上设置有按钮(22)、定位凸柱(23),所述竖管(1)上还设置有第一按钮孔(12)、第一定位凸柱孔(11),所述折叠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包括竖管(1)、折叠管(3)、转动连接件(4)、踏板(5)、固定在踏板(5)前端的固定座(6),所述折叠管(3)套接在所述竖管(1)上,所述折叠管(3)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件孔(34),所述固定座(6)上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件孔(63),所述折叠管(3)通过转动连接件(4)、第一转动连接件孔(34)、第二转动连接件孔(63)与所述固定座(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6)上设有展开定位孔(61)、折叠定位孔(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杆(2),所述定位杆(2)上设置有按钮(22)、定位凸柱(23),所述竖管(1)上还设置有第一按钮孔(12)、第一定位凸柱孔(11),所述折叠管(3)上还设置有第二按钮孔(31)、第二定位凸柱孔(32),所述的定位杆(2)位于所述竖管(1)内,所述按钮(22)穿过第一按钮孔(12)、第二按钮孔(31)并露于所述折叠管(3)外部,所述定位凸柱(23)穿过第一定位凸柱孔(11)、第二定位凸柱孔(32),所述定位凸柱(23)穿入展开定位孔(61)时形成展开状态,所述定位凸柱(23)穿入折叠定位孔(62)时形成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折叠管(3)下表面与所述固定座(6)内底面形成平面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孔(34)为长孔,所述折叠管(3)通过转动连接件(4)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孔(34)长边的范围内沿竖管(1)方向移动,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8),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8)位于所述折叠管(3)内,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8)的一端与所述折叠管(3)底部相连接,第一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堂胜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