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组件和连接在车架组件上的车把组件、车座组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车把组件、前轮组件轴连接的前轮支架以及呈“X”型铰接的斜管、后轮支架;斜管中部与后轮车架通过转动轴中心铰接,所述斜管一端安装有车座组件且另一端与前轮车架连接前轮组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后轮支架的一端连接后轮组件且另一端与前轮支架近车把组件的一端嵌入式滑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上靠近车把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与后轮组件连接并限制后轮组件滑动距离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质量轻便,结构简单,折叠过程简单,折叠后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携带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低碳交通正在走向大众的心里,人们也正在尝试着低碳交通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环保。目前常见的低碳交通主要是公交、地铁、轻轨,他们都是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交通方式,现在电动自行车也逐渐占据市场。电动自信的轻便、环保、灵活、舒适使其越来越受大众欢迎,使用率逐年增高。电动自行车现在的主流趋势是回归轻量化、小型化。而折叠电动自行车做到了“轻、便、简、捷”,节能环保,方便使用,可在短程内替代汽车出行,占地面积小,可方便携带,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目前,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折叠方式主要有车架大梁折叠、前后叉折叠、多部件折叠和嵌套合体折叠四类,其中车架大梁折叠、前后叉折叠和多部件折叠均存在折叠效率低、折叠过程复杂等问题。嵌套合体折叠虽然折叠效率高,操作简单,整车轻便,但其造价相对较高,承载力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折叠过程简单,折叠后体积小的X形可折叠便携电动自行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组件和连接在车架组件上的车把组件、车座组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脚踏组件。所述车架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车把组件、前轮组件轴连接的前轮车架以及呈“X”型铰接的斜管、后轮支架;所述前轮车架连接前轮组件的一端还连接有脚踏组件;所述前轮车架为中空结构且内置安装有可反复多次充放电的电池组及与电池组电连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车把组件和设置有驱动装置的前轮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斜管一端安装有车座组件且另一端与前轮车架连接前轮组件的一端铰接;所述后轮支架的一端连接后轮组件且另一端与前轮车架靠近车把组件的一端嵌入式滑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上靠近车把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与后轮组件连接并限制后轮组件滑动距离的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仅设置一个开口的矩形槽,包括与后轮支架滑动方向一致的左侧壁、前侧壁、右侧壁和后轮支架滑到最上限位置接触的顶面、后轮支架滑到下限位置接触的底面;所述限位槽的两个相对的左侧壁、右侧壁设置有结构相同且开口相对的滑槽,后轮支架与前轮支架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辊,滑辊两端分别伸入左侧壁、右侧壁的滑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后轮车架配合斜管的中空槽包括关于后轮车架与斜管连接处中心对称的上部中空槽和下部中空槽。下部中空槽的上端和上部中空槽的下端与斜管接触处设有橡胶垫,减少斜管与后轮车架接触处的磨损,同时,还可以增加后轮车架对斜管的支撑和转动限制。进一步地,所述滑辊伸入滑槽的端部为球形端面。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顶面、底面均设置有对滑辊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垫,减少电动自行车折叠和展开时车架的磨损。进一步地,后轮车架配合斜管设置有中空槽,所述滑辊到达上限位置时,斜管嵌套在后轮车架的中空槽内,减少电动自行车折叠后的车体体积。进一步地,所述斜管与后轮支架铰接处还设置有焊接在后轮支架上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对位于展开状态下斜管的下方对斜管展开角度起限制张角的作用。所述滑辊到达下限位置时,后轮支架同时抵靠在限位挡板上,对后轮支架起到支撑和限制张角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斜管与后轮支架通过转动轴中心铰接。进一步地,所述斜管后轮支架均设置有与转动轴套接的嵌入式轴承。所述嵌入式轴承与斜管和后轮支架连接处设置有嵌套在转动轴上的橡胶圈,使斜管和后轮车架与轴承不直接接触,减少磨损。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验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车架采用X形连接,结构简单,折叠过程简单,折叠后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2)本实验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采用电池组和控制装置内置在具有中空结构的前轮车架内,同时后轮车架上设有可嵌套斜管的中空槽,减少了电动自行车的机体体积,使电动自行车更加轻便易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滑辊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2—前轮组件;4—脚踏组件;7—车把组件,8—前轮车架;9—车座组件;10—限位槽;11—滑槽;12—滑辊;13—后轮车架;14—后轮连接装置;15—后轮组件;16—斜管;17—缓冲垫;18—限位挡板;19—左侧壁;20—右侧壁;21—底面;22—球形端面;24—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组件和连接在车架组件上的车把组件7、车座组件9、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15、脚踏组件4。所述车架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轴连接车把组件7、前轮组件2的前轮支架8以及呈“X”型铰接的斜管16、后轮支架13,所述斜管16和后轮支架13通过转动轴24中心铰接,斜管16、后轮支架13均设置有与转动轴24套接的嵌入式轴承。为了减少自行车展开和折叠过程中斜管16和后轮支架13与轴承的磨损,轴承与斜管和后轮支架连接处设置有嵌套在转动轴上的橡胶圈,使斜管和后轮车架与轴承不直接接触。所述前轮支架连接前轮组件2的一端还连接有脚踏组件4。所述前轮支架1为中空结构且内置安装有可反复多次充放电的电池组及与电池组电连的控制装置3,所述控制装置3与车把组件和设置有驱动装置的前轮组件2电性连接。所述斜管16一端安装有车座组件9且另一端与前轮车架8连接前轮组件2的一端铰接。所述后轮支架13的一端连接后轮组件15且另一端与前轮支架8靠近车把组件的一端嵌入式滑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8上靠近车把组件7的一端设置有与后轮组件15连接并限制后轮组件15滑动距离的限位槽10。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槽为仅设置一个开口的矩形槽,包括与后轮支架13滑动方向一致的左侧壁19、前侧壁、右侧壁20和后轮支架13滑到最上限位置接触的顶面、后轮支架13滑到下限位置接触的底面21;所述限位槽10的两个相对的左侧壁19、右侧壁20设置有结构相同且开口相对的滑槽11,后轮支架13与前轮支架8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辊12,滑辊两端分别伸入左侧壁19、右侧壁20的滑槽11中。所述滑辊12伸入滑槽11的端部为球形端面22。所述限位槽10顶面、底面21均设置对滑辊12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垫17。缓冲垫17使滑辊12与限位槽10顶面和限位槽20底面21的滑动过程减缓,减少电动自行车折叠和展开过程中,滑辊12对前轮支架8的摩擦和冲击。同时还可以起到电动自行车在使用过程的减震作用。如图2所示,电动自行车折叠时,后轮支架13一端连接的滑辊12沿前轮支架8上的滑槽11从与限位槽10底面接触滑动到限位槽10顶面接触。同时与后轮车架13中心铰接的斜管16绕转动轴24转动至斜管16与后轮支架13平行,完成电动自行车折叠。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折叠展开过程简单,易操作,折叠后电动自行车体积小,便于携带放置。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之处在于:后轮车架13配合斜管(16)设置有中空槽,所述滑辊12到达上限位置时,斜管13嵌套在后轮车架13的中空槽内,使电动自行车更为轻便,折叠时体积更小,便于方便携带。中空槽内还可以设有橡胶条以防止电动自行车折叠时用力过大,造成损伤。斜管16与后轮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组件和连接在车架组件上的车把组件(7)、车座组件(9)、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15)、脚踏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车把组件(7)、前轮组件(2)轴连接的前轮支架(8)以及呈“X”型铰接的斜管(16)、后轮支架(13);所述前轮支架连接前轮组件(2)的一端还连接有脚踏组件(4);所述前轮支架(1)为中空结构且内置安装有可反复多次充放电的电池组及与电池组电连的控制装置(3),所述控制装置(3)与车把组件和设置有驱动装置的前轮组件(2)电性连接;所述斜管(16)一端安装有车座组件(9)且另一端与前轮支架(8)连接前轮组件(2)的一端铰接;所述后轮支架(13)的一端连接后轮组件(15)且另一端与前轮支架(8)靠近车把组件的一端嵌入式滑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8)上靠近车把组件(7)的一端设置有与后轮组件(15)连接并限制后轮组件(15)滑动距离的限位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组件和连接在车架组件上的车把组件(7)、车座组件(9)、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15)、脚踏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车把组件(7)、前轮组件(2)轴连接的前轮支架(8)以及呈“X”型铰接的斜管(16)、后轮支架(13);所述前轮支架连接前轮组件(2)的一端还连接有脚踏组件(4);所述前轮支架(1)为中空结构且内置安装有可反复多次充放电的电池组及与电池组电连的控制装置(3),所述控制装置(3)与车把组件和设置有驱动装置的前轮组件(2)电性连接;所述斜管(16)一端安装有车座组件(9)且另一端与前轮支架(8)连接前轮组件(2)的一端铰接;所述后轮支架(13)的一端连接后轮组件(15)且另一端与前轮支架(8)靠近车把组件的一端嵌入式滑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8)上靠近车把组件(7)的一端设置有与后轮组件(15)连接并限制后轮组件(15)滑动距离的限位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X形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仅设置一个开口的矩形槽,包括与后轮支架(13)滑动方向一致的左侧壁(19)、前侧壁、右侧壁(20)和后轮支架(13)滑到最上限位置接触的顶面、后轮支架(13)滑到下限位置接触的底面(21);所述限位槽(10)的两个相对的左侧壁(19)、右侧壁(20)设置有结构相同且开口相对的滑槽(11),后轮支架(13)与前轮支架(8)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运强,贾学仪,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嘉和信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