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36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包括左横臂独立悬架、右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总成和副车架纵梁,在所述副车架纵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右横臂独立悬架相对应的左、右安装位,在所述副车架纵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车架的安装孔位,所述左横臂独立悬架与右横臂独立悬架的下部分别枢接在副车架纵梁的左、右安装位上,所述转向总成的中部设置在副车架纵梁上,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右横臂独立悬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出现转向回正、轮胎磨损的问题,安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确保了车身与前独立悬架的匹配精度,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An integrated modular front independent susp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
本技术涉及前独立悬架
,特别涉及到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
技术介绍
随着客车汽车技术的发展,全承载车身已经普及到整个客车领域,但是全承载在车身在匹配独立悬架过程中,独立悬架的安装精度难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导致整个车辆的四轮定位参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使得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转向回正、轮胎磨损等诸多缺陷;另一个,现有技术的前独立悬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且需要安装的零部件较多,在于车身匹配过程中存在装配过程较为繁琐,不但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难以确保前独立悬架与车身的匹配精度。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出现转向回正、轮胎磨损的问题,安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确保了车身与前独立悬架的匹配精度,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出现转向回正、轮胎磨损的问题,安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确保了车身与前独立悬架的匹配精度,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横臂独立悬架、右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总成和副车架纵梁,在所述副车架纵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右横臂独立悬架相对应的左、右安装位,在所述副车架纵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车架的安装孔位,所述左横臂独立悬架与右横臂独立悬架的下部分别枢接在副车架纵梁的左、右安装位上,所述转向总成的中部设置在副车架纵梁上,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右横臂独立悬架上。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横臂独立悬架均包括转向节、转向节支架、上横臂、下横臂和减震器,所述转向节通过转向节主销枢接在转向节支架上,在所述转向节上设有轮毂,所述上横臂的一端枢接在转向节支架的一端上,所述上横臂的另外两端枢接在车架上,所述下横臂的一端枢接在转向节支架的另一端上,所述下横臂的另外两端分别枢接在副车架纵梁的左、右安装位,所述减震器的下端枢接在转向节支架的中部上,所述减震器的上端设置在车架上。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总成包括左、右转向杆和中部转向杆,所述中部转向杆设置在副车架纵梁的中部上,所述左、右转向杆的一端分别枢接在中部转向杆的两端上,所述左、右转向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杆与转向节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出现转向回正、轮胎磨损的问题,安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确保了车身与前独立悬架的匹配精度,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包括左横臂独立悬架200、右横臂独立悬架300、转向总成400和副车架纵梁100。在副车架纵梁100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右横臂独立悬架200、300相对应的左、右安装位110、120,在副车架纵梁100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车架的安装孔位130、140,左横臂独立悬架200与右横臂独立悬架300的下部分别枢接在副车架纵梁100的左、右安装位110、120上。左、右横臂独立悬架200、300均包括转向节210、310、转向节支架220、320上横臂230、330、下横臂240、340和减震器250、350,转向节210、310通过转向节主销枢接在转向节支架220、320上,在转向节210、310上设有轮毂211、311,上横臂230、330的一端枢接在转向节支架220、320的一端上,上横臂230、330的另外两端枢接在车架上,下横臂240、340的一端枢接在转向节支架220、320的另一端上,下横臂240、340的另外两端分别枢接在副车架纵梁100的左、右安装位110、120,减震器250、350的下端枢接在转向节支架220、320的中部上,减震器250、350的上端设置在车架上。转向总成400的中部设置在副车架纵梁100上,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右横臂独立悬架200、300上。转向总成400包括左、右转向杆420、430和中部转向杆410,中部转向杆410设置在副车架纵梁100的中部上,左、右转向杆420、430的一端分别枢接在中部转向杆410的两端上,左、右转向杆420、430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杆440、450与转向节210、310相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出现转向回正、轮胎磨损的问题,安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确保了车身与前独立悬架的匹配精度,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横臂独立悬架、右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总成和副车架纵梁,在所述副车架纵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右横臂独立悬架相对应的左、右安装位,在所述副车架纵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车架的安装孔位,所述左横臂独立悬架与右横臂独立悬架的下部分别枢接在副车架纵梁的左、右安装位上,所述转向总成的中部设置在副车架纵梁上,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右横臂独立悬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横臂独立悬架、右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总成和副车架纵梁,在所述副车架纵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右横臂独立悬架相对应的左、右安装位,在所述副车架纵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车架的安装孔位,所述左横臂独立悬架与右横臂独立悬架的下部分别枢接在副车架纵梁的左、右安装位上,所述转向总成的中部设置在副车架纵梁上,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右横臂独立悬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模块式前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横臂独立悬架均包括转向节、转向节支架、上横臂、下横臂和减震器,所述转向节通过转向节主销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泽伟黄详胡小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