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493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架构件(10),具备:转矩杆安装部(24),其被设置于悬架构件主体(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车身安装部(26),其被设置于悬架构件主体(2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齿轮箱安装部(28),其被设置于悬架构件主体(20)的与转矩杆安装部(24)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车身安装部(26)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突条部(30),其被设置于悬架构件主体(20)的与齿轮箱安装部(28)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车身安装部(26)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架构件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设置有用于安装发动机转矩杆的安装托架的悬架构件(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137736号公报)。此外,还已知一种在将悬架构件向车身进行安装的安装位置处设置加强用突条,从而减小了在悬架构件上所产生的振动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1061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当发动机转矩杆所具有的由上下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共振频率(固有振动频率)与悬架构件所具有的由上下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共振频率(固有振动频率)接近时,在车辆行驶时可能会产生轰鸣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车辆行驶时的轰鸣声的产生的悬架构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悬架构件具备:转矩杆安装部,其被设置于悬架构件主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车身安装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齿轮箱安装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与所述转矩杆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所述车身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突条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与所述齿轮箱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所述车身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在具备转矩杆安装部的悬架构件上,在与齿轮箱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车身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设置有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突条部。因此,通过该突条部,从而抑制了悬架构件所具有的由上下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共振频率接近于发动机转矩杆所具有的由上下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共振频率的情况。由此,在车辆行驶时抑制了轰鸣声的产生。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中央部”也包括从准确的中央部起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少许偏离了的大致中央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悬架构件为,在第一方式的悬架构件中,所述突条部被设置于,距所述齿轮箱安装部比距所述车身安装部更近的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突条部被设置于距齿轮箱安装部比距车身安装部更近的位置处。因此,容易振动的齿轮箱安装部附近的刚性通过突条部而被提高,从而抑制了悬架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悬架构件为,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悬架构件中,具备稳定器安装部,所述稳定器安装部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与所述突条部相比靠车身前方侧处,并且设置有所述稳定器安装部的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前侧上表面与设置有所述齿轮箱安装部的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后侧上表面相比被形成于较低位置处,所述突条部以在剖视观察时包含所述前侧上表面与所述后侧上表面的边界部的方式而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突条部以在剖视观察时包含设置有稳定器安装部的前侧上表面与设置有齿轮箱安装部的后侧上表面的边界部的方式而设置。因此,容易振动的边界部的刚性通过突条部而被提高,从而抑制了悬架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能够抑制在车辆行驶产生轰鸣声的情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能够通过突条部来提高容易振动的齿轮箱安装部附近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悬架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能够通过突条部来提高容易振动的边界部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悬架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构件的立体图。图2为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构件的一部分放大而进行表示的立体图。图3为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构件的一部分放大而进行表示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的X-X线的向视剖视图。图5为图3中的Y-Y线的向视剖视图。图6A为夸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构件的振动状态的、图3中的Z-Z线向视剖视图。图6B为夸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构件的振动状态的、相当于图5的剖视图。图7A为夸大地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悬架构件的振动状态的、相当于图6A的剖视图。图7B为夸大地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悬架构件的振动状态的、相当于图6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在各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UP设为车身上方、将箭头标记FR设为车身前方、将箭头标记OUT设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未特别地进行标记而记载了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的情况下,设为表示车身上下方向的上下、车身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身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如图1所示,以悬挂的状态被支承于作为车身框架部件的左右一对的前侧梁(省略图示)上的悬架构件10,通过使上构件12与下构件14相接合而构成。而且,该悬架构件10具备以车辆宽度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悬架构件主体20。在悬架构件主体20(上构件12)的前壁22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转矩杆安装孔24,所述转矩杆安装孔24作为安装未图示的发动机转矩杆的后端部的转矩杆安装部。此外,虽然图示的转矩杆安装孔24被形成为以车辆宽度方向作为长径的大致椭圆形形状,但并不特别地限定于该形状。此外,悬架构件10一体地具有前臂部16和大致棱柱状的角部17,所述前臂部16从悬架构件主体2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前端部(前壁22的两端部)起,分别向车身前方侧以大致棱柱状而延伸,所述大致棱柱状的角部17从悬架构件主体2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两端部)起,分别向车身上方外侧延伸。各前臂部16的前端部分别经由未图示的支承部件而支承在前侧梁上,各角部17的上端部分别被直接安装于前侧梁上。另外,在图1~图3中,省略了车身左方侧的角部17的一部分。此外,悬架构件10一体地具有从悬架构件主体2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后端部起分别向车身后方侧突出的大致平板状的后部18。各后部18也分别直接被安装于前侧梁上。因此,在各后部18的车身后方侧端部上分别形成有作为对于前侧梁的车身安装部的圆形形状的车身安装孔26。也就是说,成为了如下的结构,即,通过使未图示的螺栓从车身下方侧插穿于各车身安装孔26中并与被设置在各前侧梁上的焊接螺母(省略图示)拧合,从而使各后部18被结合固定于各前侧梁上。由此,悬架构件10以悬挂的状态而被前侧梁所支承。此外,如图1~图3所示,在悬架构件主体20上,于与转矩杆安装孔24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各车身安装孔26(后部18)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悬架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架构件,具备:转矩杆安装部,其被设置于悬架构件主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车身安装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齿轮箱安装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与所述转矩杆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所述车身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突条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与所述齿轮箱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所述车身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1.27 JP 2014-2402701.一种悬架构件,具备:
转矩杆安装部,其被设置于悬架构件主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
车身安装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处;
齿轮箱安装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与所述转矩杆安装部相
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所述车身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
突条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悬架构件主体的与所述齿轮箱安装部相比靠车
辆宽度方向外侧、且与所述车身安装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并在车
身前后方向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构件,其中,
所述突条部被设置于,距所述齿轮箱安装部比距所述车身安装部更近的
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构件,其中,
具备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秀雄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