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片弹簧压合双湿式离合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40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有两个内外套装的并联湿式离合器C1和C2,所述湿式离合器C1和C2均包括有输入齿毂和输出齿毂,以及交错布置的对偶片和摩擦片,其特征是:在湿式离合器C1的最外层C1对偶片的外侧装有C1压盘,并配装有C1膜片弹簧和C1限位板以及C1离合器分离轴承,所述C1压盘上设有多个钩爪伸出C2输入齿毂外端面与C1膜片弹簧接触连接;在湿式离合器C2的最外层C2对偶片的外侧依次装有C2压盘、C2支承板、C2膜片弹簧、C2限位板以及C2离合器分离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双湿式离合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液压系统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适用于对现有双湿式离合器的改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片弹簧压合双湿式离合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改进技术,具体是一种膜片弹簧压合双湿式离合器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乘用车的加速性能、能耗、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一需求双离合器以其换挡动力传输无中断、油耗低、换挡迅捷等优点收到各大车企的青睐。目前的双离合器主要分为双干式离合器和双湿式离合器,现有的双干式离合器受变速箱空间影响大多结构紧凑操控系统简洁,但散热能力差,售后打滑烧蚀等问题频发;双湿式离合器虽然因其在变速箱油液中工作,离合器工作中的热量可随变速箱油液的循环而散发,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其使用寿命,然而其操作系统为液压电控系统,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液压系统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因而迫切的需要一款既能保留现有湿式离合器优点又能兼顾采用干式离合器简洁的操控系统的新型离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双湿式离合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液压系统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膜片弹簧压合双湿式离合器总成。本技术的设计思路是:综合双干式离合器简洁的操控系统和双湿式离合器散热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进行设计。本技术的具体设计方案是:针对现有双湿式离合器进行改进,它具有两个内外套装的并联湿式离合器C1和C2,所述湿式离合器C1包括有C1输入齿毂和C1输出齿毂,在C1输入齿毂上安装有n1片C1对偶片或m1片C1摩擦片,n1≥3,在C1输出齿毂上对应安装有m1片C1摩擦片或n1片C1对偶片,其中n1=m1+1;所述C1对偶片和C1摩擦片交错布置,所述湿式离合器C2包括有C2输入齿毂和C2输出齿毂,在C2输入齿毂上安装有n2片C2对偶片或m2片C2摩擦片,n2≥3,在C2输出齿毂上对应安装有m2片C2摩擦片或n2片C2对偶片,其中n2=m2+1;所述C2对偶片和C2摩擦片交错布置,其特征是:在湿式离合器C1的最外层C1对偶片的外侧装有C1压盘,并配装有C1膜片弹簧和C1限位板,所述C1压盘上设有多个钩爪伸出C2输入齿毂外端面与C1膜片弹簧接触连接,以保证C1膜片弹簧对C1压盘的施压或松开动作实现C1对偶片与C1摩擦片的贴合或分离,在C1膜片弹簧的外侧还安装有C1离合器分离轴承实现对C1膜片弹簧的中部施压动作;在湿式离合器C2的最外层C2对偶片的外侧依次装有C2压盘、C2支承板、C2膜片弹簧、C2限位板,所述C2压盘设有多个钩爪伸出C2支承板与C2膜片弹簧接触连接,以保证C2膜片弹簧对C2压盘的施压或松开动作实现C2对偶片与C2摩擦片的贴合或分离,并在C2膜片弹簧的外侧还安装有C2离合器分离轴承实现对C2膜片弹簧的中部施压动作。本技术中在C1输出齿毂与C1输入齿毂之间安装有C1轴承。本技术中在C1输出齿毂与C2输出齿毂之间安装有C2轴承。本技术中在C1压盘的外侧装有C1限位卡簧对C1压盘进行限位,并在C1限位板的外侧装有C1′限位卡簧对C1限位板进行限位。本技术中在C2限位板的外侧装有C2限位卡簧对C2限位板进行限位。本技术是对现有双湿式离合器的重大改进,它保留了现有双湿式离合器的湿式摩擦片与对偶片离合的基本结构,而去掉了双湿式离合器中驱动摩擦片与对偶片离合动作的液压驱动机构,具体去掉了现有双湿式离合器中的平衡活塞、弹簧包、供油芯轴芯套,并且能在汽车使用中取消为其供油的液压工作站;本技术中采用了离合器分离轴承、膜片弹簧及压盘,驱动摩擦片与对偶片离合,使离合器总成结构简化,同时能应用简洁的双干式离合器驱动装置(无需液压工作站)。本技术结构简化,制造成本成倍降低,工作效率高,不易烧损,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C1(C2)压盘结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视图。图中:1-C1对偶片,2-C1摩擦片,3-C1输入齿毂,4-C2对偶片,5-C2摩擦片,6-C1输出齿毂,7-C2输出齿毂,8-C1轴承,9-C2轴承,10-C1限位卡簧,11-C1压盘,12-C2输入齿毂,13-C2限位卡簧,14-C2膜片弹簧,15-C1膜片弹簧,16-C2支承板,17-C2压盘,18-C2限位板,19-C1限位板,20-C1离合器分离轴承,21-C2离合器分离轴承,22-C1′限位卡簧,23-钩爪。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具有两个内外套装的并联湿式离合器C1和C2,所述湿式离合器C1包括有C1输入齿毂3和C1输出齿毂6,在C1输入齿毂3上安装有4片C1对偶片1(或3片C1摩擦片2),在C1输出齿毂3上对应安装有3片C1摩擦片2(或4片C1对偶片1);所述C1对偶片1和C1摩擦片2交错布置(保持常态下有间隙),所述湿式离合器C2包括有C2输入齿毂12和C2输出齿毂7,在C2输入齿毂12上安装有5片C2对偶片4(或4片C2摩擦片5),在C2输出齿毂7上对应安装有4片C2摩擦片5(或5片C2对偶片4);所述C2对偶片4和C2摩擦片5交错布置(保持常态下有间隙),特别是:在湿式离合器C1的最外层C1对偶片1的外侧装有C1压盘11,并配装有C1膜片弹簧15和C1限位板19,所述C1压盘11(参见图2、3)上设有九个钩爪23伸出C2输入齿毂12外端面与C1膜片弹簧15接触连接,以保证C1膜片弹簧15对C1压盘11的施压或松开动作实现C1对偶片1与C1摩擦片2的贴合或分离,在C1膜片弹簧15的外侧还安装有C1离合器分离轴承20实现对C1膜片弹簧15的中部施压动作;在湿式离合器C2的最外层C2对偶片4的外侧依次装有C2压盘17、C2支承板16、C2膜片弹簧14、C2限位板18,所述C2压盘17(参见图2、3)上设有九个钩爪23伸出C2支承板16与C2膜片弹簧14接触连接,以保证C2膜片弹簧14对C2压盘17的施压或松开动作实现C2对偶片4与C2摩擦片5的贴合或分离,并在C2膜片弹簧14的外侧还安装有C2离合器分离轴承21实现对C2膜片弹簧14的中部施压动作。本实施例中在C1输出齿毂6与C1输入齿毂3之间安装有C1轴承8。本实施例中在C1输出齿毂6与C2输出齿毂7之间安装有C2轴承9。本实施例中在C1压盘11的外侧装有C1限位卡簧10对C1压盘11进行限位,并在C1限位板19的外侧装有C1′限位卡簧22对C1限位板19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在C2限位板18的外侧装有C2限位卡簧13对C2限位板18进行限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参见图1,(1)变速箱1、3、5挡工作时,离合器C1参与传递扭矩工作;变速箱2、4、6、R挡工作时,离合器C2参与传递扭矩工作;(2)C1/C2离合器工作方式:变速器各挡位主动齿轮按奇、偶数挡位分别与两根输入轴上设置的两个离合器C1、C2连接,离合器C1、C2交替传递动力以实现挡位切换。工作时,车辆先以某一挡位运行,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可以根据相关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即将进入工作的下一挡位,该挡位与另一个离合器相连且该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因此该挡位不传递动力,所以可以十分方便的控制换挡执行机构,预先换入这一挡位,当车辆运行状态达到换挡点时,只需要将正在工作的离合器分离,同时将另一个离合器接合,则使车辆以下一个挡位行驶。在换挡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不断地传递到车轮上,实现了无动力中断的动力换挡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膜片弹簧压合双湿式离合器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片弹簧压合双湿式离合器总成,具有两个内外套装的并联湿式离合器C1和C2,所述湿式离合器C1包括有C1输入齿毂和C1输出齿毂,在C1输入齿毂上安装有n1片C1对偶片或m1片C1摩擦片,n1≥3,在C1输出齿毂上对应安装有m1片C1摩擦片或n1片C1对偶片,其中n1=m1+1;所述C1对偶片和C1摩擦片交错布置,所述湿式离合器C2包括有C2输入齿毂和C2输出齿毂,在C2输入齿毂上安装有n2片C2对偶片或m2片C2摩擦片,n2≥3,在C2输出齿毂上对应安装有m2片C2摩擦片或n2片C2对偶片,其中n2=m2+1;所述C2对偶片和C2摩擦片交错布置,其特征是:在湿式离合器C1的最外层C1对偶片的外侧装有C1压盘,并配装有C1膜片弹簧和C1限位板,所述C1压盘上设有多个钩爪伸出C2输入齿毂外端面与C1膜片弹簧接触连接,以保证C1膜片弹簧对C1压盘的施压或松开动作实现C1对偶片与C1摩擦片的贴合或分离,在C1膜片弹簧的外侧还安装有C1离合器分离轴承实现对C1膜片弹簧的中部施压动作;在湿式离合器C2的最外层C2对偶片的外侧依次装有C2压盘、C2支承板、C2膜片弹簧、C2限位板,所述C2压盘设有多个钩爪伸出C2支承板与C2膜片弹簧接触连接,以保证C2膜片弹簧对C2压盘的施压或松开动作实现C2对偶片与C2摩擦片的贴合或分离,并在C2膜片弹簧的外侧还安装有C2离合器分离轴承实现对C2膜片弹簧的中部施压动作;在C1输出齿毂与C1输入齿毂之间安装有C1轴承;在C1输出齿毂与C2输出齿毂之间安装有C2轴承;并且C2输入齿毂与C1输入齿毂采用花键齿配合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片弹簧压合双湿式离合器总成,具有两个内外套装的并联湿式离合器C1和C2,所述湿式离合器C1包括有C1输入齿毂和C1输出齿毂,在C1输入齿毂上安装有n1片C1对偶片或m1片C1摩擦片,n1≥3,在C1输出齿毂上对应安装有m1片C1摩擦片或n1片C1对偶片,其中n1=m1+1;所述C1对偶片和C1摩擦片交错布置,所述湿式离合器C2包括有C2输入齿毂和C2输出齿毂,在C2输入齿毂上安装有n2片C2对偶片或m2片C2摩擦片,n2≥3,在C2输出齿毂上对应安装有m2片C2摩擦片或n2片C2对偶片,其中n2=m2+1;所述C2对偶片和C2摩擦片交错布置,其特征是:在湿式离合器C1的最外层C1对偶片的外侧装有C1压盘,并配装有C1膜片弹簧和C1限位板,所述C1压盘上设有多个钩爪伸出C2输入齿毂外端面与C1膜片弹簧接触连接,以保证C1膜片弹簧对C1压盘的施压或松开动作实现C1对偶片与C1摩擦片的贴合或分离,在C1膜片弹簧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