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通过在分离轴承内的输出轴上设有一圈扇叶,从动轮毂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导风槽,导风槽的一侧与扇叶相对,从动盘钢片和减震器盘之间的空间与导风槽的另一侧相连通,左摩擦片与飞轮相互接触的表面沿径向均开设有通风槽,右摩擦片与压盘相互接触的表面也均开设有通风槽,离合器外壳上与通风槽位置相对处均开设有出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扇叶旋转向离合器中吹风,通过导风槽,进入从动盘钢片和减震器盘之间的空间,再通过通风槽为摩擦片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片弹簧离合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
技术介绍
膜片弹簧离合器是用膜片弹簧代替了一般螺旋弹簧以及分离杆机构而做成的离合器,因为它布置在中央,所以也可算中央弹簧离合器。膜片弹簧是一个用薄弹簧钢板制成的带有一定锥度,中心部分开有许多均布径向槽的圆锥形弹簧片。膜片弹簧是碟形弹簧的一种,由碟簧部分和分离指部分组成。现有技术中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在离合器接触的时候,通过摩擦力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特别在加速和减速的时候由于飞轮和输出轴的转速不同,摩擦片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急剧上升,当温度过高时会影响摩擦片的摩擦系数,从而有可能降低的动力传递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自降温功能的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包括飞轮、离合器外壳、从动盘组件、压盘、输出轴、分离轴承,所述从动盘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从动轮毂,所述从动轮毂上安装有一减震弹簧支撑片,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减震弹簧安装口,所述减震弹簧安装口中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一侧设有减震器盘,其另一侧设有从动盘钢片,所述从动盘钢片上的波浪形弹簧钢片两侧连接有左、右摩擦片,所述左摩擦片与飞轮的位置相对,所述右摩擦片与压盘的位置相对,所述分离轴承内的输出轴上还设有一圈扇叶,所述从动轮毂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导风槽,所述导风槽的一侧与扇叶相对,所述从动盘钢片和减震器盘之间的空间与导风槽的另一侧相连通,所述左摩擦片与飞轮相互接触的表面沿径向均开设有通风槽,所述右摩擦片与压盘相互接触的表面也均开设有通风槽,所述离合器外壳上与所述通风槽位置相对处均开设有出风口。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弹簧推动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旋转的接触面为受力面,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的受力面处还设有扇片。进一步地,所述扇片由减震弹簧支撑片冲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从动盘钢片上与所述减震弹簧相对处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止挡片,且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止挡片沿所述从动盘钢片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止挡片上还连接有一导风板。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盘上与所述减震弹簧相对处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止挡片,且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止挡片沿所述减震器盘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止挡片上开设有通风口。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两侧均连接有一挡风板。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盘上与所述减震弹簧相对处还设有第三减震弹簧止挡片,且所述第三减震弹簧止挡片沿所述减震器盘径向向内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止挡片、第二减震弹簧止挡片、第三减震弹簧止挡片均为圆弧形,且与所述减震弹簧同心。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的形状为矩形,且所述挡风板安装于所述通风口两侧边上。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槽结构为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型通风槽倾斜设置,用于所述左摩擦片、右摩擦片、飞轮或压盘旋转时,空气从内部向外部流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输出轴上设有扇叶,在输出轴旋转的时候扇叶旋转向离合器中吹风,通过导风槽,进入从动盘钢片和减震器盘之间的空间,空气由轴向移动经过导风槽变为径向移动,经过摩擦片,由摩擦片、压盘、飞轮中的通风槽时为摩擦片、压盘和飞轮降温,最后从出风口流出,有效的实现了离合器在工作时自动为摩擦片部位的部件降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从动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沿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包括飞轮1、离合器外壳2、从动盘组件、压盘4、输出轴5、分离轴承6,从动盘组件包括套设于输出轴5上的从动轮毂7,从动轮毂7上安装有一减震弹簧支撑片8,减震弹簧支撑片8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减震弹簧安装口81,减震弹簧安装口81中设有减震弹簧14,减震弹簧支撑片8一侧设有减震器盘9,其另一侧设有从动盘钢片10,从动盘钢片10上的波浪形弹簧钢片11两侧连接有左、右摩擦片(12、13),左摩擦片12与飞轮1的位置相对,右摩擦片13与压盘4的位置相对,分离轴承6内的输出轴5上还设有一圈扇叶15,该扇叶可以直接与输出轴5一体话加工也可以另安装在输出轴5上,从动轮毂7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导风槽71,导风槽71的一侧与扇叶15相对,从动盘钢片10和减震器盘9之间的空间与导风槽71的另一侧相连通,左摩擦片12与飞轮1相互接触的表面沿径向均开设有通风槽16,右摩擦片13与压盘4相互接触的表面也均开设有通风槽16,离合器外壳2上与通风槽16位置相对处均开设有出风口21。通过在输出轴5上设有扇叶15,在输出轴5旋转的时候扇叶15旋转向离合器中吹风,通过导风槽71,进入从动盘钢片10和减震器盘9之间的空间,空气由轴向移动经过导风槽71变为径向移动,并且在导风槽71中的空气进过离心力甩出进一步将空气变位径向移动,空气经过摩擦片、压盘4、飞轮1中的通风槽16时为摩擦片、压盘4和飞轮1降温,最后从出风口21流出,有效的实现了离合器在工作时自动为摩擦片部位的部件降温。参阅图4、图5所示,减震弹簧14推动减震弹簧支撑片8旋转的接触面为受力面82,减震弹簧支撑片8的受力面82处还设有扇片83。在飞轮1和压盘4带动波浪形弹簧钢片11旋转时,摩擦片摩擦产生大量热,减震弹簧14压缩,受力面82处的扇片83从从动盘钢片10和减震器盘9之间的空间移动至减震弹簧安装口81处,减震弹簧支撑片8旋转时,扇片83从减震器盘9右侧吸入空气提高了从动盘钢片10和减震器盘9之间的空间空气的流量,当飞轮1、压盘4与波浪形弹簧钢片11旋转速度一致时,减震弹簧14受力较小,扇片83收缩至从动盘钢片10和减震器盘9之间的空间,不再为离合器吸风,减小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优选的,在减震弹簧安装口81上受力面82相对的另一面处也可以设置扇片83,用于在输出轴转速较高、飞轮1转速较低时,该另一面为受力面,该面从从动盘钢片10和减震器盘9之间伸出,向从动盘钢片10和减震器盘9之间空间吹风。该扇片83由减震弹簧支撑片8冲切而成,也可以安装于减震弹簧支撑片8上。最优的,从动盘钢片8上与减震弹簧14相对处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止挡片101,且第一减震弹簧止挡片101沿从动盘钢片8径向向外延伸,第一减震弹簧止挡片101上还连接有一导风板102。减震器盘9上与减震弹簧14相对处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止挡片91,且第二减震弹簧止挡片91沿减震器盘9径向向外延伸,第二减震弹簧止挡片91上开设有通风口92。通风口92两侧均连接有一挡风板93。减震器盘9上与减震弹簧14相对处还设有第三减震弹簧止挡片94,且第三减震弹簧止挡片94沿减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包括飞轮(1)、离合器外壳(2)、从动盘组件、压盘(4)、输出轴(5)、分离轴承(6),所述从动盘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输出轴(5)上的从动轮毂(7),所述从动轮毂(7)上安装有一减震弹簧支撑片(8),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8)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减震弹簧安装口(81),所述减震弹簧安装口(81)中设有减震弹簧(14),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8)一侧设有减震器盘(9),其另一侧设有从动盘钢片(10),所述从动盘钢片(10)上的波浪形弹簧钢片(11)两侧连接有左、右摩擦片(12、13),所述左摩擦片(12)与飞轮(1)的位置相对,所述右摩擦片(13)与压盘(4)的位置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轴承(6)内的输出轴(5)上还设有一圈扇叶(15),所述从动轮毂(7)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导风槽(71),所述导风槽(71)的一侧与扇叶(15)相对,所述从动盘钢片(10)和减震器盘(9)之间的空间与导风槽(71)的另一侧相连通,所述左摩擦片(12)与飞轮(1)相互接触的表面沿径向均开设有通风槽(16),所述右摩擦片(13)与压盘(4)相互接触的表面也均开设有通风槽(16),所述离合器外壳(2)上与所述通风槽(16)位置相对处均开设有出风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包括飞轮(1)、离合器外壳(2)、从动盘组件、压盘(4)、输出轴(5)、分离轴承(6),所述从动盘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输出轴(5)上的从动轮毂(7),所述从动轮毂(7)上安装有一减震弹簧支撑片(8),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8)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减震弹簧安装口(81),所述减震弹簧安装口(81)中设有减震弹簧(14),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8)一侧设有减震器盘(9),其另一侧设有从动盘钢片(10),所述从动盘钢片(10)上的波浪形弹簧钢片(11)两侧连接有左、右摩擦片(12、13),所述左摩擦片(12)与飞轮(1)的位置相对,所述右摩擦片(13)与压盘(4)的位置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轴承(6)内的输出轴(5)上还设有一圈扇叶(15),所述从动轮毂(7)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导风槽(71),所述导风槽(71)的一侧与扇叶(15)相对,所述从动盘钢片(10)和减震器盘(9)之间的空间与导风槽(71)的另一侧相连通,所述左摩擦片(12)与飞轮(1)相互接触的表面沿径向均开设有通风槽(16),所述右摩擦片(13)与压盘(4)相互接触的表面也均开设有通风槽(16),所述离合器外壳(2)上与所述通风槽(16)位置相对处均开设有出风口(21);所述减震弹簧(14)推动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8)旋转的接触面为受力面(82),所述减震弹簧支撑片(8)的受力面(82)处还设有扇片(8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降温膜片弹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片(83)由减震弹簧支撑片(8)冲切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降温膜片弹簧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派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