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31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拱形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两端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及通孔。设置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能增强护舷的结构强度,护舷使用寿命长,设置的通孔使得本体与第一钢板之间连接牢固,不易分层,减震效果好。

A fe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nder, and the main poin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o include the arched body, and the first two steel plates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two ends of the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holes and through holes are even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steel plate. The first steel plate and the second steel plate can enhanc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fender,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ender is long. The through-hole is set to mak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first steel plate firm, and it is not easy to be layered, and the damping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舷
本技术涉及船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舷。
技术介绍
船舶在靠、离码头时,庞大的船体会碰撞码头,产生相当大的撞击力,船舶在系泊于码头时,由于风、浪、流的作用及水位变化的影响,船舶会对码头发生碰撞、挤靠、摩擦、产生相当复杂、持续时间相当长的三维作用力,以上这些作用于码头的力,常常会对码头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对船舶也带来损害,故选取合适的防冲设施,吸收船舶的动能,减少船舶与码头间的作用力,对于保护码头及船舶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公告号为CN2025592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内埋钢板的拱形橡胶护舷装置,包括拱形护舷本体,在拱形护舷本体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但是设置的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在实际的使用中长时间的受到碰撞、挤靠的作用时,由于橡胶与金属之间粘接性能不好,可能会发生分层的现象,分层的护舷本体底部的两端会给护舷的减震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舷,该护舷不易出现钢板与橡胶的分层现象,减震效果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护舷,包括拱形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两端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及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通孔能够在注塑时橡胶流入通孔内实现第一钢板上表面与第一钢板下表面之间的橡胶的连接,如此就能够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撞击时出现的橡胶与第一钢板的分层现象,则护舷在使用时减震效果优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包括有相连通的靠近第一钢板上表面的正圆台段及靠近第一钢板下表面的倒圆台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孔设置为两个相连通的圆台的结构既能够使得橡胶透过,又能使得在通孔中的橡胶的结构强度比较高不易发生断裂,在使用时即使通孔中的橡胶发生断裂,断裂的橡胶不易被拉出通孔,所以护舷的使用效果仍然比较优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钢板的厚度为14~24m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钢板的厚度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增强护舷的结构强度,另一方便能够保证减震的效果优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顶端内部设置有第二钢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钢板能够同样增强本体的结构强度,在本体受到压力时,顶部受压较大,设置的第二钢板能够分担一部分的力,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少底部两侧受到的压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钢板的上下表面设置的凹槽能使得橡胶与第二钢板的粘结力更强,在使用时不易出现分层现象,使用效果优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钢板的厚度为20~40m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顶部会首先感应到压力等,所以设置的第二钢板厚度在该范围内能够承受更强的作用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顶部粘结有塑料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能够减少船舶与橡胶之间的摩擦力,护舷的使用寿命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塑料板的表面涂覆有碳化硅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碳化硅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使塑料板不宜磨损,使用持久。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设置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能增强护舷的结构强度,护舷使用寿命长;2、设置的通孔使得本体与第一钢板之间连接牢固,不易分层,减震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的第一钢板结构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的第二钢板结构图。附图标记:1、本体;2、第一钢板;21、安装孔;22、通孔;221、正圆台段;222、倒圆台段;3、第二钢板;31、凹槽;4、塑料板;41、碳化硅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护舷,如图1和2所示,包括有拱形的本体1,在本体1底部的两端内预埋有第一钢板2,在第一钢板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1及通孔22,安装孔21的设置是用于将护舷安装固定在码头等位置时供固定件穿过,图3和4中通孔22包括有相连通且同轴的靠近第一钢板2上表面的正圆台段221和靠近第一钢板2下表面的倒圆台段222。如图3和5所示,在本体1的顶端内部预埋有第二钢板3,在第二钢板3上设置有凹槽31,凹槽31可以设置为倒T形,图1和3中所示,在本体1顶部的上方还设置有塑料板4,塑料板4上表面涂覆有碳化硅层41。在对该护舷进行加工时,将内埋的第一钢板2的厚度选择在14~24mm,第二钢板3的厚度选择在20~40mm,首先对第一钢板2和第二钢板3进行打磨处理,然后表面刷涂粘合剂和胶浆,外表面包裹橡胶,将包裹好橡胶的第一钢板2和第二钢板3放入模具内,同时对塑料板4的表面经除油、垢后放入至包裹了橡胶的第二钢板3的上方,合模,将模具置于冷喂料注胶机出料口处,注胶,待注胶注满后,放入硫化罐硫化,硫化后,卸模,产品经修整后入库,其中在加工的过程中橡胶会贯穿安装孔21且包覆在安装孔21的边沿,同时橡胶还会贯穿通孔22将第一钢板2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橡胶连接,而第二钢板3上的凹槽31中也会填充橡胶,整体的粘结强度高,同时在注塑的过程中塑料板4也会黏在本体1的顶部,然后护舷入库后在塑料板4的上表面刷涂一层碳化硅层41,增加耐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护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舷,包括拱形的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的底部两端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钢板(2),所述第一钢板(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1)及通孔(22) ,所述通孔(22)包括有相连通的靠近第一钢板(2)上表面的正圆台段(221)及靠近第一钢板(2)下表面的倒圆台段(2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舷,包括拱形的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本体(1)的底部两端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钢板(2),所述第一钢板(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1)及通孔(22),所述通孔(22)包括有相连通的靠近第一钢板(2)上表面的正圆台段(221)及靠近第一钢板(2)下表面的倒圆台段(2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钢板(2)的厚度为14~2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舷,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吴江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航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