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05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处贯穿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下模与第一凹槽相对处贯穿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扣合形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内部设置有成型杆,所述成型杆的端部上贯穿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与成型腔连通,该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具有成型率较高,使用寿命长,使用较为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的优势。

A mol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fe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nder mol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proposal comprises an upper mould and a lower mould, the upper mold is arranged through the first groove, the lower die and the relative penetration of the firs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grooves,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groove fastener the molding cavity, the molding cavit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olding rod, the end part of the molding rod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third is arranged, the third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for molding, the mold for the production of fender has high molding efficiency, long service life, the use of more convenient, fast,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advantage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胚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目前,市场上的鼓型护舷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形的主体24,主体24的两端上固体连接有防冲板25,防冲板25为圆柱形且防冲板25与主体24呈同轴心线设置,主体24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26,防冲板25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7,第二通孔27的孔径与第一通孔26的孔径相同,且第二通孔27与第一通孔26相连通;在使用模具生产护舷时,需要往模具内部填充较多的橡胶块,以保证之后生产出来的橡胶护舷内部不易产生气泡,不过这样在将模具内部的橡胶块熔化时,模具内部的橡胶较多,使得模具内部的压力较大,这样容易出现上模1与下模2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分离的情况,降低了该模具的成型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其具有成型率较高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处贯穿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下模与第一凹槽相对处贯穿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扣合形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内部设置有成型杆,所述成型杆的端部上贯穿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与成型腔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模具生产护舷时,首先将成型杆安装到成型腔内部,然后再将橡胶块放置到成型腔与成型杆之间的间隙中,之后对模具进行加热,使得模具内部的橡胶熔化且将成型腔与成型杆之间的间隙填充满;此时若模具内部的橡胶过多,多余的橡胶会从第三通孔中溢出,这样在对护舷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上模与下模之间不易出现因压力过大而相互分离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模具的成型率以及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成型杆的端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挡料板,且挡料板沿着成型杆的径向方向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多余的橡胶从第三通孔中溢出时,橡胶流至挡料板上,且由于挡料板的阻挡,橡胶不易出现直接落至地面上的情况,也就是说这样设置的挡料板对橡胶起到一定收集的作用,使得对多余橡胶的回收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且这样设置的挡料板在橡胶成型之后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使得成型的橡胶能够更快冷却成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模具的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成型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遮挡环,所述第一遮挡环与挡料板远离成型杆轴心线的端部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遮挡环与挡料板相连,这样挡料板与第一遮挡环之间形成空腔,且能够收集更多的橡胶,保证在使用该模具对护舷进行生产时,从第三通孔中溢出的橡胶不易直接落在地面上,使得橡胶的收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成型杆包括直杆、设置在直杆端面上的连接柱、套接在连接柱上且用于将成型腔腔口封盖的挡板,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用于将挡板压紧连接在直杆上的限定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护舷生产完成且需要将护舷取出时,首先控制上模与下模完全分离,然后将连接柱上的限定件取下,之后控制挡板向着远离直杆一侧移动,直至挡板与连接柱完全分离,然后对直杆施加以拉力,使得直杆与生产完成的护舷相互分离;这样设置的成型杆使得护舷的取出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限定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柱上的环槽、设置在环槽内部且用于与挡板抵接的卡环、设置在卡环上且用于对卡环的内圈大小进行调整的调节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该模具生产护舷时,首先将挡板放置到连接柱上,之后将卡环套接到连接柱上,并控制卡环向着直杆一侧移动,直至卡环与直杆的端面抵接,之后通过调节件对卡环的内圈尺寸进行调节,使得卡环的尺寸减小,直至卡环与环槽的槽底抵接,此时挡板被压紧连接在直杆上;这样设置的限定件结构简单,使用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环槽底部设置有压紧槽,所述压紧槽的槽口宽度向着连接柱轴心线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卡环上设置有用于与压紧槽内槽壁抵接的倾斜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调节件使得卡环的内圈尺寸变小时,卡环上的倾斜面与压紧槽的内槽壁抵接;在卡环内圈尺寸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卡环逐渐向着连接柱的轴心线一侧移动,且卡环对挡板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加,使得挡板与直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在卡环上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贯穿连接在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上且与第一连接块抵接的螺柱、设置在螺柱上且用于与第二连接块抵接的螺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控制卡环的内圈尺寸减小时,只需要将螺柱上的螺母旋紧,此时螺母对第二连接块施加以压力,且驱动第一连接块向着第二连接块一侧移动,在这一过程中,卡环的内圈尺寸之间减小;这样设置的调节件结构简单,使用过程较为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遮挡环,所述第二遮挡环位于第一遮挡环以及连接柱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遮挡板与连接柱之间设置有第二遮挡板,这样在使用该模具对护舷进行生产时,从第三通孔中溢出的橡胶不易落至限定件处,这样限定件不易因橡胶凝固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模具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具有成型率较高,使用寿命长,使用较为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护舷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护舷的外形结构;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中各部分连接情况;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上模;2、下模;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成型腔;6、成型杆;7、第三通孔;8、挡料板;9、第一遮挡环;10、直杆;11、连接柱;12、挡板;13、限定件;14、环槽;15、卡环;16、调节件;17、压紧槽;18、倾斜面;19、第一连接块;20、第二连接块;21、螺柱;22、螺母;23、第二遮挡环;24、主体;25、防冲板;26、第一通孔;27、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如图2、图4所示,包括上模1以及与上模1扣合的下模2,上模1与下模2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横向贯穿于上模1;下模2与第一凹槽3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4,第二凹槽4横向贯穿于下模2,且第二凹槽4与第一凹槽3扣合形成成型腔5,成型腔5内部设置有成型杆6,在需要使用该模具对护舷进行生产时,首先将成型杆6放置到第二凹槽4内部,且成型杆6的外侧壁与第二凹槽4的内槽壁抵接,之后将橡胶块放入,然后将上模1扣合到下模2上,且第一凹槽3的内槽壁与成型杆6的外侧壁抵接,之后还是对该模具加热,使得模具内部的橡胶块熔化并将成型腔5与成型杆6之间的间隙填满。如图3、图4所示,成型杆6包括直杆10,直杆10为圆柱形且直杆10的直径小于成型腔5的直径;直杆10的两端上均设置有连接柱11,连接柱11为圆柱形,连接柱11的直径小于直杆10的直径,且连接柱11与直杆10呈同轴心线设置;连接柱11上套接有挡板12,且挡板12与连接柱11呈同轴心线设置,挡板12的外侧壁与成型腔5的内腔壁抵接;挡板1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7,第三通孔7贯穿于挡板12且与成型腔5连通;连接柱11上还设置有限定件13,限定件13用于与挡板12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包括上模(1)以及下模(2),所述上模(1)处贯穿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下模(2)与第一凹槽(3)相对处贯穿设置有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扣合形成成型腔(5),其特征是:所述成型腔(5)内部设置有成型杆(6),所述成型杆(6)的端部上贯穿设置有第三通孔(7),所述第三通孔(7)用于与成型腔(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包括上模(1)以及下模(2),所述上模(1)处贯穿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下模(2)与第一凹槽(3)相对处贯穿设置有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3)与第二凹槽(4)扣合形成成型腔(5),其特征是:所述成型腔(5)内部设置有成型杆(6),所述成型杆(6)的端部上贯穿设置有第三通孔(7),所述第三通孔(7)用于与成型腔(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成型杆(6)的端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挡料板(8),且挡料板(8)沿着成型杆(6)的径向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成型杆(6)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遮挡环(9),所述第一遮挡环(9)与挡料板(8)远离成型杆(6)轴心线的端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护舷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成型杆(6)包括直杆(10)、设置在直杆(10)端面上的连接柱(11)、套接在连接柱(11)上且用于将成型腔(5)腔口封盖的挡板(12),所述连接柱(11)上设置有用于将挡板(12)压紧连接在直杆(10)上的限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吴江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航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