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1432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一临时载板;步骤二、在临时载板上贴装核心转接板;步骤三、在核心转接板正面贴装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第一被动元件和第一3D导电部件;步骤四、塑封作业;步骤五、机械研磨露出第一3D导电部件并移除临时载板;步骤六、核心转接板背面贴装芯片、第二被动元件和第二3D导电部件;步骤七、塑封,植球作业;步骤八、下一步封装制程或者切割成单颗产品,完成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用预制的窄中心距3D导电部件成为堆叠封装的支撑结构,可以降低封装模组的尺寸高度,提高封装模组的高频性能以及高度设计和翘曲控制的灵活性。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package structure of double sided SiP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three-dimensional packaging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ouble-sided SiP,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one, take a temporary board; step two, the temporary load board mount core switching board; step three, the core switching board front mount fanout type wafer level package structure, the first passive the 3D element and the first conductive member; step four, plastic operation; step five, mechanical polishing exposing the first conductive part 3D and remove the temporary board; step six, core switching board back mount chip, second passive components and second 3D conductive parts; step seven, plastic ball, homework; step eight, the next step packaging process or cut into a single product, complete the test. The invention can use prefabricated narrow center distance 3D conductive parts to become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stacked packaging, which can reduce the size and height of the packaging module, improve the high-frequency performance of the packaging module, and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high design and warpag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属于半导体封装

技术介绍
根据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变得微型化并且越来越轻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用于实现与单个封装相同或不同的半导体芯片的多芯片封装技术得到增强。与半导体芯片所实现的封装相比,多芯片封装就封装大小或重量以及安装过程而言是有利的,具体地讲,多芯片封装主要应用于要求微型化和减重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在这些多芯片封装中,封装基板堆叠在另一个封装基板上的层叠型封装被称为堆叠封装(packageonpackage,以下称为“PoP”)。由于随着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封装的容量已变得更高,厚度变得更薄并且尺寸变得更小,堆叠的芯片数量最近已经增大。常规的层叠封装采用焊料球印刷工艺和回流工艺,问题在于,当增大焊料球的尺寸或高度以便增大封装之间的距离时,焊料球会产生开裂或破碎。另外随着封装制程中的高密度线路、多种封装材料的使用、以及各种芯片以及功能器件的使用,使得整个封装体很复杂,各种材质的搭配不易平衡,容易导致整体的翘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它能够使用预制的窄中心距3D导电部件成为堆叠封装的支撑结构,模组中使用薄型晶圆级封装和其他器件的组合,可以降低封装模组的尺寸高度,提高封装模组的高频性能以及高度设计和翘曲控制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一临时载板;步骤二、在临时载板上贴装核心转接板;步骤三、在核心转接板正面贴装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第一被动元件和第一3D导电部件,第一3D导电部件布置于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和第一被动元件的外围;步骤四、核心转接板正面进行塑封作业;步骤五、机械研磨露出第一3D导电部件并移除临时载板;步骤六、核心转接板背面贴装芯片、第二被动元件和第二3D导电部件,第二3D导电部件布置于芯片和第二被动元件的外围;步骤七、核心转接板正面进行塑封,植球作业;步骤八、下一步封装制程或者整体进行切割成单颗产品,完成测试。步骤一中的临时载板使用硅或者玻璃晶圆/板材。步骤一中的脱膜层使用树脂类薄膜或者惰性材料层或者多层惰性金属层。树脂类薄膜采用HD3000系列;惰性材料层采用SiO2或SiN;多层惰性金属层采用Cu/Ti或Cu/NiV/Ti。步骤二中的核心转接板是由晶圆级或板级制作而成的多层线路板,厚度<100um,细间距≤15um。步骤三中的第一3D导电部件和步骤六中的第二3D导电部件均可连接在一起贴装或单独贴装。贴装方式采用焊锡膏、点助焊剂或导电/不导电胶的方式。步骤五中移除临时载板使用激光扫描、机械研磨或者化学蚀刻的方式。步骤五中的机械研磨在移除临时载板前进行或在移除临时载板后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封装模组中使用晶圆级或者面板级制作的重布线核心转接板以及内部使用的晶圆级封装结构可以降低整体封装模组的高度和尺寸;2、主芯片、其他芯片(如MEMS、控制芯片、集成无源器件)采用晶圆级封装结构,使用低损耗的绝缘材料,可以提高高频性能;另外晶圆级封装结构可以单独另外制作,可以在测试合格之后应用于本模组封装中,可防止多芯片单独植入SiP模组却在最终测试不合格,可以减少芯片损失,且保证最终产品的高良率;3、可以提高整体封装模组的高度设计的灵活性和翘曲控制的稳定性:上下部分的3D导电部件是预制单独设计的,可以有全金属柱和金属柱中填充树脂的组合,或金属平行侧壁中填充复合材料的组合;具有灵活的CTE设计可以来控制整体结构的翘曲,其高度设计也可以进行灵活的设计;扇出型晶圆级封装也可以通过调整塑封的厚度和凸块设计的高度来调整翘曲度。同时金属平行侧壁中填充复合材料的组合可以提供高深度/间距比的3D低成本导电部件。附图说明图1~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参见图1,取一临时载板,并在临时载板正面贴上一层脱膜层;临时载板使用硅或者玻璃晶圆/板材,脱膜层使用树脂类薄膜如HD3000系列,或者惰性材料层如SiO2、SiN,或者多层惰性金属层Cu/Ti或Cu/NiV/Ti等;步骤二、参见图2,在临时载板上的脱膜层上贴装核心转接板,或逐层沉积/涂胶/贴膜与薄膜电路成型连接从而形成多层堆叠薄膜电路;核心转接板是由晶圆级或板级制作而成的多层线路板,厚度<100um,细间距≤15um,至少两层的线路层,介电层材料相同或者外层使用低CTE(热膨胀系数)、高杨氏模量(E)的材料,内层用高CTE(热膨胀系数)、低杨氏模量(E)的材料,以便控制翘曲度和界面分层,所有的介电层有低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步骤三、参见图3,在核心转接板正面贴装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第一被动元件和第一3D导电部件,第一3D导电部件布置于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和第一被动元件的外围;第一3D导电部件可连接在一起或单独贴装;贴装方式可采用焊锡膏、点助焊剂、导电/不导电胶等方式;高价值的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可经过检测合格后进行贴装,保证产品良率;第一3D导电部件可以连接相邻的两个相同或者不同线路设计的单元;第一3D导电部件可采用两层或多层线路的PCB板、两层线路的MIS板或其他相似的技术;步骤四、参见图4,核心转接板正面进行塑封作业;步骤五、参见图5,机械研磨露出第一3D导电部件并移除临时载板;机械研磨可在移除临时载板前进行,也可在移除临时载板后进行;移除临时载板可使用激光扫描、机械研磨或者化学蚀刻的方式;步骤六、参见图6,核心转接板背面贴装芯片、第二被动元件和第二3D导电部件,第二3D导电部件布置于芯片和第二被动元件的外围;价值高的芯片可在最后贴装,贴装芯片期间可以进行OS(开短路)检测,以避免高价值芯片的损失;第二3D导电部件可连接在一起或单独贴装;步骤七、参见图7,核心转接板正面进行塑封,植球作业;步骤八、参见图8,下一步封装制程或者整体进行切割成单颗产品,完成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一临时载板;步骤二、在临时载板上贴装核心转接板;步骤三、在核心转接板正面贴装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第一被动元件和第一3D导电部件,第一3D导电部件布置于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和第一被动元件的外围;步骤四、核心转接板正面进行塑封作业;步骤五、机械研磨露出第一3D导电部件并移除临时载板;步骤六、核心转接板背面贴装芯片、第二被动元件和第二3D导电部件,第二3D导电部件布置于芯片和第二被动元件的外围;步骤七、核心转接板正面进行塑封,植球作业;步骤八、下一步封装制程或者整体进行切割成单颗产品,完成测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一临时载板;步骤二、在临时载板上贴装核心转接板;步骤三、在核心转接板正面贴装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第一被动元件和第一3D导电部件,第一3D导电部件布置于扇出型晶圆级封装结构和第一被动元件的外围;步骤四、核心转接板正面进行塑封作业;步骤五、机械研磨露出第一3D导电部件并移除临时载板;步骤六、核心转接板背面贴装芯片、第二被动元件和第二3D导电部件,第二3D导电部件布置于芯片和第二被动元件的外围;步骤七、核心转接板正面进行塑封,植球作业;步骤八、下一步封装制程或者整体进行切割成单颗产品,完成测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临时载板使用硅或者玻璃晶圆/板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SiP的三维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脱膜层使用树脂类薄膜或者惰性材料层或者多层惰性金属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SiP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耀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