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防撞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76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机器人防撞板结构,防撞软胶条包胶于塑料防撞基板前侧的凹陷部内;塑料防撞基板前侧的凹陷部内各定位柱分别插入各定位通孔内,凹陷部内各定位凸块分别插入各定位槽内,防撞软胶条的后侧定位凸条与防撞软胶条贴合;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上侧面与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下侧面相互贴合,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上侧面设有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槽多个,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下侧面设有与各连接槽位置对应且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块多个,各连接块分别插入于各连接槽内进行定位连接。其结构紧凑可靠,防撞软胶条与防撞塑料基板的结合牢固可靠,在生产过程中软胶采用包胶模具进行包胶于塑料防撞基板上,仅需一人即可实现大批量生产。

Robot collision avoidance plate structure

A robot anti-collision plat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ft plastic bag, anti-collision on the plastic substrate front anti-collision concave part; the positioning column concave part plastic substrate in front collision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to the positioning hole, the concave part the positioning convex block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to each locating slot, soft collision the rear side of the locating convex strips and anti-collision strap fitting; positioning plastic substrate positioning on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on the soft side of lower side are mutually jointed, positioning the substrate on the plastic bump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section is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ladder shape, positioning strap on a collision with side with the connecting groov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block and cross section is ladder shaped, each connecting block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 the connecting groove for positioning connection. The structure is compact and reliable, with a soft collision avoidance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of the plastic substrate is firm and reliabl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soft plastic bags on the plastic substrate anti-collision package of plastic mold, only one person can achieve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防撞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撞板的结构
,尤其是机器人防撞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防撞板,是先用模具生产出防撞板,再通过人工用胶水之类把软胶条黏贴在防撞板上,这样机器人在多次与物体碰撞时,软胶在多次碰撞后,会从防撞板上脱落,一旦软胶条从防撞板上脱落,防撞板就不起防撞作用,导致机器人容易被损坏,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降低,而且防撞板与软胶条为人工粘贴结合,使得人工成本较高;因此,有鉴于常见的先前技术有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针对前述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降低人工成本、提升防撞板使用性能和生产效率的机器人防撞板结构。本技术所设计的机器人防撞板结构,包括半圆弧形状的塑料防撞基板和包胶于塑料防撞基板前侧的凹陷部内且呈半圆弧形状的防撞软胶条;塑料防撞基板前侧的凹陷部内设有定位通孔多个、定位凸块多个和用于卡位的定位凸条,且定位凸条位于各定位凸块的下方,防撞软胶条的后侧设有与各定位通孔位置对应的定位柱多个、与各定位凸块位置块对应的定位槽多个,且各定位柱分别插入各定位通孔内,各定位凸块分别插入各定位槽内,定位凸条的上侧面与防撞软胶条的下侧面贴合;塑料防撞基板的上沿后侧边和防撞软胶条的上沿后侧边均延伸有定位条,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上侧面与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下侧面相互贴合,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上侧面设有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槽多个,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下侧面设有与各连接槽位置对应且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块多个,各连接块分别插入于各连接槽内进行定位连接。进一步优选,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后侧上沿边向上延伸有连接凸条,连接凸条的前侧面设有通槽,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左右两侧边向上延伸有限位块一,且连接凸条的侧边与限位块一之间构成嵌槽;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后侧设有卡位槽和位于卡位槽左右两侧边的卡位块,卡位槽内设有与通槽位置对应的卡位条;连接凸条嵌入于卡位槽内,卡位条插入通槽内,卡位块插入嵌槽内,两限位块一分别与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两侧边贴合定位。进一步优选,卡位槽内还设有卡位凸块;连接凸条上设有与卡位凸块位置对应的卡位孔;卡位凸块插入于卡位孔内;卡位凸块的下侧面设有截面呈梯形状的固定块;卡位孔内的下侧面通过两间隔设置的凸起构成有截面呈梯形状的固定槽,固定块嵌入固定于固定槽内。进一步优选,塑料防撞基板的后侧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进一步优选,塑料防撞基板前侧的凹陷部左右两侧边设有限位块二,且两限位块二分别与防撞软胶条的两侧边贴合限位。本技术所设计的机器人防撞板结构,其结构紧凑可靠,在机器人与物体多次碰撞后不会发生软胶条脱落的现象,从而有效的保护了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提升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软胶条采用包胶模具的包胶工艺进行包胶于塑料防撞基板上,仅需一人即可实现大批量生产,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的塑料防撞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实施例1的塑料防撞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实施例1的塑料防撞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实施例1的防撞软胶条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实施例1的防撞软胶条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机器人防撞板结构,包括半圆弧形状的塑料防撞基板1和包胶于塑料防撞基板1前侧的凹陷部11内且呈半圆弧形状的防撞软胶条2;塑料防撞基板1前侧的凹陷部11内设有定位通孔112多个、定位凸块111多个和用于卡位的定位凸条113,且定位凸条113位于各定位凸块111的下方,防撞软胶条2的后侧设有与各定位通孔112位置对应的定位柱24多个、与各定位凸块111位置块对应的定位槽23多个,且各定位柱24分别插入各定位通孔112内,各定位凸块111分别插入各定位槽23内,定位凸条113的上侧面与防撞软胶条2的下侧面贴合;塑料防撞基板1的上沿后侧边和防撞软胶条2的上沿后侧边均延伸有定位条3,塑料防撞基板1上的定位条3上侧面与防撞软胶条2上的定位条3下侧面相互贴合,塑料防撞基板1上的定位条3上侧面设有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槽121多个,防撞软胶条2上的定位条3下侧面设有与各连接槽121位置对应且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块211多个,各连接块211分别插入于各连接槽121内进行定位连接。其结构紧凑可靠,在机器人与物体多次碰撞后不会发生软胶条脱落的现象,从而有效的保护了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提升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防撞软胶条2采用包胶模具的包胶工艺进行包胶于塑料防撞基板1上,仅需一人即可实现大批量生产,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本实施例中,塑料防撞基板1上的定位条3后侧上沿边向上延伸有连接凸条122,连接凸条122的前侧面设有通槽124,塑料防撞基板1上的定位条3左右两侧边向上延伸有限位块一15,且连接凸条122的侧边与限位块一15之间构成嵌槽123;防撞软胶条2上的定位条3后侧设有卡位槽22和位于卡位槽22左右两侧边的卡位块222,卡位槽22内设有与通槽124位置对应的卡位条221;连接凸条122嵌入于卡位槽22内,卡位条221插入通槽124内,卡位块222插入嵌槽123内,两限位块一15分别与防撞软胶条2上的定位条3两侧边贴合定位。其结构使得塑料防撞基板1与防撞软胶条2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使得机器人防撞板的使用性能更佳,更进一步实现防止在使用时防撞软胶条脱落的现象发生,使得使用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卡位槽22内还设有卡位凸块223;连接凸条122上设有与卡位凸块223位置对应的卡位孔114;卡位凸块223插入于卡位孔114内;卡位凸块223的下侧面设有截面呈梯形状的固定块224;卡位孔114内的下侧面通过两间隔设置的凸起构成有截面呈梯形状的固定槽115,固定块224嵌入固定于固定槽115内。其结构使得结构更具紧凑性能,提升塑料防撞基板1与防撞软胶条2结合的牢固性,使得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可靠。本实施例中,塑料防撞基板1的后侧设有连接板14,且连接板14上设有连接孔141。其结构的连接板14通过连接孔141与机器人进行连接固定,使得连接固定较为方便可靠,固定后更加牢固。本实施例中,塑料防撞基板1前侧的凹陷部11左右两侧边设有限位块二13,且两限位块二13分别与防撞软胶条2的两侧边贴合限位。其结构使得对防撞软胶条2的定位固定牢固可靠,提升固定性能和牢固性能。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器人防撞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防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弧形状的塑料防撞基板和包胶于塑料防撞基板前侧的凹陷部内且呈半圆弧形状的防撞软胶条;塑料防撞基板前侧的凹陷部内设有定位通孔多个、定位凸块多个和用于卡位的定位凸条,且定位凸条位于各定位凸块的下方,防撞软胶条的后侧设有与各定位通孔位置对应的定位柱多个、与各定位凸块位置块对应的定位槽多个,且各定位柱分别插入各定位通孔内,各定位凸块分别插入各定位槽内,定位凸条的上侧面与防撞软胶条的下侧面贴合;塑料防撞基板的上沿后侧边和防撞软胶条的上沿后侧边均延伸有定位条,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上侧面与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下侧面相互贴合,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上侧面设有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槽多个,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下侧面设有与各连接槽位置对应且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块多个,各连接块分别插入于各连接槽内进行定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防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弧形状的塑料防撞基板和包胶于塑料防撞基板前侧的凹陷部内且呈半圆弧形状的防撞软胶条;塑料防撞基板前侧的凹陷部内设有定位通孔多个、定位凸块多个和用于卡位的定位凸条,且定位凸条位于各定位凸块的下方,防撞软胶条的后侧设有与各定位通孔位置对应的定位柱多个、与各定位凸块位置块对应的定位槽多个,且各定位柱分别插入各定位通孔内,各定位凸块分别插入各定位槽内,定位凸条的上侧面与防撞软胶条的下侧面贴合;塑料防撞基板的上沿后侧边和防撞软胶条的上沿后侧边均延伸有定位条,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上侧面与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下侧面相互贴合,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上侧面设有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槽多个,防撞软胶条上的定位条下侧面设有与各连接槽位置对应且截面呈梯形状的连接块多个,各连接块分别插入于各连接槽内进行定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防撞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塑料防撞基板上的定位条后侧上沿边向上延伸有连接凸条,连接凸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桦陈坚仔
申请(专利权)人: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