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气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585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气缸盖,包括气门安装孔、轴承安装座、预热塞安装孔、燃烧室、喷油安装孔、冷却水道、液挺柱安装孔和EGR通道,气缸盖外壳的顶部设有气门安装孔,气门安装孔的底部设有轴承安装座和燃烧室,燃烧室的一侧设有喷油安装孔和冷却水道,气缸盖外壳的一侧设有EGR通道,该气缸盖,上进水道和下进水道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气缸盖的冷却效率,进气道和排气道设在气缸盖外壳的同一侧有效避免了热量的长期存留,将EGR通道内置在器缸盖外壳,提升了发动机空间可布置性,同时提升了EGR的冷却效率,导管大径段与油池底部连通,导管小径段与气道层连通,有效提升缸内混合气加热效率,增强发动机冷启动性能,降低发动机启动油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节能气缸盖
本技术涉及气缸盖
,具体为一种新型节能气缸盖。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发动机小型化,并不断对发动机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现有气缸盖结构复杂,不利于铸造,且强度不足,导致气缸盖受螺栓拉力影响发生变形,现有气缸盖外挂EGR管路模块,EGR冷却效率不足,且使发动机空间布置性降低,并且现有的气缸盖在发动机启动时油耗过大,现有气缸盖性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节能气缸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气缸盖,包括气门安装孔、轴承安装座、预热塞安装孔、燃烧室、排气门座孔、气缸盖外壳、安装孔、喷油安装孔、冷却水道、限位孔、上进水道、进气道、排气道、水冷腔、下进水道、油池、泄油孔、液挺柱安装孔、油阀、气道层、导管小径段、导管大径段和EGR通道,所述气缸盖外壳的顶部设有所述气门安装孔,所述气门安装孔的底部设有所述轴承安装座,所述轴承安装座的底部设有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一侧设有所述喷油安装孔和所述冷却水道,所述燃烧室的外侧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一侧设有所述限位孔,所述气缸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节能气缸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节能气缸盖,包括气门安装孔(1)、轴承安装座(2)、预热塞安装孔(3)、燃烧室(4)、排气门座孔(5)、气缸盖外壳(6)、安装孔(7)、喷油安装孔(8)、冷却水道(9)、限位孔(10)、上进水道(11)、进气道(12)、排气道(13)、水冷腔(14)、下进水道(15)、油池(16)、泄油孔(17)、液挺柱安装孔(18)、油阀(19)、气道层(20)、导管小径段(21)、导管大径段(22)和EGR通道(2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外壳(6)的顶部设有所述气门安装孔(1),所述气门安装孔(1)的底部设有所述轴承安装座(2),所述轴承安装座(2)的底部设有所述燃烧室(4),所述燃烧室(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节能气缸盖,包括气门安装孔(1)、轴承安装座(2)、预热塞安装孔(3)、燃烧室(4)、排气门座孔(5)、气缸盖外壳(6)、安装孔(7)、喷油安装孔(8)、冷却水道(9)、限位孔(10)、上进水道(11)、进气道(12)、排气道(13)、水冷腔(14)、下进水道(15)、油池(16)、泄油孔(17)、液挺柱安装孔(18)、油阀(19)、气道层(20)、导管小径段(21)、导管大径段(22)和EGR通道(2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外壳(6)的顶部设有所述气门安装孔(1),所述气门安装孔(1)的底部设有所述轴承安装座(2),所述轴承安装座(2)的底部设有所述燃烧室(4),所述燃烧室(4)的一侧设有所述喷油安装孔(8)和所述冷却水道(9),所述燃烧室(4)的外侧设有所述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的一侧设有所述限位孔(10),所述气缸盖外壳(6)的一侧设有所述预热塞安装孔(3)和所述排气门座孔(5),所述气缸盖外壳(6)的顶部设有所述上进水道(11),所述上进水道(11)的底部设有所述下进水道(15),所述上进水道(11)的一侧设有所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旭朋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飞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