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盖的水套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362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使包括下部排气集合部及上部排气集合部的气缸盖的冷却效果提高的气缸盖的水套构造。气缸盖的下部水套包括从下部排气集合部冷却部分出而配置在下部排气集合部及上部排气集合部之间的下部·上部排气集合部冷却部,因此,可利用流经此处的冷却水对下部排气集合部的上表面及上部排气集合部的下表面进行冷却。而且,流经下部·上部排气集合部冷却部的冷却水仅为下部水套的冷却水,上部水套的冷却水不流经下部·上部排气集合部冷却部,因此,在下部·上部排气集合部冷却部中,两个水套的冷却水不会发生干扰而阻碍顺畅的流动,可进一步提高下部排气集合部及上部排气集合部所包夹的区域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缸盖的水套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缸盖(cylinderhead)的水套(waterjacket)构造,其在气缸盖的内部形成有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配置的下部排气集合部及上部排气集合部、配置在所述下部排气集合部下方的下部水套、及配置在所述上部排气集合部上方的上部水套,在所述下部水套及所述上部水套的内部,冷却水相互独立且向相同方向流动。
技术介绍
在水冷直列四缸发动机中,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如下的气缸盖的水套构造已众所周知,所述气缸盖的水套构造是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使#1气缸及#4气缸的排气口集合而成的下部排气集合部、与使#2气缸及#3气缸的排气口集合而成的上部排气集合部,并以从上下方向包夹这些排气口的方式形成下部水套及上部水套,将使下部水套及上部水套连通的中间水套配置在下部排气集合部及上部排气集合部之间,由此,利用流经中间水套的冷却水,使容易达到高温的下部排气集合部及上部排气集合部附近的冷却效果提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061131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所述现有的气缸盖的水套构造来说,因为在位于中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缸盖的水套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盖的水套构造,在气缸盖(13)的内部,形成有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配置的下部排气集合部(17a)及上部排气集合部(18a)、配置在所述下部排气集合部(17a)下方的下部水套(15)、及配置在所述上部排气集合部(18a)上方的上部水套(16),在所述下部水套(15)及所述上部水套(16)的内部,冷却水相互独立且向相同方向流动,所述气缸盖的水套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水套(15)包括与所述下部排气集合部(17a)的下表面相向的下部排气集合部冷却部(15b),并且所述上部水套(16)包括与所述上部排气集合部(18a)的上表面相向的上部排气集合部冷却部(16c),且所述下部水套(15)及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11 JP 2016-0789111.一种气缸盖的水套构造,在气缸盖(13)的内部,形成有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的方式配置的下部排气集合部(17a)及上部排气集合部(18a)、配置在所述下部排气集合部(17a)下方的下部水套(15)、及配置在所述上部排气集合部(18a)上方的上部水套(16),在所述下部水套(15)及所述上部水套(16)的内部,冷却水相互独立且向相同方向流动,所述气缸盖的水套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水套(15)包括与所述下部排气集合部(17a)的下表面相向的下部排气集合部冷却部(15b),并且所述上部水套(16)包括与所述上部排气集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嶋摩沙洋松城芳树中野弘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