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8215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避免冬季低温环境下油气发生乳化、结冰的问题。本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PCV阀和通气管,发动机的气缸盖罩上具有油气出口一和油气出口二,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气缸盖罩上的PCV侧油气分离器和补气侧油气分离器,PCV阀通过PCV侧油气分离器与油气出口一相连通,通气管通过补气侧油气分离器与油气出口二相连通。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曲轴箱窜气发生乳化、结冰的现象,并且,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油气分离效率高,机油消耗量低,不易发生窜油。

Oil gas separ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in engin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il gas separ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in an engin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s. It has solved the problem of how to avoid emulsification and freezing of oil and gas in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winter. The engine crankcase ventilation system including oil and gas separ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PCV valve and vent pipe, the engine cylinder head cover with oil and gas exports of oil and gas exports two, the oil and gas separ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comprises mounted on the cylinder head side PCV gas separator and air side oil gas separator cover. PCV PCV side valve through the oil and gas separator and oil gas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ventilation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side through the oil and gas separator and oil and gas exports phase. The oil and gas separ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emulsification, occurs in the crankcase gas under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winter ice phenomenon, and the oil and gas separ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of oil and gas separ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low oil consumption, easy occurrence of oil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在做功冲程汽缸内燃烧的高温高压气体会沿着活塞组件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中,导致曲轴箱内充满窜气,如窜气不能有效释放,会导致发动机密封件失效,造成安全隐患。但因窜气中含有大量的机油和燃油蒸汽,直接排入大气会造成环境污染,故此需设计油气分离器系统。油气分离器是将曲轴箱窜气中携带的机油油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曲轴箱窜气通过曲轴箱通风管路引入燃烧室燃烧,分离后的油滴回流到油底壳内,从而防止出现机油消耗过高、燃烧异常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208039.9;申请公布号:CN102251828A】公开了一种独立外悬挂式发动机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所述分离器主体采集曲轴箱内的油气,油气经过独立外悬挂式发动机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工作,分离后的机油经过回油管路直接回到发动机曲轴箱内再次利用,分离后的气体经过管路连接到进气歧管上。上述油气分离器的油气分离效率低,机油消耗量高,易发生窜油、冬季乳化、结冰等问题,并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冬季低温环境下曲轴箱窜气发生乳化、结冰。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发动机包括气缸盖罩,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PCV阀和通气管,所述气缸盖罩上具有油气出口一和油气出口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气缸盖罩上的PCV侧油气分离器和补气侧油气分离器,所述PCV阀通过PCV侧油气分离器与油气出口一相连通,所述通气管通过补气侧油气分离器与油气出口二相连通。本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外挂分体式油气分离器的组合设置,其中,补气侧油气分离器能够在低负荷工况下承担补气功能,帮助曲轴箱扫气,有效解决曲轴箱窜气冬季乳化、结冰的情况发生;具体来说,PCV阀与进气岐管相连通,通气管与空气滤清器相连通,当处于低负荷工况下,即空滤后压力大于曲轴箱压力、曲轴箱压力大于进气岐管压力时,曲轴箱内的窜气从油气出口一进入PCV侧油气分离器,并通过PCV侧油气分离器分离后,气体由PCV阀进入进气歧管,分离下来的液态机油回到油底壳;同时,经空滤器过滤后的新鲜空气由通气管进入补气侧油气分离器,然后通过油气出口二进入曲轴箱,保证曲轴箱内窜气充分扫气,使得窜气保持充分流动状态,使得冬季低温环境下窜气不易发生乳化、结冰的情况;当处于高负荷工况下,即进气岐管压力大于曲轴箱压力、曲轴箱压力大于空滤后压力时,此时PCV阀关闭,窜气通过油气出口二进入补气侧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气体从通气管进入空滤器,最终进入燃烧室重新参与燃烧,分离下的液态机油回到油底壳。在上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所述PCV侧油气分离器内具有油气分离腔一和迷宫挡板一,所述PCV侧油气分离器的壳体外具有与油气分离腔一相通的PCV阀安装座,所述PCV阀螺接在所述PCV阀安装座内,所述PCV侧油气分离器的壳体底部具有与油气出口一相通的入气口,所述PCV侧油气分离器的壳体内具有将油气分离腔一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的中间分离腔隔板,所述入气口位于中间分离腔隔板一端的下方,所述中间分离腔隔板另一端的上表面上具有中间分离腔入气口,所述中间分离腔隔板的上表面上还具有向内凹陷的集油腔一,所述集油腔一的底部具有与气缸盖罩相连通的回油孔一。当处于低负荷状态下时,窜气从油气出口一进入到入气口,再从下腔室经中间分离腔入气口进入上腔室,在此过程中,窜气经迷宫挡板一后实现油气分离,分离后的气体从PCV阀安装座进入PCV阀,分离后的液态机油通过集油腔一内的回油孔一回流到曲轴箱内;因此,通过以上设计的中间分离腔隔板将油气分离腔一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加长了气流通道,增加了油气与油气分离腔一接触时间及油气撞击迷宫挡板一的几率,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率,从而有效解决了机油消耗量高、窜油等问题。在上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所述迷宫挡板一包括位于油气分离腔一顶面上的挡板一和位于中间分离腔隔板上下表面上且位置相对的挡板二,所述挡板一靠近入气口且沿横向设置在集油腔一的上方,位于中间分离腔隔板上表面的挡板二靠近PCV阀安装座且沿横向设置在集油腔一的一侧侧壁上。通过以上对迷宫挡板一的结构合理设计和布置,从而提高油气分离的效率,有效解决机油消耗量高、窜油等问题。在上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所述集油腔一的底部具有向回油孔一倾斜的导油面,所述回油孔一位于集油腔一底部的最低处。通过设计导油面,使得回油更加顺畅。在上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所述补气侧油气分离器具有油气分离腔二和迷宫挡板二,所述补气侧油气分离器的壳体外具有与油气分离腔二相通的管接头,所述通气管连接在管接头上,所述油气分离腔二的底部具有向上隆起的分离道,所述分离道的窜气入口与油气出口二相通,靠近分离道的窜气出口的油气分离腔二的底部具有与油气出口二相通的补气出口,所述油气分离腔二的底部还具有向内凹陷的集油腔二和集油腔三,所述集油腔二和集油腔三的底部分别具有与气缸盖罩相连通的回油孔二。当处于高负荷状态下时,窜气从油气出口二进入到分离道内,在此过程中,窜气会打在分离道的内壁上实现第一次油气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油气分离腔二,由迷宫挡板二进行二次分离,最终分离出的气体从通气管出去,分离出的液态机油经回油孔二回流到曲轴箱内;因此,通过以上设计的隆起的分离道,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加长了气流通道,增加了油气与油气分离腔二接触时间及油气撞击迷宫挡板二的几率,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率,从而有效解决了机油消耗量高、窜油等问题。在上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所述迷宫挡板二包括位于油气分离腔二顶面上的挡板三和位于油气分离腔二底面上的挡板四,所述挡板三沿横向设置在集油腔二的上方,所述挡板四靠近管接头且沿横向设置在集油腔二的一侧侧壁上。通过以上对迷宫挡板二的结构合理设计和布置,从而提高油气分离的效率,有效解决机油消耗量高、窜油等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曲轴箱窜气发生乳化、结冰的现象,并且,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油气分离效率高,机油消耗量低,不易发生窜油。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发动机曲轴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PCV侧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PCV侧油气分离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PCV侧油气分离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补气侧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补气侧油气分离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油气分离总成结构中补气侧油气分离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发动机包括气缸盖罩(1),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PCV阀(2)和通气管(3),所述气缸盖罩(1)上具有油气出口一(1a)和油气出口二(1b),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气缸盖罩(1)上的PCV侧油气分离器(4)和补气侧油气分离器(5),所述PCV阀(2)通过PCV侧油气分离器(4)与油气出口一(1a)相连通,所述通气管(3)通过补气侧油气分离器(5)与油气出口二(1b)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发动机包括气缸盖罩(1),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PCV阀(2)和通气管(3),所述气缸盖罩(1)上具有油气出口一(1a)和油气出口二(1b),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气缸盖罩(1)上的PCV侧油气分离器(4)和补气侧油气分离器(5),所述PCV阀(2)通过PCV侧油气分离器(4)与油气出口一(1a)相连通,所述通气管(3)通过补气侧油气分离器(5)与油气出口二(1b)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V侧油气分离器(4)内具有油气分离腔一(4a)和迷宫挡板一,所述PCV侧油气分离器(4)的壳体外具有与油气分离腔一(4a)相通的PCV阀安装座(41),所述PCV阀(2)螺接在所述PCV阀安装座(41)内,所述PCV侧油气分离器(4)的壳体底部具有与油气出口一(1a)相通的入气口(42),所述PCV侧油气分离器(4)的壳体内具有将油气分离腔一(4a)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的中间分离腔隔板(43),所述入气口(42)位于中间分离腔隔板(43)一端的下方,所述中间分离腔隔板(43)另一端的上表面上具有中间分离腔入气口(44),所述中间分离腔隔板(43)的上表面上还具有向内凹陷的集油腔一(45),所述集油腔一(45)的底部具有与气缸盖罩(1)相连通的回油孔一(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挡板一包括位于油气分离腔一(4a)顶面上的挡板一(47)和位于中间分离腔隔板(43)上下表面上且位置相对的挡板二(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心萨图格日乐白广松范子柱尹建东沈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