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及其气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329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盖,包括冷却水腔,其中,该冷却水腔通过隔板分割为上层水腔和下层水腔,并且该隔板上具有用于将下层水腔内的冷却液导入上层水腔的串水孔,串水孔能够对上层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导向。将缸盖冷却水腔分成上下两层,中间用隔板隔开,全部水流流过下底板,加强火力板冷却效果,同时还具有增加缸盖的刚度和强度的辅助作用;冷却水通过串水孔自下而上冷却,从而加大过水面积,加强鼻梁区冷却效果,并且通过串水孔的导向可对调节冷却液的流向,使更多的冷却液流向需要冷却的区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气缸盖的气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气缸及其气缸盖
技术介绍
气缸盖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作用为密封气体,与活塞共同形成燃烧空间。工作环境极为恶劣,由于受到高温高压燃气作用,导致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非常大。随柴油机排放升级,强化程度和动力性要求提高,传统的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冷却效率低,不能有效降低缸盖的热负荷。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以提高气缸盖冷却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以提高气缸盖冷却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缸盖,包括冷却水腔,冷却水腔通过隔板分割为上层水腔和下层水腔,所述隔板上具有用于将所述下层水腔内的冷却液导入所述上层水腔的串水孔,所述串水孔能够对所述上层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导向。优选的,上述的气缸盖中,该气缸盖的鼻梁区包括进-排鼻梁区、进-进鼻梁区和排-排鼻梁区。优选的,上述的气缸盖中,所述串水孔包括沿周向分布的三个串水孔道,并且三个所述串水孔道分别为用于对所述进-排鼻梁区冷却的第一串水孔道、用于对所述进-进鼻梁区冷却的第二串水孔道和用于对所述排-排鼻梁区进行冷却的第三串水孔道。优选的,上述的气缸盖中,用于对所述排-排鼻梁区进行冷却的第三串水孔道和用于对所述进-排鼻梁区冷却的第一串水孔道的流通面积均大于用于对所述进-进鼻梁区冷却的第二串水孔道的流通面积。优选的,上述的气缸盖中,所述隔板上还包括用于将所述下层水腔内的冷却液导入所述上层水腔的辅助串水孔。优选的,上述的气缸盖中,所述辅助串水孔为两个,且分布在隔板的端部。一种气缸,包括气缸盖,其中,所述气缸盖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缸盖。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盖,包括冷却水腔,其中,该冷却水腔通过隔板分割为上层水腔和下层水腔,并且该隔板上具有用于将下层水腔内的冷却液导入上层水腔的串水孔,串水孔能够对上层水腔内的冷却液进行导向。将缸盖冷却水腔分成上下两层,中间用隔板隔开,全部水流流过下底板,加强火力板冷却效果,同时还具有增加缸盖的刚度和强度的辅助作用;冷却水通过串水孔自下而上冷却,从而加大过水面积,加强鼻梁区冷却效果,并且通过串水孔的导向可对调节冷却液的流向,使更多的冷却液流向需要冷却的区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串流孔布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缸盖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串流孔的设置位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以提高气缸盖冷却效果。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气缸盖,包括冷却水腔,其中,该冷却水腔通过隔板分割为上层水腔1和下层水腔2,并且该隔板上具有用于将下层水腔2内的冷却液导入上层水腔1的串水孔41,串水孔41能够对上层水腔1内的冷却液进行导向。将气缸盖冷却水腔分成上下两层,中间用隔板隔开,全部水流流过下层水腔2,加强火力板冷却效果,同时还具有增加缸盖的刚度和强度的辅助作用;冷却水通过串水孔41自下而上冷却,从而加大过水面积,加强鼻梁区冷却效果,并且通过串水孔41的导向可对调节冷却液的流向,使更多的冷却液流向需要冷却的区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本申请中公开的上层水腔1包括进-排鼻梁区、进-进鼻梁区和排-排鼻梁区。目前的气缸盖冷却水腔,无法满足冷却需要;进气侧水流较大,排气侧水流结构差,不能有效冷却排气鼻梁区温度,而导致气缸盖火力板上排气鼻梁区出现热裂纹、气门导管温度过高等故障,导致气缸盖失效。鉴于上述问题,如图4所示本申请中提供的串水孔41包括沿周向分布的三个串水孔道,并且三个串水孔道包括用于对进-排鼻梁区冷却的第一串水孔道51、用于对进-进鼻梁区冷却的第二串水孔道52和对排-排鼻梁区冷却的第三串水孔道53进行冷却。采用三个串水孔道的方式对来分配水流,使更多的水分配到需要冷却的区域,从而提高冷却效果,对于串水孔道的个数和方向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定,且均在保护范围内。结合本申请中公开的WP5气缸盖,将用于对排-排鼻梁区进行冷却的第三串水孔道53和用于对进-排鼻梁区冷却的第一串水孔道51的流通面积设置为均大于用于对进-进鼻梁区冷却的第二串水孔道52的流通面积。对于设置的串水孔道的尺寸可根据冷却需求进行设定,且均在保护范围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气缸盖中的隔板上还具有用于将下层水腔2内冷却的冷却液导入上层水腔1的辅助串水孔42,以增大过水面积,加强对气缸盖冷却的效率。对于辅助串水孔42可设置为两个,并且设置在隔板的端部,具体的可相对布置,而上述公开的串水孔41则与气缸盖的鼻梁区相对,以加强对鼻梁区冷却的效果。此外,本申请中还公开了一种气缸,包括气缸盖,该气缸盖为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气缸盖,因此,具有该气缸盖的气缸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缸及其气缸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盖,包括冷却水腔,其特征在于,冷却水腔通过隔板分割为上层水腔(1)和下层水腔(2),所述隔板上具有用于将所述下层水腔(2)内的冷却液导入所述上层水腔(1)的串水孔(41),所述串水孔(41)能够对所述上层水腔(1)内的冷却液进行导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盖,包括冷却水腔,其特征在于,冷却水腔通过隔板分割为上层水腔(1)和下层水腔(2),所述隔板上具有用于将所述下层水腔(2)内的冷却液导入所述上层水腔(1)的串水孔(41),所述串水孔(41)能够对所述上层水腔(1)内的冷却液进行导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该气缸盖的鼻梁区包括进-排鼻梁区、进-进鼻梁区和排-排鼻梁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水孔(41)包括沿周向分布的三个串水孔道,并且三个所述串水孔道分别为用于对所述进-排鼻梁区冷却的第一串水孔道(51)、用于对所述进-进鼻梁区冷却的第二串水孔道(52)和用于对所述排-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强袁怡刚陈利杨燕楠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