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000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变速器组件和换挡凸轮;所述换挡凸轮用于分别驱动变速器组件和双离合器相应进行换挡和交替接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变速器中的一个换挡凸轮同时操纵双离合变速器中的双离合器和变速器组件进行动作,从而大幅度简化双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结构,降低双离合变速器的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

Cam shift type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m shift type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including dual clutch and transmission assembly and a shifting cam; the cam gear a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driving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ual clutch shift and alternately engages a cam gea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of the inven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dual clutch and transmission assembly of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in action, thus greatly simplifying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clutch control mechanism,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and assembly difficul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
技术介绍
双离合变速器结合了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优点,没有使用变矩器,转而采用两套离合器,通过两套离合器的相互交替工作,来到达无间隙换挡的效果,不仅使汽车的驾驶变得更简单,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动力性与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双离合器和变速器通常利用两个独立的换挡机构进行换挡,例如公开号为CN205101493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器,该双离合变速器的双离合器和变速器组件分别通过两个圆柱槽型凸轮进行控制,这种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操纵机构,由于需要两套操纵机构分别对双离合器和变速器进行操纵,因此,增加了双离合变速器总成的零部件数量和制造成本,另外,现有的双离合变速器中,由于两套操纵机构需要联动配合,导致变速器总成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且操纵机构工作的可靠性交底。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该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中的一个换挡凸轮同时操纵双离合变速器中的双离合器和变速器组件进行动作,从而大幅度简化双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结构,降低双离合变速器的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该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中的一个换挡凸轮同时操纵双离合变速器中的双离合器和变速器组件进行动作,从而大幅度简化双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结构,降低双离合变速器的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本专利技术的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变速器组件和换挡凸轮;所述换挡凸轮用于分别驱动变速器组件和双离合器相应进行换挡和交替接合;进一步,所述换挡凸轮为圆柱端面槽型凸轮;所述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端面用于驱动双离合器交替接合;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滑槽用于驱动变速器组件换挡;进一步,所述变速器组件设有多个换挡接合件并通过所述换挡接合件沿轴向往复移动进行换挡;所述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滑槽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换挡换挡接合件进行所述往复移动;进一步,所述双离合器包括动力输入端以及分别对应通过交替接合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接受所述动力输入端的动力的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为包容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罩体且与该罩体传动连接的第一离合器的外径大于第二离合器的外径;进一步,所述变速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一动力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二动力输入轴以及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第二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均形成齿轮变速传动结构;进一步,所述罩体为一体式结构,其直径从口部向底部逐渐减小;进一步,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为同轴可转动外套于所述第二动力输入轴的空心轴;进一步,所述双离合器还包括与所述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的离合器心套,所述第一离合器包括固定于离合器心套的第一动摩擦片和与第一动摩擦片配合的第一静摩擦片,第二离合器包括固定于离合器心套的第二动摩擦片和与第二动摩擦片配合的第二静摩擦片,所述离合器心套包括同轴固定的大径筒体和小径筒体;所述第一动摩擦片外套固定于所述大径筒体外圆,第二动摩擦片外套固定于小径筒体外圆;进一步,所述双离合器还包括具有联动配合并以轴向滑动圆周方向传动的方式与离合器心套连接的第一压盘和第二压盘,所述第二压盘沿轴向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过离合器心套与第一压盘固定连接,第二压盘设有使第二离合器接合的预紧力,第一压盘可克服该预紧力与第二压盘形成联动并使第二离合器分离并使第一离合器接合;进一步,所述齿轮变速传动结构包括沿动力输出轴轴向依次分布的一挡齿轮副、二挡齿轮副、三挡齿轮副和四挡齿轮副;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通过所述二挡齿轮副和四挡齿轮副传递动力,所述第二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通过一挡齿轮副和三挡齿轮副传递动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换挡凸轮同时驱动双离合变速器中的双离合器和变速器相应进行交替接合和换挡;因此,本双离合变速器总成仅通过一个凸轮就能控制整个双离合变速器完成换挡动作,进而大大简化了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降低了变速器总成的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提高了双离合变速器总成换挡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圆柱端面槽型的型线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和变速器组件,包括双离合器、变速器组件和换挡凸轮;所述换挡凸轮用于分别驱动变速器组件和双离合器相应进行换挡和交替接合;本实施例的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换挡凸轮同时驱动双离合变速器中的双离合器和变速器相应进行交替接合和换挡;因此,本双离合变速器总成仅通过一个凸轮就能控制整个双离合变速器完成换挡动作,进而大大简化了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降低了变速器总成的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提高了双离合变速器总成换挡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换挡凸轮为圆柱端面槽型凸轮;如图2所示,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至少一个端面17为凸轮型面,其外圆上设有曲线滑槽18,因此,圆柱端面槽型凸轮同时作为圆柱端面凸轮和圆柱槽型凸轮使用,能够同时驱动至少两个换挡机构进行动作。这种结构的圆柱凸轮能够减少凸轮外圆上滑槽18的数量,从而降低圆柱凸轮的制造成本;由于双离合器一般能够自动回位,而变速器的换挡接合件一般无自动回位功能,因此,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端面17用于驱动双离合器交替接合,而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滑槽18用于驱动变速器组件换挡,如图3所示,曲线19为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端面的型线展开图,曲线20为圆柱端面槽型的滑槽型线展开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变速器组件设有多个换挡接合件(同步器或接合套)并通过所述换挡接合件沿轴向往复移动进行换挡;所述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滑槽18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换挡换挡接合件进行所述往复移动,变速器组件还包括与换挡接合件一一对应配合的多个拨叉;所述圆柱端面槽型凸轮外圆的一个型线滑槽18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拨叉沿轴向往复移动进行换挡;因此,可以减少圆柱端面槽型凸轮外圆上的型线滑槽18的数量,简化凸轮的结构,使之能够的布置在体积较小的变速器中,最终提高了变速器总成的紧凑性和变速器的制造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离合器包括动力输入端以及分别对应通过交替接合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接受所述动力输入端的动力的第一动力输出端5和第二动力输出端7;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5为包容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罩体且与该罩体传动连接的第一离合器的外径大于第二离合器的外径,本实施例中双离合器的第一动力输出端5为罩体,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均同轴包容在该罩体内,利用第一动力输出端5作为整个双离合器的壳体使用;本专利技术第一离合器靠近罩体口部,第二离合器靠近罩体底部,第二离合器的外径小于第一离合器的外径,因此,第一动力输出端5可以采用标准的圆筒形结构或者口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的喇叭状结构,进而使整个罩体能够一次性铸造成型,避免双离合器工作时,第二离合器与作为第一动力输出端5的罩体内圆发生干涉,由于罩体无需采用现有的分体式结构,因此进而减少双离合器总成的零件数量,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离合器、变速器组件和换挡凸轮;所述换挡凸轮用于分别驱动变速器组件和双离合器相应进行换挡和交替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离合器、变速器组件和换挡凸轮;所述换挡凸轮用于分别驱动变速器组件和双离合器相应进行换挡和交替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凸轮为圆柱端面槽型凸轮;所述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端面用于驱动双离合器交替接合;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滑槽用于驱动变速器组件换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组件设有多个换挡接合件并通过所述换挡接合件沿轴向往复移动进行换挡;所述圆柱端面槽型凸轮的滑槽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换挡换挡接合件进行所述往复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器包括动力输入端以及分别对应通过交替接合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接受所述动力输入端的动力的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为包容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罩体且与该罩体传动连接的第一离合器的外径大于第二离合器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一动力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的第二动力输入轴以及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第二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均形成齿轮变速传动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轮换挡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一体式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龙郭军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