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强专利>正文

齿轮传动增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943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4:33
一种齿轮传动增速机构,短轴A(8)转动时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1)带动旋转筒体(3)转动,同时,通过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连杆(13)与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连杆(13)的配合带动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偏心轮(7)转动,进而带动短轴B(12)上的第三锥形齿轮(14)转动,第三锥形齿轮(14)转动时通过第四锥形齿轮(15)驱动输出轴(2)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1)带动旋转筒体(3)的旋转方向与第三锥形齿轮(14)带动输出轴(2)的旋转方向相同,从而能通过旋转筒体(3)的转动和第三锥形齿轮(14)的转动叠加地驱动输出轴(2)的转动。该传动箱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高效的传动比,能有效地节能。

Gear drive speed increasing mechanism

A gear transmission gearbox, short axis A (8) rotates through the first bevel gear (11) drives the rotating cylinder (3) ro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first eccentric and rod mechanism (4) of the connecting rod (13) and second eccentric wheel linkage (5) in the connecting rod (13). With the second driven eccentric wheel linkage mechanism (5) of the eccentric wheel (7) rotates and drives the short axis B (12) and third (14) of the cone gear rotation, third bevel gear (14) rotates through fourth bevel gear (15) driving the output shaft (2) rotates, the first bevel gear. The wheel (11) driven by the rotating cylinder (3) and third in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of the bevel gear (14) drives the output shaft (2) in the same direction of rotation, and thus through the rotating cylinder (3) rotation and third conical gears (14) rotating superposition drive output shaft (2) Rotation. The transmission box can realize efficient transmission ratio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effectively save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传动增速机构
本技术属于传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齿轮传动增速机构。
技术介绍
齿轮传动机构是机械传动中实现机械传动必不可少的结构件,其通常是一种可以改变传动比的机械组合结构,现有的齿轮传动机构传动效率不高,如果为了实现高效的传动速度,不仅要增加多级传动齿轮,而且还需要输出动力源大功率高转速输出才能实现,这样使得输出动力源的能耗浪费情况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齿轮传动增速机构,该传动箱传动效率高,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高效的传动比,能有效地节省输出动力源的能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齿轮传动增速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主要由箱体、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万向连接轴、输出轴和旋转筒体组成,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位于旋转筒体的左侧;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中的偏心轮前后端面的轴心分别通过两根短轴A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左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旋转筒体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装配在箱体的中部;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中的偏心轮的前后端面的轴心分别通过两根短轴B可转动地连接在旋转筒体内的右部;所述输出轴横向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右部;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中的连杆通过设置于旋转筒体中的万向连接轴与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中的连杆连接;旋转筒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两根短轴A中一根在对应第一锥形齿轮的位置装配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万向连接轴通过直线轴承与旋转筒体连接;两根短轴B中的一根延伸到旋转筒体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输出轴靠近旋转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锥形齿轮啮合第四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带动旋转筒体的旋转方向与第三锥形齿轮通过第四锥形齿轮带动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相同。在该技术方案中,短轴A在转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第一锥形齿轮驱动旋转筒体转动,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中的连杆驱动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中的偏心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从而能使第三锥形齿轮随旋转筒体旋转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对第四锥形齿轮加速的驱动作用。该装置中第一锥形齿轮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带动旋转筒体的旋转方向与第三锥形齿轮通过第四锥形齿轮带动输出轴的旋转方向相同,所以旋转筒体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三锥形齿轮会带动第四锥形齿轮转动,而第三锥形齿轮的自转同时会实现对第四锥形齿轮的进一步加速驱动,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的传动比,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传动效率的最大化,能有效地节省输出动力源的能耗。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的尺寸相同,第二锥形齿轮和第四锥形齿轮尺寸相同;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中的连杆与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中的连杆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中偏心轮上连接的偏心轴的旋转直径、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中偏心轮上连接的偏心轴的旋转直径、第一锥形齿轮的旋转直径和第三锥形齿轮的旋转直径均相同。进一步,为了方便输入输出动力的传递,两根短轴A中的一根延伸到箱体外部与输入链轮固定连接,输出轴于箱体外的一端与输出链轮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短轴A和输出轴各自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上;所述短轴B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在旋转筒体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中:1、箱体,2、输出轴,3、旋转筒体,4、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5、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6、第二锥形齿轮,7、偏心轮,8、短轴A,9、万向连接轴,10、输入链轮,11、第一锥形齿轮,12、短轴B,13、连杆,14、第三锥形齿轮,15、第四锥形齿轮,16、输出链轮,17、直线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齿轮传动增速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主要由箱体1、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万向连接轴9、输出轴2和旋转筒体3组成,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位于旋转筒体3的左侧;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偏心轮7前后端面的轴心分别通过两根短轴A8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1左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旋转筒体3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装配在箱体1的中部;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偏心轮7的前后端面的轴心分别通过两根短轴B12可转动地连接在旋转筒体3内的右部;所述输出轴2横向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右部;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连杆13通过设置于旋转筒体3中的万向连接轴9与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连杆13连接;旋转筒体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两根短轴A8中一根在对应第一锥形齿轮11的位置装配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1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6;所述万向连接轴9通过直线轴承17与旋转筒体3连接;两根短轴B12中的一根延伸到旋转筒体3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14;输出轴2靠近旋转筒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锥形齿轮14啮合第四锥形齿轮15;当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偏心轮7与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偏心轮7转动到同一平面时,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偏心轴与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偏心轴在旋转筒体3的轴心线的同侧,第一锥形齿轮11通过第二锥形齿轮6带动旋转筒体3的旋转方向与第三锥形齿轮14通过第四锥形齿轮15带动输出轴2的旋转方向相同。为了使旋转筒体3与输出轴2之间的传动过程更为稳定,可以在旋转筒体3的右端和输出轴2的左端之间通过交叉滚子轴承连接,这样连接时,可以使交叉滚子轴承的内圈与旋转筒体3的右端固定连接,使交叉滚子轴承的外圈与输出轴2的左端固定连接,同时,使第四锥形齿轮15固定设置在交叉滚子轴承外圈的左端,以方便与第三锥形齿轮14相啮合。旋转筒体3的旋转中心与输出轴2的旋转中心重合。短轴A8在转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1驱动旋转筒体3转动,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连杆13驱动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偏心轮7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锥形齿轮14转动,从而能使第三锥形齿轮14随旋转筒体3旋转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对第四锥形齿轮15加速的驱动作用。该装置中第一锥形齿轮11通过第二锥形齿轮1带动旋转筒体3的旋转方向与第三锥形齿轮14通过第四锥形齿轮15带动输出轴2的旋转方向相同,所以旋转筒体3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第三锥形齿轮14会带动第四锥形齿轮15转动,而第三锥形齿轮14的自转同时会实现对第四锥形齿轮15的进一步加速驱动,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的传动比,能以第一、二锥形齿轮组及第三、四锥形齿轮组这两组齿轮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传动效率的最大化,能有效地节省输出动力源的能耗。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锥形齿轮11和第三锥形齿轮14的尺寸相同,第二锥形齿轮6和第四锥形齿轮15尺寸相同;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连杆13与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连杆13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偏心轮7上连接的偏心轴的旋转直径、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偏心轮7上连接的偏心轴的旋转直径、第一锥形齿轮11的旋转直径和第三锥形齿轮14的旋转直径均相同。这样,第一锥形齿轮11转动一圈时,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偏心轮7也转动一圈,而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偏心轮7也在拉杆13与万向连接轴9的配合过程中转动一圈,进而第三锥形齿轮14转动一圈,这样,第一锥形齿轮11转动一圈的同时,第三锥形齿轮14转动一圈,而第一锥形齿轮11带动旋转筒体3所旋转过的角度与第三锥形齿轮14带动输出轴所旋转过的角度相同,又因为旋转筒体3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齿轮传动增速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传动增速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主要由箱体(1)、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万向连接轴(9)、输出轴(2)和旋转筒体(3)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位于旋转筒体(3)的左侧;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偏心轮(7)前后端面的轴心分别通过两根短轴A(8)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1)左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旋转筒体(3)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装配在箱体(1)的中部;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偏心轮(7)的前后端面的轴心分别通过两根短轴B(12)可转动地连接在旋转筒体(3)内的右部;所述输出轴(2)横向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右部;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连杆(13)通过设置于旋转筒体(3)中的万向连接轴(9)与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连杆(13)连接;旋转筒体(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两根短轴A(8)中一根在对应第一锥形齿轮(11)的位置装配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1)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6);所述万向连接轴(9)通过直线轴承(17)与旋转筒体(3)连接;两根短轴B(12)中的一根延伸到旋转筒体(3)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14);输出轴(2)靠近旋转筒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三锥形齿轮(14)啮合第四锥形齿轮(15);第一锥形齿轮(11)通过第二锥形齿轮(6)带动旋转筒体(3)的旋转方向与第三锥形齿轮(14)通过第四锥形齿轮(15)带动输出轴(2)的旋转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传动增速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主要由箱体(1)、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万向连接轴(9)、输出轴(2)和旋转筒体(3)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位于旋转筒体(3)的左侧;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偏心轮(7)前后端面的轴心分别通过两根短轴A(8)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1)左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旋转筒体(3)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装配在箱体(1)的中部;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偏心轮(7)的前后端面的轴心分别通过两根短轴B(12)可转动地连接在旋转筒体(3)内的右部;所述输出轴(2)横向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右部;第一偏心轮连杆机构(4)中的连杆(13)通过设置于旋转筒体(3)中的万向连接轴(9)与第二偏心轮连杆机构(5)中的连杆(13)连接;旋转筒体(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两根短轴A(8)中一根在对应第一锥形齿轮(11)的位置装配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1)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6);所述万向连接轴(9)通过直线轴承(17)与旋转筒体(3)连接;两根短轴B(12)中的一根延伸到旋转筒体(3)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14);输出轴(2)靠近旋转筒体(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