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247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在底板(12)前部的与下仪表板(13)的下部连接处,由连接件(22)来连接通道部加强架(16)的下表面和底架(17)下方的底板(12)的下表面,在由隆起部(30)的侧壁(30a)、隆起部(30)的上壁(30b)、通道部加强架(16)、以及连接件(22)所围成的空间内,配置有向下仪表板(13)的前方的发动机室(14)延伸的线状部件(31),因此易于确保线状部件(31)的配置空间,并提高设计自由度。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不降低车身刚性的情况下,将线束或燃料配管这样的线状部件从底板的下表面引导至发动机室。

Automobile body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obile body structure. In front of the bottom plate (12) and the lower panel (13) connec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22) connected to the channel to strengthen frame (16)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hassis (17) below the bottom plate (12) under the surface by ridges (30) of the side wall (30a), bump (30) on the wall (30b), channel (16) to strengthen frame and connection parts (22) in the space surrounded by the configuration, a downward instrument panel (13) in front of the engine compartment (14) extends the linear member (31), so it is easy to ensure the linear member (31) the configuration space, and provided a high degree of freedom in design. As a result, the linear components such as a wire harness or fuel pipe are guided from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ottom board to the engine compartment without reducing the body rigid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该结构在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向上方隆起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于所述通道部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架,所述底板在所述底架和所述通道部之间的位置上形成有隆起部,该隆起部具有侧壁和上壁而以隆起一段高度的方式形成,在沿着所述通道部下端的所述隆起部的上壁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加强架。
技术介绍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有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将用于连接电池和马达单元的线束配置于通道部的内部,其中,所述电池由电动汽车的底板支承,所述马达单元配置于前部隔间,所述通道部在底板的车宽方向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下述专利文献2公开有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在连接于底板的下表面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车架横梁的前后表面上形成有开口,筒状的引导部件在前后方向上贯穿这些开口,使燃料管通过该筒状引导部件的内部而进行配管。专利文献1:WO2014/16797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321315号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汽车车身结构中,由于将线束配置于底板的内部,因此在将驱动轴配置于底板内部的车辆中,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车身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在底板(1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向上方隆起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15),在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于所述通道部(15)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架(17),所述底板(12)在位于所述底架(17)和所述通道部(15)之间的位置形成有隆起部(30),所述隆起部(30)具有侧壁(30a)和上壁(30b)而以隆起一段高度的方式形成,在沿着所述通道部(15)的下端延伸的所述隆起部(30)的上壁(30b)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加强架(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2)的前部连接于下仪表板(13)下部的部分,由连接件(22)来连接所述通道部加强架(1...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9 JP 2016-0298111.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在底板(1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向上方隆起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15),在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于所述通道部(15)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架(17),所述底板(12)在位于所述底架(17)和所述通道部(15)之间的位置形成有隆起部(30),所述隆起部(30)具有侧壁(30a)和上壁(30b)而以隆起一段高度的方式形成,在沿着所述通道部(15)的下端延伸的所述隆起部(30)的上壁(30b)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道部加强架(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2)的前部连接于下仪表板(13)下部的部分,由连接件(22)来连接所述通道部加强架(16)的下表面和底板(12)的位于所述底架(17)下方的下表面,在由所述隆起部(30)的侧壁(30a)、所述隆起部(30)的上壁(30b)、所述通道部加强架(16)以及所述连接件(22)所围成的空间,配置有向所述下仪表板(13)前方的发动机室(14)延伸的线状部件(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7)的前部隔着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倾斜的所述下仪表板(13)连接于在所述发动机室(14)内沿前后方向配置的前侧架(18)的后部,所述连接件(22)具有相连续的水平壁(22a)和铅直壁(22b),所述水平壁(22a)和铅直壁(22b)间形成棱线(22e),由此使所述连接件(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脇正章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