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595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4:55
一种车身构造,其左右的侧车架(22、22)位于车宽方向两侧。该左右的侧车架具有承受从车辆外方作用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碰撞载荷(fs)的外力作用侧的端部(22a、22a)、和与该外力作用侧的端部为相反侧的端部(22b、22b)。在该左右的侧车架上,左右分别设有多个脆弱部(81、81、82、82、83、83)。该多个脆弱部至少由位于该外力作用侧的端部的左右的第一脆弱部(81、81)、和从该左右的第一脆弱部向该相反侧的端部侧远离而取位的左右的第二脆弱部(82、82、83、83)构成。该左右的第一脆弱部的面积(A1)设定得比该左右的第二脆弱部的面积(A2、A3)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身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左右的侧车架进行了改良的车身构造。
技术介绍
构成车身的各部件所必需的强度和刚性根据部位而不同。例如,左右的侧车架谋求在车辆受到碰撞载荷时会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变形,并能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对此,通常是将左右的侧车架的材料(例如材质和/或板厚)根据部位而更换、或将该左右的侧车架局部地通过加强部件来加强。然而,存在构成该左右的侧车架的部件的数量增加、并成为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且车身重量增加的课题。近年来,使用将构成车身的部件、例如左右的侧车架通过钢板的热锻压成型(热冲压)来成型的技术,并进一步开发出针对每个规定的部位使淬火硬度发生变化的技术。这种技术例如通过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可知。由专利文献1可知的技术是通过对加热后的钢板进行冲压成型来得到侧车架等车身构成材料的技术。进一步地,在由专利文献1可知的技术中,设有多个脆弱部,该多个脆弱部在对加热后的钢板进行冲压成型时,通过与其他部分相比局部地减慢冷却速度,而将硬度设定得小。由专利文献2可知的技术在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具备左右的压溃梁(crushrail)。该左右的压溃梁是从左右的前侧车架向前方延伸的矩形的闭合截面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身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构造,其左右的侧车架位于车宽方向两侧,该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侧车架具有承受从车辆外方作用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碰撞载荷的外力作用侧的端部、和与该外力作用侧的端部为相反侧的端部,在所述左右的侧车架上,左右分别设有多个脆弱部,该左右分别设置的多个脆弱部至少由位于所述外力作用侧的端部的左右的第一脆弱部、和从该左右的第一脆弱部向所述相反侧的端部侧远离而取位的左右的第二脆弱部构成,所述左右的第一脆弱部的面积设定得比所述左右的第二脆弱部的面积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04 JP 2014-1585761.一种车身构造,其左右的侧车架位于车宽方向两侧,该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侧车架具有承受从车辆外方作用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碰撞载荷的外力作用侧的端部、和与该外力作用侧的端部为相反侧的端部,在所述左右的侧车架上,左右分别设有多个脆弱部,该左右分别设置的多个脆弱部至少由位于所述外力作用侧的端部的左右的第一脆弱部、和从该左右的第一脆弱部向所述相反侧的端部侧远离而取位的左右的第二脆弱部构成,所述左右的第一脆弱部的面积设定得比所述左右的第二脆弱部的面积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侧车架是通过对加热后的钢板进行冲压成型而得到的部件,所述左右分别设置的多个脆弱部是在对所述加热后的钢板进行冲压成型时,通过与其他部分相比局部地减慢冷却速度而将硬度设定得小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当从上方观察所述左右的侧车架时,所述左右分别设置的多个脆弱部在车宽方向上呈交错状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侧车架在从长度方向观察时分别形成为具有底面的闭合截面,该左右的底面具有随着从所述外力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厚三浦祐辅E·勒罗伊T·勒迈特瑞M·梅卡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自动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