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Rho激酶抑制剂的药物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37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含Rho激酶抑制剂的药物制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Rho激酶抑制剂作药物制剂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Rho激酶抑制剂作为治疗剂或诊断试剂的用途。
技术介绍
自从1981年发现Ras,已发现了若干与Ras相似的小GTP结合蛋白(小G蛋白),并已对它们具有的很多生理功能进行了研究。这些小G蛋白分子量为20000-30000且无亚单位结构。它们都特异性结合GDP和GTP,并水解如此结合的GTP(GTP酶活性)(Hall,A.,Science,249,635-640,1990;Bourne,H.R.等,Nature,349,117-127,1991)。至今,由酵母至哺乳动物中已发现超过50种基因编码这些小G蛋白,从而形成了一个超家族。按照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这些小G蛋白大致分为5组Ras、Rho、Rab、Arf及其它。其中,Rho如此命名是因为由海兔属神经肌肉分离的其基因编码一种多肽,该多肽与Ras具有约35%的同源性(Ras同源物)(Madaule,P.,Cell,41,31-40,1985)。Rho是被一种肉毒杆菌毒素C3酶和葡萄球菌毒素EDIN特异性ADP核糖基化并被灭活(Narumiya,S.and Morii,S.,Cell Signal,5,9-19,1993;Sekine,A.等,J.Biol.Chem.,264,8602-8605,1989)。因此,C3酶和EDIN用于从多方面研究Rho参与的细胞功能。例如,由肌球蛋白轻链(MLC)激酶磷酸化使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并引起平滑肌的收缩,而将MLC脱磷酸化的平滑肌肌球蛋白磷酸酶的结构业已明确(Shimizu H.等,J.Biol.Chem.,269,30407-30411,1994)。已明确肌球蛋白磷酸酶的活性类似MLC激酶,是在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控制下,且Rho参与了此机制。此外,已发现结合有GTP的活化Rho提高平滑肌去皮纤维样本中钙离子依赖性收缩(Hirata,K.,J.Biol.Chem.,267,8719-8722,1992),因此暗示平滑肌收缩中钙离子敏感性的增加是由通过Rho对肌球蛋白磷酸酶活性的抑制引起的。此外,在Swiss 3T3细胞和3Y1细胞中,酪氨酸磷酸化的Rho依赖性启动(Kumagai,N.等,J.Biol.Chem.,270,8466-8473,1993)及多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活化(Kumagai,N.等,FEBS Lett.,366,11-16,1995)是已知的。由此,暗示在通过Rho的信号启动途径中的Rho下游中存在多种蛋白激酶,且实际上当Rho活化伴随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ho激酶)活化时,已报告了ROCα(Leung,T.等,J.Biol.Chem.,270,29051-29054,1995)(另一个名称为Rho激酶,ROCK-Ⅱ)和p160ROCK(Ishizaki,T.等,The EMBO J.,15(8),1885-1893,1996)(另一个名称为ROCβ,ROCH-Ⅰ)。也已报道了这两种酶的生物分布不同(Nakagawa,O.等,FEBS Lett.392 189-193,1996)。此外,还报道了此Rho激酶对肌球蛋白磷酸酶直接进行磷酸化并抑制其活性(Kimura,K.等,Science,273,245-248,1996)。已发现Rho不仅对蛋白激酶的活化起作用,对脂激酶的活化也起作用(Zang,J.等,J.Biol.Chem.,268,22251-11154,1993),而且还暗示存在Rho活化的磷脂酶(PLD)(Siddiqi,A.R.等,J.Biol.Chem.,268,24535-24538,1995)。已报告了用Rho控制在血清中的Swiss 3T3成纤维细胞的迁移性,HGF和TPA(12-O-十四酰基佛波醇-13-乙酸酯)控制的成角质细胞303R的迁移性,自动发生及化学诱导物介导的嗜中性白细胞的迁移性(Takai,Y.等,Trends Biochem.Sci.,20,227-231,1995),并且也报道了通过活化Rho控制肿瘤转移模型之一即肝癌细胞(MM1细胞)经培养的间皮层的透过(Yoshioka,K.等,REBS Lett.,372,25-28,1995),由此暗示了Rho参与了细胞的迁移性。同时,在来源于神经的细胞如成神经细胞瘤、PC-12细胞等中,由溶血磷脂酸引起的轴突退缩和细胞球形化是已知的,而溶血磷脂酸是Rho的活化刺激剂。由于此退缩可被C3酶治疗抑制(Jalink,K.等,J.Cell Biol.,126,801-810,1994)并足体环状结构的形成被C3酶处理抑制,该环状结构分离了溶解骨和在破骨细胞的透明区域发生的从周围吸收骨的位点(Zhang,D.等,J.Cell Sci.,108,2285-2292,1995),暗示细胞形态变化中有Rho的深度参与。此外,C3酶处理抑制粘着分子如LFA(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的活化,且C3酶处理抑制Swiss 3T3成纤维细胞的增殖(Yamamoto,M.等,Oncogene,8,1449-1455,1993)。因此,Rho通过肌动蛋白细胞支架控制细胞粘着和细胞分裂,并还涉及c-fos基因的转录控制(Hill,C.S.等,Cell,81,1159-1170,1995)和细胞的转化(Khosravi-Far,R.等,Mol.Cell Biol.,15(11),6443-6453,1995)。基于C3酶抑制痢疾杆菌对上皮细胞的侵入,最近有报告称Rho深度参与了细菌感染(Adam,T.等,The EMBO J.,15(13),3315,1996)。此外,怀孕鼠与非怀孕鼠比较,其Rho和Rho激酶水平较高(Niiro,N.等,Biochem.Biophys.Res.Commun.,230,356-359,1997),已知Rho和Rho激酶深度参与了生产时子宫的肌肉收缩。进而,认为整联蛋白(Sueoka,K.等,Fertility&Sterility,67(5)799-811,1997)在受精、胚胎产生和胚胎化阶段参与了细胞-细胞和细胞-细胞内基质粘着,该蛋白已知被Rho活化(Morii,N.等,J.Biol.Chem.,267,20921-20926,1992)。因此,现已清楚表明在接收来自多种细胞膜受体的信号后Rho被活化,并且活化的Rho通过肌动球蛋白系统成为范围很广的如平滑肌收缩、细胞流动、细胞粘着、细胞形态变化、细胞生长等细胞现象的分子开关。平滑肌收缩明显牵涉高血压、心绞痛、脑血管痉孪、哮喘、外周循环紊乱、早产等疾病;细胞迁移性在癌症的转移、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免疫反应等中扮演重要角色;细胞粘着深度涉及癌症的转移、炎症、自身免疫疾病、AIDS、受精和受精卵的着床等;细胞的形态变化极大地牵涉了脑功能紊乱、骨质疏松、消化道的细菌感染等;而细胞生长高度涉及了癌症、动脉硬化等。因此,阻断Rho功能的药物被当成了Rho扮演重要角色的这些疾病的治疗剂。但是,目前只有C3酶和EDIN可抑制Rho的作用。这些蛋白不能透过细胞质,这妨碍了将其开发为药物制剂。另一方面,Rho激酶的抑制被认为导致对多种与Rho有关细胞现象的反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畑雅义小野孝佐藤裕行山上圭司川原利雄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