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从茶树花中提取茶多酚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634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从茶树花中提取茶多酚的加工工艺。涉及茶树花、茶叶多酚分离纯化的制备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干茶树花粉;2)、超声波浸提,制提取液;3)、提取浓缩,微滤,微滤后进行超滤,制得超滤处理滤液;4)、采用中等极性吸附树脂,吸附,得多酚提取液;5)、将提取液制为浸膏,再将浸膏制为茶树花多酚精粉。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茶叶制备茶多酚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针对茶树花多酚含量丰富,色素杂质少、稳定性好的特点,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代替茶叶提取天然茶多酚,为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提供高品质的原料、添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茶树花资源利用率,适应规模化生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增强生产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花、茶叶多酚分离纯化的制备工艺,它属于天然有机化学领域和农 产品的深度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涉及超声波一超滤一大孔吸附树脂联用分离纯化目标组 分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茶树花含有与茶鲜叶相似的诸如茶多酚、蛋白质、多糖等多种天然组分,其中以儿 茶素为主体的茶多酚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和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降 血脂、减肥等功效,已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和食品行业,是安全天然的 活性物质,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其自然资源有限,目前多为从茶叶中提取。茶树花是 茶树的生殖器官,从开花到结果,需要17个月,消耗了茶树的营养,影响茶叶产量、质 量,茶农为提高茶叶产量、质量,常常将其修剪入土,大量的茶树花被废弃。利用废弃 的茶树花资源,从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剂比茶叶更为经济,这大大降低了茶多酚的提取成 本,开辟了资源缺乏的天然多酚获取新途径。同时提高茶农种植茶叶经济效益,富工富 农,具有极大的综合社会效益。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目前采用的主要是溶剂提取法(包括水和含水有机溶剂),重金属 盐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浓集法。溶剂提取法要用氯仿萃取滤液脱除色素和咖啡因;沉淀法 则采用重金属离子沉淀滤液中茶多酚,使其与色素和咖啡因分离,这两种方法可能导致 茶多酚产品中的有机溶剂或重金属残留,而且制备的茶多酚纯度不高。由粗茶多酚分离 提取儿茶素的方法有超临界C02萃取法,该法产品纯度较高,但工艺复杂,分离组份单 一,操作不便,成本高;液相制备色谱和逆流色谱法,制备的茶多酚单体分离物纯度高, 回收效果较好,但投资成本高,而且生产能力是"克量级",很难扩大规模。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茶树花为原料,采用超声波一超滤一大孔吸附树脂联 用的技术,从茶树花中提取茶多酚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 、鲜茶树花干燥,制得干茶树花,并粉碎;2) 、在容器中将花末与浓度为60%的乙醇按照1: 20 25的重量比混合,静置4~9 小时,然后置入超声波浸提釜中,加热至50 6(TC,保温20 30min,取出过滤,得提 取液;3) 、将提取液置入真空浓縮装置,回收乙醇,当容器内提取液体积减少至1/5-1/3时, 停止取出,往容器中加入水至原体积;进行微滤,微滤后进行超滤,选用MWCO在5 万 10万超滤膜,在常温下,超滤压力为0.10 0.30MPa,当超滤进行至料液剩10 20 %时,加水透析至少一次,制得茶多酚超滤处理滤液;4) 、采用中等极性吸附树脂,将其湿法装入树脂柱,水洗涤平衡后,将上步骤的茶 树花多酚超滤处理滤液加入树脂柱进行吸附,检测漏出液多酚浓度达到初始上柱浓度的 10 20%时停止上柱;用树脂柱体积2~3倍的蒸馏水或pH值为2.0 3.0的5 10%乙醇 水溶液快速淋洗,洗去寡糖、色素、咖啡碱等杂质;茶树花多酚采用树脂柱体积3倍的 30 70%乙醇液梯度洗脱树脂层,收集洗脱液,得多酚提取液;5) 、将多酚提取液置入真空浓縮装置,回收乙醇,得浸膏,将浸膏干燥,制得茶树 花多酚精粉。现场釆收的鲜茶树花进行真空低温干燥60 8(TC或床式干燥;床式干燥采用梯度温 度烘干,烘干温度为70 12(TC,使干茶树花含水量在8%以下;再将干茶树花用粉碎机 粉碎,粉碎至30~60目。当超滤进行至料液剩15 20%时,加水透析2 5次,每次加水量为原干花质量4 6倍。中等极性吸附树脂为YZ-806、 HZ-816、 NKA-9、 B4、 Amberlite XAD-7、 HP-20。 对多酚提取液进行真空浓縮回收乙醇,提取液体积减少为原体积的1/3以下时,取出,浓縮的提取液真空千燥、喷雾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制得高纯度茶树花多酚精粉。 洗脱茶多酚的树脂,分别用树脂柱体积2倍的2 5%浓度的碱和酸、95%乙醇洗漆,恢复树脂吸附能力。本专利技术中,超声波辅助溶剂浸提,可在低温短时间内有效浸提茶多酚,最大限度保 证茶多酚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其浸出率高于常规溶剂浸提。常规溶剂浸提时间长,温度 高,多酚易破坏,效率低,运行成本大。超滤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分离物料加热或冷却的能耗很低;通常可在常温下进 行,特别适合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分级,有利于保持产品的生物活性、物理化学稳定性 高,有效成分的损失大大减少;分离过程的规模和处理能力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且方 便调整,而设备单价、运行费用低。中等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是新型的非离子型分子吸附介质,已显示出它独特的分离 作用。该方法是利用吸附树脂的分子筛和吸附性质,使儿茶素在吸附树脂上吸附解吸与 其它物质分离,而达到分离纯化目的。采用梯度洗脱可得到高纯度不同组成的多酚产品。 吸附树脂法操作简便,树脂也可再生反复使用,稳定性高,成本低,易走向工业化。但单独使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存在产品的纯度不够高,树脂容易被杂质污染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与现有茶叶制备茶多酚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针对茶树花多酚含量丰富,色素杂质少、稳定性好的特点,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代替茶叶提取天然茶多 酚,为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提供高品质的原料、添加剂。本工艺流程通过超声波 辅助溶剂浸提,可在低温短时高效率浸提茶多酚,最大限度保证茶多酚有效成分不被破 坏。超滤去除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由于去除了部分杂质,大孔吸附 树脂容易被杂质污染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分离纯化效果更好。整个工艺除食用乙 醇外,不引入其他有机溶剂和化学物质,使产品为纯天然提炼品,安全可靠,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无任何环境污染,是其他分离方法无法相比的,使本项目的开发利用更具合理 性。本专利技术提高了茶树花资源利用率,适应规模化生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增强生 产的竞争力。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现场采收的鲜茶树花通过低温真空干燥制得干茶树花,降低多酚在保藏过程中的氧 化损失。茶树花粉碎机粉碎至50目左右,3kg粉碎茶树花与60L60X乙醇混合,冷浸8 h后,装入控温的超声波提取设备中,加热至55t:,超声波提取20min,过滤;第二次 提取加入30L60X乙醇,加热至55。C,超声波提取5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滤液真 空浓縮回收乙醇,降低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加水补足至100 L。微滤澄清茶树花浸提液, 去除料液内含大量的茶树花细微颗粒、悬浮杂质,减轻对后继超滤膜的污染,得澄清的 茶树花提取液100L,含茶树花多酚221.2120 g。将100L提取液泵入超滤设备中进行超滤,脱除蛋白质、茶多糖、果胶等等杂质,收 集超滤液。选用PS材质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MWC0为5万。超滤工艺条件为操作 温度30'C、超滤压力0.10MPa。当超滤进行至料液剩15 L时,加15L水透析两次,收 集超滤液约115L,含茶树花多酚180.3525 g,多酚提取率为81.53%。将筛选的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YZ-806湿法装入树脂柱,水洗涤平衡后,以最佳吸附 条件上柱液浓度lmg/ml,上柱液pH3.0,上柱流速4 BV/h (BV为树脂柱体积)将茶 树花多酚超滤液泵入树脂柱进行吸附,检测漏出液多酚浓度达到初始浓度的15%时停止 上柱;用3 BV蒸馏水快速淋洗,洗去寡糖、色素等杂质;茶树花多酚采用3 BV的30~70 'C乙醇液以梯度洗脱树脂层,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茶树花中提取茶多酚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鲜茶树花干燥,制得干茶树花,并粉碎;2)、在容器中将花末与浓度为60%的乙醇按照1∶20~25的重量比混合,静置4~9小时,然后置入超声波浸提釜中,加热至 50~60℃,保温20~30min,取出过滤,得提取液;3)、将提取液置入真空浓缩装置,回收乙醇,当容器内提取液体积减少至1/5~1/3时,停止取出,往容器中加入水至原体积;进行微滤,微滤后进行超滤,选用MWCO在5万~10万超滤膜 ,在常温下,超滤压力为0.10~0.30MPa,当超滤进行至料液剩10~20%时,加水透析至少一次,制得茶多酚超滤处理滤液;4)、采用中等极性吸附树脂,将其湿法装入树脂柱,水洗涤平衡后,将上步骤的茶树花多酚超滤处理滤液加入树脂柱进行 吸附,检测漏出液多酚浓度达到初始上柱浓度的10~20%时停止上柱;用树脂柱体积2~3倍的蒸馏水或pH值为2.0~3.0的5~10%乙醇水溶液快速淋洗,洗去寡糖、色素、咖啡碱等杂质;茶树花多酚采用树脂柱体积3倍的30~70%乙醇液梯度洗脱树脂层,收集洗脱液,得多酚提取液;5)、将多酚提取液置入真空浓缩装置,回收乙醇,得浸膏,将浸膏干燥,制得茶树花多酚精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阿根董瑞建刘国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