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反式环丙烷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525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式环丙烷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该化合物具有如右结构,其中,X为:-H,-NO↓[2];Y为:-OCH↓[3],-CH↓[3],-H,-Cl,-NO↓[2]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贫电子烯烃衍生物和鉮盐按照1∶1.1~1.5比例混合溶入二氯甲烷,滴加50%NaOH,室温搅拌反应至反应体系中原料消失;反应结束后,柱层析分离有机相,可得到白色固体即反式环丙烷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以易得的贫电子烯烃衍生物3和基本的鉮盐1a,b为原料,以50%NaOH为碱,采用自身相转移催化的方法,操作简便,减少了污染,反应时间短,选择性好,产率高,同时副产物三苯砷可以回收再利用,大大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式环丙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背景环丙烷等小环化合物的化学在有机化学理论和合成应用上占有重要地位,某些具有环丙垸结构的化合物是生物代谢中间体,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霉菌和细菌微生物体 内。多取代的环丙烷不仅是天然产物、重要药物的结构单元,而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 中间体,在增加碳链、构架碳胳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成环丙烷衍生物一直是化学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研究高立体选择性合 成此类化合物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相转移催化使许多用传统方法很难进行的反应或者不能发生的反应能顺利进行, 而且具有选择性好、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到目前为止,环丙烷衍生物的合成的报道有很多,而高立体选择性合成此类化合物的 方法却不多,利用相转移催化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合成环丙垸衍生物的方法还未见报 道。由于合成方法的缺陷,环丙垸化合物在医药、农药中间体或前体、尤其是有机合 成中间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类新的反式环丙烷衍生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利用相转移催化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合成该反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式环丙烷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    其中,X为:-H,-NO↓[2]    Y为:-OCH↓[3],-CH↓[3],-H,-Cl,-NO↓[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丽王慧慧曹卫国陈杰丁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