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3442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包括:进气歧管支管,设有空气出口;以及天然气进气管接嘴,连接所述进气歧管支管和用于对所述两用燃料发动机输送天然气的天然气进气软管,其中,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密封设置在所述进气歧管支管的气道管壁上,并且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上设有通路。在设有天然气进气管接嘴时,使得进气歧管与天然气进气软管连接方便,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事省力。

Intake manifold assembly for dual fuel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for dual fuel engine intake manifold assembly includes an intake manifold pipe, an air outlet; and the gas pipe connecting mouth, connected to the intake manifold pipe and intake hose used for natural gas, the dual fuel engine gas, the gas inlet pipe. The mouth seal is arranged on the tube walls of the intake manifold pipe passage, and the gas nozzl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pipe connecting passag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onvenient use, labor saving and labor saving,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进气歧管
,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
技术介绍
对于化油器式或节气门体汽油喷射式发动机,进气歧管指的是化油器或节气门体之后到气缸盖进气道之前的进气管路。进气歧管的功用是将空气或燃油混合气分配到各缸进气道。在设置进气歧管时,通常需要在进气管路上安装例如节气门体等,从而形成进气系统总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两用燃料发动机。两用燃料发动机不仅可以使用汽油,还可以使用例如天然气。但是,现有的进气歧管不方便与储存天然气的气罐连接,使得进气歧管总成不能有效地满足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工作需求。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进气歧管总成不方便与储存有天然气的气罐连接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在进气歧管支管的气道管壁上设有天然气进气管接嘴,方便连接天然气进气软管和进气歧管支管。本技术的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包括:进气歧管支管,设有空气出口;以及天然气进气管接嘴,连接所述进气歧管支管和用于对所述两用燃料发动机输送天然气的天然气进气软管,其中,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密封设置在所述进气歧管支管的气道管壁上,并且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上设有使所述天然气经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而进入所述进气歧管支管的通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歧管支管设有至少两个,其中各所述进气歧管支管的气道管壁上均设有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气歧管支管的空气出口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与所述进气歧管支管为一体式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通用于监测所述进气歧管总成内真空度的天然气减压阀和所述进气歧管总成的天然气减压阀管接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气减压阀管接嘴位于所述进气歧管总成的稳压腔和节气门体安装法兰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气减压阀管接嘴与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进气歧管总成的进气歧管支管上设有天然气进气管接嘴。在设置有天然气进气管接嘴后,需要使用天然气时,直接将天然气进气软管通过例如卡箍固定在天然气进气管接嘴上,并打开天燃气系统开关使得天然气经过天然气进气软管进入进气歧管管接嘴,进而进入到进气歧管各支管。在设有天然气进气管接嘴时,使得进气歧管与天然气进气软管连接方便,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事省力。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气歧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进气歧管总成1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上。进气歧管总成1包括设有空气出口111的进气歧管支管11和密封设置在进气歧管支管11的气道管壁上的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的中部设有通孔,以形成通路。当需要向两用燃料发动机中输入例如天然气时,将天然气进气软管(图中未示出)通过例如卡箍固定在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上。并且天然气进气软管通过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上的通路与进气歧管支管11连通。在两用燃料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天然气依次流经天然气进气软管、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和进气歧管支管11而进入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室中。在设置有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后,直接将天然气进气软管固定在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上即可,使得进气歧管支管11与天燃气系统连接方便,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事省力。在设置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时,可以使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与进气歧管支管11一体注塑成型。这样,加工方便,便于批量生产,提高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与进气歧管支管1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从而提高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的使用安全性,而且在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与进气歧管支管11一体注塑成型时,还可以有效地保证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与进气歧管支管11之间的密封性能。进气歧管支管11的数量可以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缸数相同。当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缸数为多个时,进气歧管支管11也设置多个。在一个例子中,两用燃料发动机为四缸两用燃料发动机,此时进气歧管支管11也设置有四个。其中一个进气歧管支管11对应一个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室。设置有多个进气歧管支管11时,在每个进气歧管支管11上均设置有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在连接天然气进气软管时,在每个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上均设置一个天然气进气软管的支路。这样可以使得进入每个进气歧管支管11的天然气量均大致相同,从而使得进入每个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室的天然气量也均大致相同。在设置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时,将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设置在靠近进气歧管支管11的空气出口111的位置。即,相对于缸盖进气道的空气进口的位置,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更为靠近进气歧管支管11的空气出口111的位置。在靠近进气歧管支管11的空气出口111的位置的空间较大,便于设置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而且将天然气进气管接嘴12设置在靠近进气歧管支管11的空气出口111的位置时,可以减少天然气进气的距离,提高喷射准确性。另外,在天然气进气软管的另一端还可以与天然气导轨连接(图中未示出)。当需要使用天然气时,通过开启天然气导轨,使得天然气的通路处于开启状态。当不需要使用天然气时,通过关闭天然气导轨,使得天然气的通路处于关闭状态。在设置有天然气导轨时,方便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用料的切换。进气歧管总成1还包括用于连接天然气减压阀的天然气减压阀管接嘴13。天然气减压阀与进气歧管连通,以使进气歧管内的真空能够实时反馈给天然气减压阀,从而满足天然气进气工况需求。在设置有天然气减压阀管接嘴13后,方便连接天然气减压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事省力。另外,进气歧管总成1包括与连接进气歧管支管11的稳压腔15和设置在过渡距离上的节气门体安装法兰14。在设置有多个进气歧管支管11时,多个进气歧管支管11分别与稳压腔15连接。即,空气在进入进气歧管支管11之前先经过过度距离进入稳压腔15中,然后再从稳压腔15流入各进气歧管支管11中。在设置天然气减压阀管接嘴13时,可以将天然气减压阀管接嘴13设置在节气门体安装法兰14和稳压腔15之间。如此设置,可以使天然气减压阀的灵敏度较高,使得天然气减压阀的压力反馈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歧管支管,设有空气出口;以及天然气进气管接嘴,连接所述进气歧管支管和用于对所述两用燃料发动机输送天然气的天然气进气软管,其中,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密封设置在所述进气歧管支管的气道管壁上,并且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上设有使所述天然气经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而进入所述进气歧管支管的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歧管支管,设有空气出口;以及
天然气进气管接嘴,连接所述进气歧管支管和用于对所述两用燃料发动机输
送天然气的天然气进气软管,其中,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密封设置在所述进气
歧管支管的气道管壁上,并且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上设有使所述天然气经所述
天然气进气管接嘴而进入所述进气歧管支管的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其特征在
于,所述进气歧管支管设有至少两个,其中各所述进气歧管支管的气道管壁上均
设有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用燃料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其特征在
于,所述天然气进气管接嘴设置在靠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史方凯
申请(专利权)人:海马轿车有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