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炸机脱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罐体,所述罐体上方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竖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入罐体内部,且末端固定连接有料架,所述料架内设有用以放置油炸物的料笼,所述料架侧面设有下翻门,所述下翻门上设有滚轮。该油炸机脱油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油炸物取放便捷,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炸机脱油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的油炸食品在消费市场已占有很大的份额,逐渐成为了小零食销售中的主打性食品。而通过油炸后的食品往往需要将附着在食材表面的多余油液沥尽,传统技术中往往是将油炸后的产品静置与网罩之上,使油液自然滴落,该方法生产效率低,除油效果不好;为了提高效率,现有的油炸机带有脱油装置,但其脱油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油炸物的取放不够便捷,使得生产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油炸物取放便捷,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油炸机脱油装置。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油炸机脱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罐体,所述罐体上方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竖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入罐体内部,且末端固定连接有料架,所述料架内设有用以放置油炸物的料笼,所述料架侧面设有下翻门,所述下翻门表面设有滚轮。进一步的,上述料架包括直径相同且在竖直方向平行的第一圆框和第二圆框,所述第一圆框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一圆框和第二圆框之间设有若干竖直放置的支撑杆,所述第二圆框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滚轮。进一步的,上述料笼的截面为圆形,侧壁为不锈钢网,料笼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叠加。进一步的,上述下翻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滑道,两个第二滑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与第一圆框用锁扣可拆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滑道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圆框的上表面铰接,所述第二滑道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第二滚轮。进一步的,上述下翻门关闭时,第一滑道与第二滑道垂直;下翻门完整打开时,两侧的第一滑道与分别与第二滑道相接,且第一滑道的上表面与第二滑道的上表面共面。进一步的,上述升降装置包括与罐体上端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座上方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上述述罐体的内部为圆柱形结构,其侧面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罐体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铰接有密封门,且开口的宽度大于下翻门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油炸机脱油装置结构合理,下翻门打开时,料栏可沿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滑动,方便工人更换料笼,提高生产效率;2、料架与下翻门用锁扣可拆连接,不仅方便下翻门的打开和关闭,而且避免料笼在进行旋转脱油时被甩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底座;2-罐体;3-转轴;4-升降气缸;5-固定座;6-电机;7-升降板;8-料架;801-第一圆框;802-第二圆框;803-支撑杆;804-第一滑道;805-第一滚轮;806-第二滑道;807-第二滚轮;808-横杆;9-锁扣;10-料笼;11-出油口;12-导柱;1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油炸机脱油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罐体2,所述罐体2上方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竖直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伸入罐体1的内部,且末端固定连接有料架8,所述料架8内设有用以放置油炸物的料笼10,所述料架8侧面设有下翻门,所述下翻门上设有第二滚轮807,即料架8在转轴3的驱动下带动料笼10做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对油炸物的脱油。本实施例中,罐体2的上半部分为取料和放料区,下半部分为油炸区,其中下半部分位于底座1内,即料架8在升降装置带动下可在两个区进行切换,在油炸区油炸结束后上升至取料放料区进行旋转脱油和更换物料,且在旋转脱油和更换物料的同时,油炸区内完成排出废弃油液和注入新鲜油液,减少两次油炸的间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上述料架8包括直径相同且在竖直方向平行的第一圆框801和第二圆框802,所述第一圆框801与转轴3固定连接,第一圆框801和第二圆框802之间设有若干竖直放置的支撑杆803,支撑杆803两端分别与第一圆框801和第二圆框802焊接,所述第二圆框802的上表面焊接有三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滑道804,所述第一滑道804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滚轮805。本实施例中,上述料笼10的截面为圆形,大大降低了油炸物在料笼10内油炸和脱油时容易破碎的情况;料笼10的侧壁为不锈钢网,方便油液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料笼10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叠加,即同时对多层料笼10内的油炸物进行脱油,不仅提高单次脱油的油炸物数量,而且避免了在同一个料笼10内堆积过多油炸物,影响脱油精度,且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上述下翻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滑道806,两个第二滑道806的上端之间焊接有有横杆808,所述横杆808与第一圆框801用锁扣9可拆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滑道806的下端分别与第二圆框802的上表面铰接,所述第二滑道806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第二滚轮807。本实施例中,上述下翻门关闭时,第一滑道804与第二滑道806垂直,即第二滑道806可对料笼10进行周向固定,避免旋转脱油过程中料笼10被甩出;下翻门完整打开时,两侧的第一滑道804与分别与第二滑道806相接,且第一滑道804的上表面与第二滑道806的上表面共面,第一滑道804和第二滑道806构成滑动轨道,取料时只需轻拉料笼10,料笼10即可沿着第一滑道804和第二滑道806滑出罐体2;装料时也只需将装满食物的料笼10放至第二滑动806,往前推动即可将料笼10送入料架8内。本实施例中,上述升降装置包括与罐体2上端固定连接的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两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4,所述升降气缸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座5上方的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轴3固定连接,即利用升降气缸4带动升降板7以及升降板7上的电机6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罐体2内部的料架8上下运动,在取料和放料区以及油炸区进行切换,即脱油结束后可同时进行油炸物的取放和往罐体2内注入新的油液,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升降装置工作时出现偏离,固定座5上表面四个角落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放置的导柱12,导柱12穿过升降板7并在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本实施例中,上述罐体的内部为圆柱形结构,其侧面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罐体2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铰接有密封门,且开口的宽度大于下翻门的宽度,便于下翻门打开时可以伸出罐体2,方便料笼10的更换。本实施例中,第二滑道806的长度大于料架8外边缘到密封门的长度,以便下翻门打开时,第二滑道806与罐体2开口的边缘相接,并伸出至罐体2,即利用罐体2开口的边缘来支撑第二滑道806,避免料笼10沿第二滑道806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料笼10重力过大,对第二滑道806的铰接处产生过大的弯矩,进而破坏该铰接处的强度,影响料笼10的输送。本实施例中,第一滑道804和第二滑道806的材料均为槽钢,第一滚轮805和第二滚轮807分别置于第一滑道804和第二滑动806的凹槽内,且第一滚轮805和第二滚轮807均伸出第一滑道804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炸机脱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罐体,所述罐体上方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竖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入罐体内部,且末端固定连接有料架,所述料架内设有用以放置油炸物的料笼,所述料架侧面设有下翻门,所述下翻门上设有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炸机脱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罐体,所述罐体上方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竖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入罐体内部,且末端固定连接有料架,所述料架内设有用以放置油炸物的料笼,所述料架侧面设有下翻门,所述下翻门上设有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机脱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包括直径相同且在竖直方向平行的第一圆框和第二圆框,所述第一圆框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一圆框和第二圆框之间设有若干竖直放置的支撑杆,所述第二圆框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机脱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笼的截面为圆形,侧壁为不锈钢网,料笼可沿竖直方向进行叠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炸机脱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滑道,两个第二滑道的上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灼,王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好口福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