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纹结构轮胎胎面,由中心区域及分别位于中心区域两侧的内侧胎肩区域与外侧胎肩区域构成;所述中心区域由两条连续的轴向第一主沟、第三主沟与第三主筋,第二主筋及第四主筋构成;还包括连续的轴向第一主沟与第一主筋构成内侧胎肩区域,及连续的周向第四主沟则与第五主筋构成外侧胎肩区域;所述第一主筋上设有第一沟槽,所述每两条第一沟槽之间设有第一钢片;所述第二主筋上设有第二钢片与第二沟槽,所述第二钢片与第二沟槽交错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传统轮胎噪音与操纵性能相互制约,怎样达成性能上的平衡,制造一款低噪音而又具有优良驾驶操纵性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花纹结构轮胎胎面。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传统的对称胎面花纹轮胎由于沿胎面中心线两侧具有相同性能特点的花纹,因此在一些常规或特定的路面能提供更好的操作性能。例如,在湿滑路面相同的花纹尝尝显示出均匀的排水能力,对称的花纹有利于轮胎换位等。汽车轮胎关系着人们出行时安全,一款好的轮胎可以提供给出行者不同的体验,现在人们对于轮胎理解更加深入,对轮胎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耐磨就可以了,还需要舒适和环保,而欧洲标签法的出台,更是将滚动阻力、湿滑抓地力、噪音性能作为轮胎等级的参数化指标。而我国轿车轮胎噪音等级多为LV3级,勉强可达到欧盟第一阶段的最低要求,但有相当比例的没能达到欧盟第二阶段的最低要求,马上就将进入禁止销售的等级。针对这种情况,开发一款低噪音而又具有优良驾驶操纵性的轮胎迫不及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传统轮胎噪音与操纵性能相互制约,怎样达成性能上的平衡,制造一款低噪音而又具有优良驾驶操纵性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纹结构轮胎胎面,由中心区域及分别位于中心区域两侧的内侧胎肩区域与外侧胎肩区域构成;所述中心区域由两条连续的周向第二主沟、第三主沟与第三主筋,第二主筋及第四主筋构成;还包括连续的周向第一主沟与第一主筋构成内侧胎肩区域,及连续的周向第四主沟则与第五主筋构成外侧胎肩区域;所述第一主筋上设有第一沟槽,所述每两条第一沟槽之间设有第一钢片;所述第二主筋上设有第二钢片与第二沟槽,所述第二钢片与第二沟槽交错排列;所述第三主筋上设有第三钢片;所述第四主筋上设有第四沟槽与第四沟槽,所述第四沟槽与第四沟槽交错排列;所述第五主筋上设有第五沟槽。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内侧胎肩区域:中心区域:外侧胎肩区域比例为1.58:3.1:1.78。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第一主筋:第二主筋:第三主筋:第四主筋:第五主筋比例为1.58:1.05:1.00:1.05:1.78。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第五沟槽与第一沟槽为倒斜角方式。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第一主沟与第三主沟沟壁角度为8°-12°。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第一主沟与第四主沟沟壁角度为3°-5°。本技术花纹结构轮胎胎面的优点是:1、花纹结构轮胎胎面,使用此款不对称花纹轮胎,大幅提升轮胎的噪音等级,使轮胎的噪音等级达到LV2甚至LV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提升轮胎的噪音等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的同时,兼顾了轮胎的安全与操控性能,使轮胎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显著提升。2、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提供高速转弯时的抓地性和操控性能,沟槽的设计有效刺穿水膜,防止水滑现象,提高湿地的操控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平面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花纹结构轮胎胎面,由中心区域15及分别位于中心区域15两侧的内侧胎肩区域16与外侧胎肩区域17构成;所述中心区域15由两条连续的周向第二主沟12、第三主沟13与第三主筋3,第二主筋2及第四主筋4构成;还包括连续的周向第一主沟11与第一主筋1构成内侧胎肩区域16,及连续的周向第四主沟14则与第五主筋5构成外侧胎肩区域17;所述第一主筋1上设有第一沟槽10,所述每两条第一沟槽10之间设有第一钢片18;所述第二主筋2上设有第二钢片19与第二沟槽6,所述第二钢片19与第二沟槽6交错排列;所述第三主筋3上设有第三钢片20;所述第四主筋4上设有第四沟槽7与第四沟槽8,所述第四沟槽7与第四沟槽8交错排列;所述第五主筋5上设有第五沟槽9。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内侧胎肩区域16:中心区域15:外侧胎肩区域17比例为1.58:3.1:1.78。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第一主筋1:第二主筋2:第三主筋3:第四主筋4:第五主筋5比例为1.58:1.05:1.00:1.05:1.78。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第五沟槽9与第一沟槽10为倒斜角方式。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第一主沟12与第三主沟13沟壁角度为8°-12°。上述的花纹结构轮胎胎面,所述第一主沟11与第四主沟14沟壁角度为3°-5°。花纹轮胎是不对称花纹,由第一主筋1、第二主筋2、第三主筋3、第四主筋4、第五主筋5,五条花纹主筋组成。此花纹节距由图1中A与B两种形态的分节距组成,最多可实现由[1A]、[1B]、[2A]、[2B]、[3A]、[3B]、[4A]、[4B]、[5A]、[5B]组成的25种不同宽度的花纹节距排列,节距采用小节距设计,每种分节距有5种宽度,宽度从23mm至35mm,多种不同的花纹节距通过Simulation 分析筛选选出噪音最佳排列顺序,横向沟槽6、7、8、9、10分段式设计有效的避免了声音分贝的叠加,实现了声音不同频率的相互干扰,从而减小了噪音。花纹在使用了以上技术减少了噪音的前提下,牺牲了大花纹节距的设计,会对轮胎的驾驶操纵性造成影响。为改善这一情况,这款花纹结构调整了花纹主沟11、12、13、14和花纹横向沟槽6、7、8、9、10的宽度尺寸,整个花纹的镂空面积占花纹总面积的34%,花纹为不对称花纹,最终实现了低噪音的高操控性的性能要求。四条平行花纹主沟11、12、13、14,宽度从6.5mm-16mm不等,为轮胎提供了良好的排水能力。第一主筋1上具有第一钢片18,第二主筋2上具有第二钢片19,减小内侧花纹刚性,提升轮胎的刹车、制动性能。第四主筋4与第五主筋5上为第四沟槽7、第四沟槽8、第五沟槽9,大花纹块保证花纹刚性,提供优秀的操控性。第五沟槽9与第一沟槽10处倒斜角处理,减少噪音产生。主筋上楔形小脚设计A与B,增加的了花纹边角处的强度。闭合式第五主筋5,提供高速转弯时的抓地性和操控性能。尖锐的横向第二沟槽6、第四沟槽7、第四沟槽8,有效刺穿水膜,防止水滑现象,提高湿地的操控性能。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纹结构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由中心区域(15)及分别位于中心区域(15)两侧的内侧胎肩区域(16)与外侧胎肩区域(17)构成;所述中心区域(15)由两条连续的周向第二主沟(12)、第三主沟(13)与第三主筋(3),第二主筋(2)及第四主筋(4)构成;还包括连续的周向第一主沟(11)与第一主筋(1)构成内侧胎肩区域(16),及连续的周向第四主沟(14)与第五主筋(5)构成外侧胎肩区域(17);所述第一主筋(1)上设有第一沟槽(10),所述每两条第一沟槽(10)之间设有第一钢片(18);所述第二主筋(2)上设有第二钢片(19)与第二沟槽(6),所述第二钢片(19)与第二沟槽(6)交错排列;所述第三主筋(3)上设有第三钢片(20);所述第四主筋(4)上设有第四沟槽(7)与第四沟槽(8),所述第四沟槽(7)与第四沟槽(8)交错排列;所述第五主筋(5)上设有第五沟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纹结构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由中心区域(15)及分别位于中心区域(15)两侧的内侧胎肩区域(16)与外侧胎肩区域(17)构成;所述中心区域(15)由两条连续的周向第二主沟(12)、第三主沟(13)与第三主筋(3),第二主筋(2)及第四主筋(4)构成;还包括连续的周向第一主沟(11)与第一主筋(1)构成内侧胎肩区域(16),及连续的周向第四主沟(14)与第五主筋(5)构成外侧胎肩区域(17);所述第一主筋(1)上设有第一沟槽(10),所述每两条第一沟槽(10)之间设有第一钢片(18);所述第二主筋(2)上设有第二钢片(19)与第二沟槽(6),所述第二钢片(19)与第二沟槽(6)交错排列;所述第三主筋(3)上设有第三钢片(20);所述第四主筋(4)上设有第四沟槽(7)与第四沟槽(8),所述第四沟槽(7)与第四沟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建伟,崔冬,司蒙蒙,宋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沃瑞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