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果果坯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2394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余甘果果坯的制作方法,工艺方法是选果、消毒、清洗、沥干、糖液浸渍、果-液分离、糖液处理、再次浸渍、捞出沥干、果坯等。其特征是经过第一次糖液浸渍余甘果果实所得到的糖液后加入甲壳胺粉末混合升温、保温、过滤。除去其中单宁酸等产生苦涩味的物质后,再加热浓缩到一定程度后冷即,再倒入原浸渍的余甘果果实混合浸渍,得到的果胚既能除去苦涩味,又能保留原有营养与风味。所得的糖液可以配制饮料等产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甘果果坯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类。余甘果有丰富的VC等多种营养成分,能阻断强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中的合成,并能提高人体血浆中抗衰老物质-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浓度,长期以来,人们经常食用以余甘果制作的果脯或蜜饯,作为治疗支气管炎、喉炎、慢性肝炎、胆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辅助药物,长期食用,还有强身保健,和防病治病等功用。但传统的余甘果果脯等其制作方法已有一些书刊收载。在所有的方法中,果坯的制作的特点是将鲜余甘果用食盐浸渍处理。余甘果中产生苦涩味的物质,主要是单宁酸、乙基单宁酸等使甘余果浸泡于食盐水中,将这些浸渍后的食盐水除去,所得到的余甘果坯的苦涩味即可大部分除去,或不再有苦涩味,可进一步加工成果脯,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在所除去的食盐水中,不仅含有单宁酸等引起苦涩味的成分,同时也将VC等水溶性的营养成分带走,而这些营养成分因与食盐混和,就无法利用,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在1987.2《食品科学》关于油橄榄果脯罐头加工,也只介绍了常规的加工工艺方法。而对余甘果的加工方法没有涉及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用鲜余甘果制作果坯的过程中,既能脱除余甘果中的苦涩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甘果坏的制作方法。工艺是:选果、消毒、沥干、糖浸渍、分离、糖液处理、又浸渍、又果--液分离、成品等,其特征在于余甘果果实用糖液浸渍,利用糖液对余甘果中的苦涩味进行抽提,然后是液--固分离,再进行糖液处理加入甲壳胺粉末混合加温、过滤、除去苦涩味、保留VC等营养物质,加热浓缩后再与原浸渍果实进行混合浸渍,从而使大量的VC等营养物质又能回到原果实中,得到的余甘果坯不再有苦涩味,进一步用于制作余甘果脯。分离出的糖又可配制饮料等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甘果坯的制作方法。工艺是:选果、消毒、沥干、糖浸渍、分离、糖液处理、又浸渍、又果--液分离、成品等,其特征在于余甘果果实用糖液浸渍,利用糖液对余甘果中的苦涩味进行抽提,然后是液--固分离,再进行糖液处理加入甲壳胺粉末混合加温、过滤、除去苦涩味、保留VC等营养物质,加热浓缩后再与原浸渍果实进行混合浸渍,从而使大量的VC等营养物质又能回到原果实中,得到的余甘果坯不再有苦涩味,进一步用于制作余甘果脯。分离出的糖又可配制饮料等产品。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1-0.5%(重量)的消毒液消毒余甘果实。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发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益宝饮料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