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烷胺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专用测试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406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金刚烷胺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专用测试盒。其检测快速、灵敏、准确、可定量、操作简单、且对样品纯度要求不高,特异性强,特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专用测试盒的制备及检测方法。其包括浓缩洗涤液、浓缩复溶液、显色液A、显色液B和终止液,其特征在于:包被有金刚烷胺固相抗原的包被板、金刚烷胺标准品、金刚烷胺抗体冻干品。检测时,取包被板,加入50μL抗金刚烷胺抗体,25℃左右孵育0.5h,洗涤液洗3~5次,加10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羊抗鼠抗体,25℃左右孵育0.5h,用洗涤液洗3~5次,加50μL显色液A和50μL显色液B,避光静置10分钟~20分钟后加终止液50μL,在450nm处测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金刚烷胺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体为金刚烷胺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专用测试盒及制备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金刚烷胺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羞星于亚洲感冒流行的1966年批准其作为预防药。并于1976年在预防药的基础上确认其为治疗药。该药对成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治疗剂量与产生副作用的剂量很接近,对高龄者及有慢性心肺疾病或肾脏疾病者的剂量和给药计划很难确定,因此尚未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在且灰,金刚烷胺一直作为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直到1998年才被批准用于流感病毒A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金刚烷胺可用于亚洲甲-1I型流感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与抗菌素合用可治败血症和病毒性肺炎,并有退烧作用。也有抗震颤麻痹的作用。适用于原发性帕金森病、脑炎后的帕金森综合征、药物诱发的锥体外系反应、一氧化碳中毒后帕金森综合征及老年人合并有脑动脉硬化的帕金森综合征。根据其药理作用,国内现在主要将金刚烷胺用于鸡、猪流感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为避免影响国家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政策落实,给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不良后果,农业部发布《关于清查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的紧急通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刚烷胺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专用测试盒,其包括浓缩洗涤液、浓缩复溶液、显色液A、显色液B和终止液,其特征在于:包被有金刚烷胺固相抗原的包被板、金刚烷胺标准品、金刚烷胺抗体冻干品以及酶标记的羊抗鼠抗体冻干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道林邢海龙洪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维赛科技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