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烈阳下停车,车体会迅速积聚热量,使车厢内的温度也迅速升高,时间久后,车箱内的皮具或相关材料经过烈阳的暴晒后可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可导致人体呼吸不畅,从而造成人体不好的舒适感;并且,太阳照射下汽车车身容易损害,如塑料、漆、橡胶等会加速老化。此外在开车后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进行降温工作。为此,目前出现有汽车遮阳伞,利用汽车遮阳伞可阻挡太阳直射车体,以大大降低车厢内的温度。然而,目前的汽车遮阳伞其一般依靠手动完成伞体的打开或关闭,其自动化程度较低,使用较为不便,耗费费力,并且,结构复杂,强度不足,此外,目前的汽车遮阳伞仅在使用时安装在车顶上,不使用时从车顶拆下,针对汽车遮阳伞没有专门的箱体,导致使用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汽车遮阳伞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汽车遮阳伞自动化程度低、使用不便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包括有开合门机构、平移机构、转动控制机构、摆起机构、伞柄组件、升伞机构、上盘组件、下盘组件、多个短骨支架、多个长骨支架、一伞面以及箱体总成;该开合门机构包括有马达座、第一马达、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左门以及右门;该第一马达设置于马达座上,该第一丝杆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马达座上,该第一马达带动第一丝杆转动,该第一螺母套设于第一丝杆上并沿第一丝杆上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开合门机构、平移机构、转动控制机构、摆起机构、伞柄组件、升伞机构、上盘组件、下盘组件、多个短骨支架、多个长骨支架、一伞面以及一箱体总成;该开合门机构包括有马达座、第一马达、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左门以及右门;该第一马达设置于马达座上,该第一丝杆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马达座上,该第一马达带动第一丝杆转动,该第一螺母套设于第一丝杆上并沿第一丝杆上下活动,该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均与第一螺母转动连接,左支撑杆的尾端和右支撑杆的尾端分别与左门的端部和右门的端部转动连接,左门和右门的下方形成有收纳空间;该平移机构设置于收纳空间内,平移机构包括有两导杆、一滑座、一齿条以及一第二马达;该两导杆左右间隔设置,该滑座的两端分别与两导杆滑动连接并沿两导杆来回平移,该齿条与两导杆平行并设置于两导杆之间,齿条位于滑座的下方,该第二马达固定在滑座上,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该转动控制机构包括有旋转座、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马达;该旋转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座上,旋转座的周侧面设置有齿牙,该第二齿轮设置于滑座上,第二齿轮与前述齿牙啮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开合门机构、平移机构、转动控制机构、摆起机构、伞柄组件、升伞机构、上盘组件、下盘组件、多个短骨支架、多个长骨支架、一伞面以及一箱体总成;该开合门机构包括有马达座、第一马达、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左门以及右门;该第一马达设置于马达座上,该第一丝杆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马达座上,该第一马达带动第一丝杆转动,该第一螺母套设于第一丝杆上并沿第一丝杆上下活动,该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均与第一螺母转动连接,左支撑杆的尾端和右支撑杆的尾端分别与左门的端部和右门的端部转动连接,左门和右门的下方形成有收纳空间;该平移机构设置于收纳空间内,平移机构包括有两导杆、一滑座、一齿条以及一第二马达;该两导杆左右间隔设置,该滑座的两端分别与两导杆滑动连接并沿两导杆来回平移,该齿条与两导杆平行并设置于两导杆之间,齿条位于滑座的下方,该第二马达固定在滑座上,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该转动控制机构包括有旋转座、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马达;该旋转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滑座上,旋转座的周侧面设置有齿牙,该第二齿轮设置于滑座上,第二齿轮与前述齿牙啮合,该第三马达固定在滑座上,第三马达带动第二齿轮旋转;该摆起机构包括有转动轴、左支柱、右支柱以及摆起马达;该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旋转座上,转动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齿轮,该左支柱和右支柱均固定在转动轴上随转动轴转动,左支柱和右支柱左右间隔设置,该摆起马达固定在旋转座上,摆起马达带动一齿轮组转动,该齿轮组与第三齿轮啮合;该伞柄组件包括有伞座以及中棒套筒,该伞座的两端分别与前述左支柱和右支柱固定连接;该升伞机构包括有第二丝杆、升伞马达以及第二螺母;该第二丝杆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伞座上,第二丝杆位于中棒套筒内,该升伞马达固定在伞座上,升伞马达带动第二丝杆转动,该第二螺母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二丝杆外;该上盘组件固定安装于中棒套筒的顶部,该下盘组件可沿中棒套筒上下滑动地套设于中棒套筒外,下盘组件与第二螺母安装连接;每一短骨支架均与上盘组件和下盘组件转动连接,每一长骨支架亦均与上盘组件和下盘组件转动连接;该伞面设置于多个短骨支架和多个长骨支架上;该箱体总成包括有箱体以及两脚架组件;前述平移机构、转动控制机构、摆起机构、伞柄组件、升伞机构、上盘组件、下盘组件、多个短骨支架、多个长骨支架和一伞面均设置于箱体内,开合门机构封盖箱体的顶部开口,该箱体的两侧均内凹形成有一长孔,每一长孔内均镶嵌有齿形卡位板;该两脚架组件分别设置于箱体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组件包括有上盘、上盘盖、O型钢圈以及顶盖;该上盘包括有安装部、定位部以及圆盘部,该圆盘部于安装部和定位部之间的连接处径向扩大形成,圆盘部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槽;该上盘盖为环状圆盘结构,上盘盖套设于定位部上并叠合于圆盘部的表面上,上盘盖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槽,该多个第二定位槽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定位槽上下正对连通,上盘盖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上盘上;该O型钢圈夹设于上盘和上盘盖之间,前述短骨支架和长骨支架均与O型钢圈转动连接,且短骨支架和长骨支架定位在对应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中;该顶盖具有一盖体部和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于盖体部的底面一体延伸出,盖体部盖于上盘盖的上方,该连接部穿过上盘盖而插入定位部中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汽车车载智能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盘组件包括有转动齿轮、收丝轮、转套、压紧弹簧、下盘、下盘盖、O型钢圈以及调线架;该收丝轮与转动齿轮固定连接,该转套和压紧弹簧由下往上组装在收丝轮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上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威稳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