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5127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为了解决口干,适合每次少量且长时间饮用的饮用方式的饮料。具体为,将饮料的渗透压调节为特定范围,并调节饮料中的糖类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饮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了解决口干,适合每次少量且长时间饮用的饮用方式的饮料。
技术介绍
在近年来的办公室中流行一种饮料的新饮用方式。具体而言,将矿泉水、茶饮料等每次少量且长时间饮用的习惯正在流行。作为其要因,可列举在压力大的办公室中容易口干。具体而言,可列举在供暖好的办公室中湿度较低而容易口干,以及在会议等压力环境下因不分泌唾液而容易口干。在此所说的口干,是指口腔本身的干燥,与因全身水分不足而产生的口渴完全不同。因而,适于这种饮用方式的饮料有着广泛需求。但是,尚未发现适于这种新饮用方式的饮料,即可每次少量且长时间美味地饮用的饮料。另一方面,已存在与口干不同,以对失水的身体增补水分为目的的饮料。例如,由运动饮料所代表的具有与体液的渗透压(280~290mOsm/KG左右)几乎相同的渗透压的等渗饮料,以及比体液的渗透压稍低(200mOsm/KG左右)的低渗饮料等。作为上述例子,可列举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解质组合物。这种饮料并不是为每次少量且长时间饮用而设计的饮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236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以往所没有的饮料,其适合近年来饮料的新饮用方式,即为了解决口干而每次少量且长时间饮用的饮用方式。本专利技术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将饮料的渗透压调节为至今尚未使用过的与唾液的渗透压同等程度的范围,由此可获得具有适于上述新饮用方式的特性的饮料。并且发现为了获得适于该新饮用方式的饮料,糖的组成也很重要。具体而言,发现了使用在饮料中至今几乎未使用过的三糖类,并且将饮料中的双糖类的总重量与三糖类的总重量之比调节为特定范围尤为重要。并且发现糖的总量中的单糖类、双糖类、三糖类的合计量的比例也很重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内容,但不限于此。1.一种饮料,其特征在于,为含有糖类的饮料,完全满足以下(i)~(iii)的条件,(i)相对于饮料中所含的糖类的总重量,饮料中所含的单糖类、双糖类及三糖类的总重量的比例为75%以上,(ii)双糖类的总重量与三糖类的总重量之比为5:1~9:10,以及(iii)渗透压为30~130mOsm/KG。2.根据1所述的饮料,其特征在于,每100g饮料中的糖类的总含量为0.5~10g。3.根据1或2所述的饮料,其特征在于,每100g饮料中的三糖类的总含量为0.05~2.70g。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饮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糖类的总重量,单糖类的总重量的比例为2.0~70%。5.一种饮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i)~(iii)的工序:(i)调节该饮料中糖的组成,以使相对于该饮料中所含的糖类的总重量,该饮料中所含的单糖类、双糖类及三糖类的总重量的比例为75%以上的工序,(ii)调节该饮料中的双糖类和三糖类的浓度,以使该饮料中的双糖类的总重量与三糖类的总重量之比为5:1~9:10的工序,以及(iii)将该饮料的渗透压调节为30~130mOsm/KG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饮料是为了解决口干,适合每次少量且长时间饮用的饮用方式的饮料。具体而言,是一种调和感良好、余味畅快、且即使微温也很美味、喝不够而想要反复饮用的饮料。在此,“调和感良好”是指“含在嘴里时无刺激性和违和感,口感好”,此外,“余味畅快”是指“饮用后的余味无滞重感及粘腻感,口腔湿润”。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饮料具有特定的渗透压且具有特定的糖组成。(渗透压)本专利技术的饮料的渗透压为30~130mOsm/KG。当渗透压超出该范围时,有时不能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优选的渗透压的例子为40~125mOsm/KG、40~120mOsm/KG等。而且,以往的矿泉水、绿茶饮料的渗透压为1~25mOsm/KG左右。虽然也存在赋予了风味的具有些许甜味的近水饮料,但是它们的渗透压一般为200mOsm/KG以上。口腔内不干燥而畅快的状态是指唾液遍布口腔内而湿润的状态。虽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机理不拘泥于理论,但据说唾液渗透压为体液渗透压的大约一半,从而认为接近于唾液渗透压的低渗透压液体含在嘴里时接近于稳定状态、调和感良好等,从而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相关联。为了调节渗透压,只要调节饮料中的溶质的量即可。该调节也可根据公知的任意方法进行。渗透压的测定也可使用公知的任意方法进行。例如,可使用自动渗透压测定装置OSMOSTATIONOM-6060(ARKRAY株式会社)。(糖类)本专利技术的饮料含有糖类。本说明书中的“糖类”是指单糖类、双糖类、三糖类或聚合度为四以上的多糖类(以下有时也用“四糖类以上”或与之类似的用语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饮料含有双糖类及三糖类,进而也可以含有单糖类和/或聚合度为四以上的多糖类。本说明书中的“单糖类”具有在本
中使用的一般的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单糖类包括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等,但不限于这些。优选的单糖类为葡萄糖、果糖。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既可单独只含有这些单糖类中的任意一个,也可含有二个以上的单糖类。本说明书中的“双糖类”及“三糖类”的用语分别是指2分子及3分子的单糖以糖苷键键合的糖类。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双糖类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海藻糖、纤维二糖等,但不限于这些。优选的双糖类为麦芽糖和/或蔗糖。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既可单独只含有这些双糖类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含有二个以上的双糖类。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三糖类包括麦芽三糖、棉籽糖、黑曲霉三糖等,但不限于这些。优选的三糖类为麦芽三糖。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既可单独只含有这些三糖类中的任意一个,也可含有二个以上的三糖类。本说明书中的聚合度为四以上的多糖类,例如包括糊精、淀粉等。相对于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所含的糖类的总重量,单糖类、双糖类及三糖类的总重量的比例为75%以上。该比例低于此范围时,则有时不能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例如,起因于具有四以上的聚合度的糖类,有时会使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减弱。该比例优选为77%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本专利技术饮料中所含的双糖类的总重量与三糖类的总重量之比为5:1~9:10。双糖类的比例高于此范围时,饮料的口感会因为感觉味淡而产生违和感,而三糖类的比例高于此范围时,口感会感到滞重感,而饮完后的余味不佳。双糖类的总重量与三糖类的总重量的优选比例为4:1~1:1、4.5:1~1:1等。此外,相对于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所含的糖类的总重量,单糖类的总重量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80%、更优选为2.0~70%。该比例低于此范围时,有时会对口感产生影响,而该比例高于此范围时,余味变滞重。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所含的糖类的量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实现想要反复饮用等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优选糖类在饮料中以一定比例含有。例如,每100g饮料中糖类的总含量优选为0.5~10g、更优选为0.5~8g。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所含的三糖类的总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实现调和感良好等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优选三糖类在饮料中以一定比例含有。例如,每100g饮料中三糖类的总含量优选为0.05~2.70g、更优选为0.10g~2.50g。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所含的双糖类的总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但典型的是每100g饮料中含有0.2~5.0g。本专利技术的饮料中所含的单糖类的总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实现余味的畅快感等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优选单糖类在饮料中以一定比例含有。典型的是每100g饮料中单糖类的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料,其特征在于,为含有糖类的饮料,完全满足以下(i)~(iii)的条件,(i)相对于饮料中所含的糖类的总重量,饮料中所含的单糖类、双糖类及三糖类的总重量的比例为75%以上,(ii)双糖类的总重量与三糖类的总重量之比为5:1~9:10,以及(iii)渗透压为30~130mOsm/KG。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08 JP 2013-0474021.一种饮料,其特征在于,为含有糖类的饮料,完全满足以下(i)~(iii)的条件,(i)相对于饮料中所含的糖类的总重量,饮料中所含的单糖类、双糖类及三糖类的总重量的比例为75%以上,(ii)双糖类的总重量与三糖类的总重量之比为5:1~9:10,以及(iii)渗透压为30~130mOsm/KG而且,每100g饮料中的糖类的总含量为0.5~10g,每100g饮料中的三糖类的总含量为0.05~2.70g,相对于糖类的总重量,单糖类的总重量的比例为2.0~70%,每100g饮料中的双糖类的总含量为0.2~5.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好本顺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得利食品饮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