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35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是于自行车把手上设刹车把手,连结一刹车线之刹车芯线,刹车线另端近刹车器处设有一液压控制器,其内部具有一由刹车芯线拉动的导柱配合推动其中之液压活塞,推动内部之液压油,控制器外接油管至各刹车器,提供一高效率、高舒适性的刹车装置。(*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特别是一种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目前自行车的刹车系统可概分为两种,一种为一般线传系统之刹车结构,其系刹车把手处连动外具塑料套管包覆芯管之刹车线体,以作动设于车轮两侧之刹车器,以使该刹车器得以对车轮进行刹车,如此之结构实有以下的缺点,诸如1、刹车动作不确实当其两组刹车器受到碰撞或冲击时,产生歪斜的现象,无法确实的同时动作,难以同时对车轮之两侧进行刹车,造成刹车不确实之缺失。2、刹车会有不适之感即其刹车器对车轮的刹车摩擦力量,系完全以手拉动之力量动作,其间并无任何足供缓衡的结构,极易产生顿挫之感,不但令骑乘者不适,更受到突如其来的振动,影响行车的顺畅性及安全性。台湾第八四二0三七六二号“自行车油压式刹车器”新型专利,其系于刹车手把枢接处之固定座处设有一液压室,液压室设有活塞可为刹车手把所连动,而液压室经管路送至两组刹车器,再经刹车器内的活塞、推杆及刹车垫,使整体可以液压的形态作动,如此之结构虽可减少线传系统所造成的顿挫感,增加整体刹车的平稳性及准确性,但仍有以下的缺点1、刹车反应会产生误差系因各管路均有其相当之弹性裕度,于压送液压油时,其各部分所累积的弹性误差即为一相乘的倍数,造成液压油整体之压送不确实,即使刹车器之动作时间与刹车把手的压动速度有一定的误差,使刹车的反应速度造成不必要的延误,危及骑乘者的生命安全,而且由于该管路的长度过长,不但易于勾卡其他的物品而造成该管路破坏,更易因管路的热涨冷缩环境效果,使该管路所造成的误差更大。2、造价昂贵整体之液压系统设计,尤其管路的延长长度十分的长,所耗费用十分的惊人,故有改良的必要。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为使整体刹车结构藉由线传之结构配合液压结构设计,以高速之传动性带动液压结构,并有效缩短刹车反应时间,更以液压结构的刹车高稳定性与刹车确实性,乃开发出一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种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其以刹车把手连动刹车线,配合另端连动的液压控制器以液压方式带动刹车器,以达整体高效率、高舒适性的刹车性能,更符合经济的原则。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包括自行车把手上的刹车把手,其枢固于一固定于把手上的固定座,而固定座则连结刹车线,该刹车线外部包覆线套而内部供刹车芯线穿过,该刹车线向车架各叉管上之撑架延伸,其特征在于该刹车线端接设一固定于撑架上的液压控制器,该液压控制器之底部两侧另设有两组管路,连接设于车轮两侧之液压刹车器。所述的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控制器包括一主体,其内部设一大径之掣动室,并依次向内设成内径渐缩的容塞室与最小径的液压室,而于掣动室之顶底部相对设有一内螺纹孔状之锁孔与一成多角贯穿形态的导槽,而于液压室之顶部设有一内螺孔状之注油孔以一止油栓螺入,而于液压室之底部两侧各设有出油孔且与油管连接,并于液压室底部之中央处设有一中空圆柱体状之套柱。所述的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控制器锁孔内螺设有一止挡刹车线线套的止端子,刹车芯线穿过该锁孔进入本体之掣动室内,并连结一导柱,导柱为一方形柱体,其中央供刹车芯线贯穿并配合两组固定子固定,而导柱之方形柱体穿过导槽,使导柱与导槽形成动配合,并于导柱之顶部设成厚度较小的枢轮部,以枢设有两组掣动轮,该掣动轮顶着设于容置室内的活塞,于导柱之顶部至止端子间设有一弹性元件,活塞外部凹设有一环槽以嵌置一止油封与容塞室内缘壁配合,而活塞相对掣动轮设有一具有深端与浅端之掣动槽,与该掣动轮形成动配合,活塞相对液压室之端面设有一环状之凹槽状的定端槽,以供一弹性元件之端部固定,弹性元件之另端套设于套柱外部,而于端面之中央处设有一实心柱状之穿柱且穿套入套柱内。所述的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油管另端之刹车器,具有一固定于叉管上之本体,本体内部设有一活塞室,活塞室内容置一活塞,而活塞中央设有一推杆,推杆之另端穿出一设于活塞室开口处的止油盖中央,并连接一刹车垫,推杆外部套设有一回复弹簧,回复弹簧之两端分别顶靠于止油盖与活塞间。所述的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控制器的导柱与活塞相对之端面处设成斜三角状,于导柱之表面设有与掣动槽配合的三角掣动块。所述的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控制器之导柱固定于掣动室内,并于导柱之顶部以枢轴枢设有一摆臂,刹车芯线连动摆臂之一端,摆臂之另端以不同之端缘顶靠活塞端面。本技术的效果是1、刹车动作确实其系以刹车线13之线控结构掣动控制器20等液压结构对车轮进行刹车,其对车轮之刹车动作,并非一般传统的单纯线性控制之结构所能及,其液压控制器20之各刹车器40受碰撞而有歪斜之现象时,其仍可利用整体液压结构内部的液压油之流动静压力的连通原理而自动补正两组刹车器40之刹车垫44,以同时确实的与车轮接触,达到刹车确实之目的。2、刹车平稳舒适即其刹车器40配合控制器20内的液压空间配合管路30略具弹性之设计,使该液压空间有若干的弹性裕度,具有相当缓冲之力量,可使刹车之动作更为平稳,亦无突震的现象,提高行车之稳定度与舒适性。3、提高刹车反应速度液压系统之各管路30长度有效的减少,已将该可能造成过多弹性裕度之部分予以去除,藉由刹车线13控制使刹车的反应时间降至最低,其液压之管路30长度减少,提高其反应之速度,更可减少与附近物品勾卡所产生的破坏,亦可相对降低整体结构受热涨冷缩的环境因素影响。4、造价低整体之液压控制运用的部分较习知之液压结构更少,针对液压结构所需使用之材料自然低,而刹车线13结构所使用的成本亦为习知结构之一半,其整体之造价略低于习知之液压结构,略高于习知之线控结构。5、整体补充的成本低以液压油,其由于整体液压空间之减少,而使可能需要的液压油量降低,自然可减少整体使用的成本,以符合经济之原则。以下配合较佳实施例附加图式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系本创作组合示意图。图2系本创作控制原理示意图。图3系本创作之液压控制器正视示意图。图4系本创作之液压控制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系本创作之液压控制器侧视平面示意图。图6系本创作之液压刹车器剖面示意图。图7系本创作之液压控制器侧视平面动作示意图。图8系本创作之液压控制器中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9系本创作之液压控制器第三实施例示意图。请配合参阅图1、2所示,本创作系于自行车把手10上设刹车把手11,其枢固于一固定于把手10的固定座12,而固定座12则连结一刹车线13,该刹车线13外部包覆线套130而内部供刹车芯线131穿过,刹车线13向车架14各叉管140上之撑架15延伸,另端接设一固定于撑架15上的液压控制器20,控制器20之底部两侧另设有两组管路30,连接设于车轮两侧之液压刹车器40。其中,本创作有关自行车把手10上的结构,包括刹车把手11、固定座12、外部包覆线套而内部则供刹车芯线穿过之刹车线等结构,以及自行车车架相关之结构,包括各叉管140、撑架15等结构与习知之自行车结构相同,而该控制器20包括一圆凹盘状之主体21,请配合图3、4、5所示,于该凹口内设一大径开口状之掣动室210,依次向内设成内径渐缩之容塞室211与最小径之液压室212,于掣动室210之顶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线传导油压式刹车装置,包括自行车把手上的刹车把手,其枢固于一固定于把手上的固定座,而固定座则连结刹车线,该刹车线外部包覆线套而内部供刹车芯线穿过,该刹车线向车架各叉管上之撑架延伸,其特征在于:该刹车线端接设一固定于撑架上的液压控制器,该液压控制器之底部两侧另设有两组管路,连接设于车轮两侧之液压刹车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佳承塑胶导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