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德玮专利>正文

折叠自行车的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96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车架,主要解决现有的车架折叠后结构不紧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车架,在前车架或后车架的结构上,前、后车架的各个构件相交的位置,在其中相应的构件上有凹台。这种结构的折叠自行车车架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和收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叠自行车的车架。现有的折叠自行车的车架大多分为前车架、后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间以折叠接头连接,打开折叠接头后,前、后车架可折叠在一起。这种结构的车架可实现折叠的功能,但在折叠过程中,前车架的前叉、把手竖管、上管及下管等结构间,和后车架的立叉、平叉等结构间,以及前车架与后车架的结构间相互会碰在一起,阻碍前、后车架折叠后进一步合拢,折叠自行车折叠后的,前、后车架的自由端向外翘起,结构不够紧凑,不便于搬运和收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车架,折叠后的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和收藏。本技术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车架,含有前车架、后车架,前、后车架间以折叠接头连接,在前车架或后车架的结构上,前、后车架的各个构件相交的位置,在其中的相应构件上有凹台。本技术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车架,由于在前车架或后车架的结构上,前、后车架的各个构件相交的位置,在其中的相应构件上有凹台,前车架和后车架折叠后,前、后车架可合拢,其自由端不会向外翘起,折叠自行车折叠后的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和收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车架,含有前车架1、后车架2,前、后车架间以折叠接头3连接,在前车架的前叉4、把手竖管5、上管6及下管7等结构上,将与后车架2的立叉8、平叉9等结构相交的位置打凹,形成凹台10,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后车架的立叉8、平叉9等结构可镶入前车架的凹台10内,使前、后车架合拢,其自由端不会向外翘起,从而使折叠后的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和收藏。在前、后车架的结构上,相交却不相碰的位置上,构件可以不打凹。实施例2将前车架1的把手竖管5向下折叠后,会与前车架1的前叉4相交,在相交位置的前叉4的结构上打凹;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所述的凹台10位于后车架的立叉8、平叉9等结构上,与前车架1结构相交的位置;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1.折叠自行车的车架,含有前车架(1)、后车架(2),前、后车架间以折叠接头(3)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前车架(1)或后车架(2)的结构上,前、后车架的各个构件相交的位置,在其中相应的构件上有凹台(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车架,主要解决现有的车架折叠后结构不紧凑的问题。本技术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车架,在前车架或后车架的结构上,前、后车架的各个构件相交的位置,在其中相应的构件上有凹台。这种结构的折叠自行车车架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和收藏。文档编号B62K15/00GK2480275SQ01215299公开日2002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韩德玮, 莫怡平 申请人:韩德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自行车的车架,含有前车架(1)、后车架(2),前、后车架间以折叠接头(3)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前车架(1)或后车架(2)的结构上,前、后车架的各个构件相交的位置,在其中相应的构件上有凹台(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德玮莫怡平
申请(专利权)人:韩德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