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芯球、焊膏和焊料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022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1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u芯球、焊膏和焊料接头。提供抑制软错误的发生、设为安装处理中不成问题的表面粗糙度的低α射线量的Cu芯球。一种Cu球,作为核的Cu球的纯度为99.9%以上且99.995%以下,并且该Cu球中所含的杂质中Pb和/或Bi的总含量为1ppm以上,其球形度为0.95以上。覆盖于Cu球的焊料镀覆膜为Sn焊料镀覆膜或由以Sn作为主要成分的无铅焊料合金形成的焊料镀覆膜,U为5ppb以下的含量且Th为5ppb以下的含量。Cu球和焊料镀覆膜的综合的α射线量为0.0200cph/cm2以下,而且上述Cu芯球的表面粗糙度为0.3μ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善了表面粗糙度且α射线量少的Cu芯球、焊膏和焊料接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小型信息设备的发展,所搭载的电子部件正在进行急速的小型化。对 电子部件而言,为了应对小型化的要求所带来的连接端子的狭窄化、安装面积的缩小化,采 用了将电极设置于背面的球栅阵列封装(以下称为"BGA")。 对于在半导体封装体中应用BGA而得到的电子部件,具备电极的半导体芯片被树 脂密封,而且在半导体芯片的电极上形成有焊料凸块。焊料凸块是将焊料球接合于半导体 芯片的电极而成的,通过与印刷电路基板的导电性焊盘接合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 近年来,为了应对进一步的高密度安装的要求,研究了半导体封装体在高度方向 上堆叠的三维的高密度安装。 在三维高密度安装而成的半导体封装体中应用BGA时,由于半导体封装体的自 重,焊料球有时会被压碎。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还可以想到会发生焊料从电极露出、电极 间的短路(short)。 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研究了采用硬度高于焊料球的球。作为硬度高的球,研究了 使用Cu球、Cu芯球而形成的焊料凸块。Cu芯球是指在Cu球的表面形成有焊料覆膜(焊料 镀覆膜)的球。 Cu球、Cu芯球由于在焊料的熔点下不熔融,所以即使半导体封装体的重量施加于 焊料凸块,安装处理时焊料凸块也不会被压碎,因此可以可靠地支撑半导体封装体。作为Cu 球等的相关技术,例如可以列举出专利文献1。 然而,电子部件的小型化虽然使高密度安装成为可能,但高密度安装会引起软错 误(soft error)之类的问题。软错误是指:存在α射线进入半导体集成电路(IC电路) 的存储单元中而改写存储内容的可能性。 认为α射线是通过焊料合金中的U、Th、Po等放射性元素、Pb、Bi等中所含的放射 性同位素经过β衰变并进行α衰变而放射的。 近年来,正在进行降低了放射性元素的含量的低α射线的焊料材料的开发。作为 相关文献,例如可以列举出专利文献2。 另外,关于Cu芯球,在Cu球的表面形成有焊料镀覆膜,该焊料镀覆膜为均匀膜厚 的镀层。另一方面,由于镀覆处理时的条件等而使晶体的生长变得不均匀,其结果,有时在 表面会产生凹凸。对于在表面具有凹凸的Cu芯球,球的滚动变差,作为焊料凸块而将球接 合时的接合位置精度变低。 另外,在凸块形成时被卷入凹凸面的有机成分在回流焊时熔融并汽化,其有时会 在焊料镀覆膜中以空隙的形式残留。空隙残留时,其使接合的可靠性降低、或者自焊料镀覆 膜中释放气体成分时引起焊料凸块的位置偏移的问题受到诟病。 作为尽量减轻焊料镀覆膜的凹凸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3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95/24113号 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44727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0-2160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是页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球形度高的Cu球、Cu芯球。然而,专利文献1中完全没有考 虑到降低Cu芯球的α射线量这样的课题。 另外,该文献中,关于构成焊料覆膜的焊料合金,仅仅作为
技术介绍
的说明而唯 一公开了 Pb-Sn合金。关于α射线,在Sn中作为杂质而含有的Pb的同位素21°Pb在以 210Pb - 210Bi - 21qPo - 2tl6Pb进行衰变的过程中,自21qPo放射α射线。 该文献中唯一公开的Pb-Sn焊料合金由于大量含有Pb而被认为还含有放射性同 位素 21°Pb。因此,即使将该焊料合金用于Cu芯球的焊料覆膜,也不能降低α射线量。 该文献中完全没有公开对Cu球进行Sn镀覆、在Cu球和电解液流动的状态下进行 电镀的内容。 另外,在该文献所记载的电解精炼中,由于电解析出面不限定于单向,所以无法对 Cu球这样的微小工件形成膜厚均匀的镀覆膜。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 α射线量低的Sn锭的技术方案,记载了如下技术方案:不单 纯地进行电解精炼,而是使吸附剂悬浮于电解液中,从而吸附Pb、Bi使α射线量降低。 根据该文献,Pb、Bi的标准电极电位与Sn接近,因此,若仅仅通过一般的电解精炼 而使Sn向平板电极上进行电解析出时难以降低α射线量。假设将该文献中记载的电解精 炼应用于Cu球的镀覆膜的形成,使吸附剂悬浮于镀液地进行转筒滚镀时,镀液、工件被搅 拌,同时吸附剂也被搅拌。上述情况下,存在吸附于吸附剂的Pb离子、Bi离子成为载体,与 吸附剂一起被引入到焊料覆膜内的可能性。 引入了吸附剂的焊料覆膜放射较高的α射线。另外,吸附剂的粒径为亚微米水 平,非常小,因此认为边使镀液流动边将悬浮后的吸附剂分离/回收是困难的。因此,难以 使吸附有Pb、Bi的吸附剂不被引入到覆膜中。 此外,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开了 Pb-Sn焊料合金,但是公开了镀覆法、熔接法、铜焊 法等作为等价的方法,因此反而记载了否定降低α射线量的内容。 专利文献1的课题在于制造球形度高的Cu芯球,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 为了解决降低α射线量的课题而在电解精炼中尽量去除Sn中的Pb。 因此,知晓专利文献1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会想到降低该文献中公开的Cu芯球的 α射线量这样的课题,而且焊料的组成也截然相反,因此可以认为,如果想要想到降低α 射线量的课题,进而想到从无数存在的焊料合金中采用Sn系焊料来代替构成焊料覆膜的 Pb-Sn焊料合金,则需要无限次的反复试验。 即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使用该文献中公开的α射线量低的Sn锭制作镀 液,利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镀覆法形成Cu芯球也是极其困难的。 可见,采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现有技术制造的Cu芯球被用于接头的 形成时,Cu芯球的焊料覆膜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向接头的电极扩散并释放α射线的可能 性高。因此,无法避免因高密度安装而成为新问题的软错误。 专利文献3中,为了消除焊料镀覆膜表面的粗糙,作为其平滑化处理,使焊料镀覆 膜表面与研磨剂等介质接触来进行。作为介质,除如此以机械方式去除的物理方法之外还 公开了酸洗等化学方法。 然而,这样的利用介质的平滑化处理中,为了获得安装处理中不成问题的表面粗 糙度(Ra),需要花费相当长的处理时间。例如,直至作为上述表面粗糙度的算术平均粗糙度 Ra达到0. 3 μ m以下为止需要5~6小时的处理时间。这样的程度难以实用化。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抑制软错误的发生、设为安装处理中不成问题的表面粗糙度且 低α射线量的Cu芯球、焊膏和焊料接头。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为由Cu球和覆盖于其表面的焊料镀覆膜构成的Cu芯 球,如以下那样构成作为其核的Cu球和焊料镀覆膜。 Cu球使用以下的核球,即,所述核球的纯度为99. 9 %~99. 995%,球形度为0. 95 以上,α射线量为〇. 0200cph/cm2以下,Cu球中所含的杂质成分中的包含放射性同位素的 Pb和/或Bi的含量为Ippm以上,同样属于放射性元素的U、Th为5ppb以下、优选为2ppb 以下。 焊料镀覆膜为Sn或以Sn作为主要成分的焊料合金,为焊料合金的情况下,Sn的 含量选自40%以上。焊料镀覆膜的表面粗糙度以算术平均粗糙度Ra计为0. 3 μ m以下、优 选为0. 2μπι左右。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Cu球使用纯度为99. 9%~99. 995%、且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u芯球,其特征在于,具备作为核的Cu球、以及覆盖该Cu球的表面的焊料镀覆膜,该Cu球是纯度为99.9%以上且99.995%以下、U为5ppb以下的含量且Th为5ppb以下的含量、Pb和或Bi的总含量为1ppm以上、球形度为0.95以上、α射线量为0.0200cph/cm2以下的Cu球,所述焊料镀覆膜为Sn焊料镀覆膜或由以Sn作为主要成分的无铅焊料合金形成的焊料镀覆膜,所述Cu芯球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为0.3μ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浩由六本木贵弘相马大辅佐藤勇
申请(专利权)人: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