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脚踏板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399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脚踏板的辅助装置,该摩托车具有一车架,该车架包括有一头管,该头管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下降管部,该下降管部向车体后方二侧延伸有水平管部,该水平管部向车后延伸有上升管部,该上升管部向车体后方延伸有后车架,该上升管部设有支撑座,该支撑座上设有脚踏板;其中,该脚踏板的外侧设有一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具有一本体,该本体是以结合元件固设于支撑座上,借此,可增加该脚踏板的宽度,以增加乘客置脚的舒适性,并能有效降低脚踏板因碰撞而损坏所必须更换的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脚踏板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的脚踏板,特别是关于摩托车的脚踏板旁 设置一辅助装置,以增加该脚踏板宽度的结构。
技术介绍
商业发达的区域,所要求的是快速与便利,而快速与便利有赖交通的功能 来完成, 一般交通工具除了公共运输的交通工具外,另有私人的交通工具,私 人的交通工具又以摩托车最为便利。摩托车在短距离与轻载方面的快速与便利 性,为其他的交通工具所不及,因此,摩托车在现今社会大量被运用,而有庞 大的经济市场。现有的摩托车1 ,请参阅图1所示,该摩托车1的前方设有转向把手1 1 ,该转向把手l l的下方接设有前避震器l 2,该前避震器l 2固设有前轮1 3, 摩托车l是被外壳l4所包覆,于摩托车1的下方设有动力单元15,该动力 单元1 5的上方设有可供驾驶人及乘客可乘坐的座垫1 6 ,且该动力单元1 5 接设有后轮1 7 。现有的摩托车1为方便搭载乘客,通常会于车体二侧与前脚踏板1 8—体 成型一向外突出的脚踏板l 9,借由该脚踏板l 9可供后方乘客的脚予以放置, 然而,由于个人体型不同,而脚的尺寸亦有所不同,因此经常发生因脚踏板l9过小,而乘客双脚于放置在脚踏板1 9时上发生打滑,甚至悬空的情形;此 外,由于该脚踏板l 9是突出于车体二侧,而当摩托车1发生翻覆或驻车时, 该脚踏板1 9的外侧均容易发生碰撞损坏,而更换时,则必须连同前脚踏板18—并更换,因此,也造成该摩托车l维修成本增加的缺失。有鉴于现有摩托车的脚踏板具有上述的缺失,所以要如何增加摩托车的脚 踏板的宽度,并能有效降低维修、更换成本的问题,实为目前摩托车制造业者 所急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脚踏板的辅助装置,可增加该脚 踏板的宽度,以增加乘客置脚的舒适性,并能有效降低脚踏板因碰撞而损坏所 必须更换的成本。本技术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脚踏板的辅助装 置,该摩托车具有一车架,该车架包括有一头管,该头管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 下降管部,该下降管部向车体后方二侧延伸有水平管部,该水平管部向车后延 伸有上升管部,该上升管部向车体后方延伸有后车架,该上升管部设有支撑座,该支撑座上设有脚踏板;其中,该脚踏板的外侧设有一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 具有一本体,该本体是以结合元件由外侧面固设于支撑座上,借此,可增加该脚踏板的宽度,以增加乘客置脚的舒适性,并能有效降低脚踏板因碰撞而损坏 所必须更换的成本。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脚踏板的辅助装置,该摩 托车具有一车架,该车架包括有一头管,该头管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下降管部, 该下降管部向车体后方二侧延伸有水平管部,该水平管部向车后延伸有上升管 部,该上升管部向车体后方延伸有后车架,该上升管部设有支撑座,该支撑座 上设有脚踏板,该脚踏板的外侧设有一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具有一本体,其 中,该本体设有一连结件,该连结件上设有长槽状的调整孔,该调整孔的内周 缘设有定位机构,借由将结合元件穿过连结件的调整孔并锁设于支撑座上,而 可令该辅助装置的本体得以向外移动至不同阶段的长度,借此,可依需要适度 调整该脚踏板的宽度,以增加乘客置脚的舒适性,并能有效降低脚踏板因碰撞 而损坏所必须更换的成本。结合上述,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借由于摩托车的脚踏板外侧设置一辅 助装置,而可有效的增加该脚踏板的宽度,以增加乘客乘坐时的舒适性,且借 由该辅助装置的保护,可避免摩托车因发生翻覆而导致摩托车的脚踏板产生碰 撞损坏,以达到有效降低脚踏板维修、更换成本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摩托车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摩托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摩托车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本技术辅助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辅助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 7是图5的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摩托车2摩托车 3车架4前轮5座垫6动力单元7后轮8外壳9辅助装置RL后灯组 M螺帽工l转向把手1 3前轮 15动力单元1 7后轮1 9脚踏板3l转向把手3 3前避震器3 5水平管部3 6 1支撑座3 6 2 1固定孔3 6 3 1固定孔3 8后货架5 l驾驶区8 a前车体盖8 l前面板8 3前脚踏板8 4中央盖板8 6右边盖9 1本体 9 3穿孔9 5连结件9 5 2定位机构12前避震器 1 4夕卜壳 1 6座垫 18前脚踏板3 2头管 3 4下降管部 3 6上升管部 3 6 2水平面 3 6 3垂直面 3 7后车架5 2乘客区8 b车身边盖8 2遮膝罩8 3 1脚踏板8 5左边盖8 7 、 8 8边条9 2勾扣件9 4结合元件9 5 1调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 如后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的摩托车2,至少包括有车架3、 前轮4、座垫5、动力单元6、后轮7及外壳8。车架3,前方枢设有转向把手3 1,该转向把手3 l的下方接设有头管3 2 ,该头管3 2的下方枢设有前避震器3 3 ,该前避震器3 3固设有前轮4 , 该头管3 2是被外壳8所包覆,该车架3由头管3 2向车体后方向下延伸有下 降管部3 4 ,该下降管部3 4向车体后方二侧延伸有一供前脚踏板8 3设置的 水平管部3 5,该水平管部3 5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上升管部3 6,该上升管 部3 6向车体后方另延伸有一后车架3 7,该后车架3 7上方固设有后货架3 8 c该车架3的上方设有可供驾驶人乘坐的座垫5 ,该座垫5具有一可供驾驶 人乘坐的驾驶区5 1及一可供乘客乘坐的乘客区5 2,该上升管部3 6悬吊有 一动力单元6,该动力单元6接设有后轮7。该外壳8包含有一位于摩托车2前方的前车体盖8 a及车身边盖8 b ,该 前车体盖8 a包括有前面板8 1及遮膝罩8 2 ,于遮膝罩8 1下方连接有一前 脚踏板8 3 , 一可与遮膝罩8 1相对应的中央盖板8 4 ;该车身边盖8 b是为 一对分别可盖住摩托车2左右车体的左边盖8 5及右边盖8 6,于前脚踏板8 3的二侧下方连接有边条8 7、 88,而在左右边盖8 5 、 8 6的尾端接设有 后灯组RL。次请参阅图3、 4所示,本技术的前脚踏板8 3朝车体后方二侧边一体 成型有脚踏板8 3 1 ,该脚踏板8 3 l可供乘客的双脚放置,而车架3的上升 管部3 6上设有一支撑座3 6 1,该支撑座3 6 1具有一水平面3 6 2及一垂 直面3 6 3 ,该垂直面3 6 3上设有贯穿的固定孔3 6 3 1,该支撑座3 6 1 可提供脚踏板8 3 l—适当的支撑力;其中,该脚踏板8 3 1的外侧设有一辅 助装置9 ,该辅助装置9具有一本体9 1 ,该本体9 1的周缘设有勾扣件9 2 , 而于本体9 1的外侧设有穿孔9 3 ,该穿孔9 3可供结合元件9 4予以穿设, 该结合元件9 4于实施时,是可以螺丝为之;而辅助装置9的本体9 l是以结 合元件9 4由本体9 1外侧的穿孔9 3穿锁于支撑座3 6 1的垂直面3 6 3上,再以螺帽M锁固,而本体9 l周缘的勾扣件9 2则可勾设于车体下方的边 条8 7、 8 8的预留孔上,以增加该本体9 1与边条8 7 、 8 8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脚踏板的辅助装置,该摩托车具有一车架,该车架包括有一头管,该头管向车体后方延伸有一下降管部,该下降管部向车体后方二侧延伸有水平管部,该水平管部向车后延伸有上升管部,该上升管部设有支撑座,该支撑座上设有脚踏板;其特征在于:该脚踏板的外侧设有一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具有一本体,该本体是以结合元件固设于支撑座上,借此,来增加该脚踏板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世智李新祥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