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下部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14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的下部车身结构,左、右侧的前底板纵梁(2)、左、右后纵梁本体(7)、左、右后纵梁后部(8)依次纵向连接;左、右门槛(3)与左、右后纵梁本体(7)的外侧面相连接;从车身前至后,在上述各构件的左右件之间,依次设横向的前座椅横梁(4)、后底板前横梁(5)、后部横梁(6)并分别与上述各纵向件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车身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降低维修成本;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安全可靠、减少汽车损伤,增大行李箱使用空间,有效保护司机及乘员安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构造的
,涉及汽车的车身结构,更具体地说, 本技术涉及对于安全性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的下部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RV车为确保汽车底板等车身的强度及刚性,通常在车身后部设置后 侧骨架,后部一旦发生碰撞,冲撞负荷超过指定范围,则安装在后侧骨架的后 部底版的上表面上所设置后部座椅会向车辆前方产生较大位移,从而不利于确 保乘客的安全性。且现有车型前、后防撞结构直接与车身纵梁焊接成整体,前 部一旦发生碰撞,虽然能够有效变形、缓冲吸能,有效保护驾驶员的安全,但 纵梁前部已经产生塑性变形,很难进行维修或者维修成本过高。另外,现有车型的后部行李箱盖与后风挡不是一个整体,后围结构设计得 使行李箱容积很小,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的下部车身结构,其目的是使 汽车车身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缓冲前后部的冲撞,且使车身有效利用空间 最大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汽车的 下部车身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身下部的车身下部骨架、前后缓冲碰撞的吸能结 构和车身后围结构,所述的车身下部骨架设有中通道本体,还包括左、右各一 个的下列构件前底板纵梁、门槛、前座椅横梁、后底板前横梁、后部横梁、 后纵梁本体、后纵梁后部,上述各构件的连接关系是-在车身前后方向,左、右侧的前底板纵梁、左、右后纵梁本体、左、右后 纵梁后部依次纵向连接;左、右门槛与左、右后纵梁本体的外侧面相连接;从车身前至后,在上述各构件的左右件之间,依次设横向的前座椅横梁、 后底板前横梁、后部横梁并分别与上述各纵向件连接。为使本技术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 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专利技术目的,并提高本技术的新颖 性和创造性中通道本体的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通道本体与后底板前横梁成T 字型连接,所述的中通道本体从后底板前横梁开始向车身前方延伸,并与前座 椅横梁连接。各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左、右前座椅横梁分别搭接 在左、右侧的前底板纵梁和门槛上;左、右后纵梁本体之间由后底板前横梁相 连接。左、右前底板纵梁的形状技术方案所述的左、右前底板纵梁在从后底板 前横梁向车身前方延伸的部位逐渐向内收縮。车身前缓冲碰撞的吸能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前后缓冲碰撞的吸能结构 在车身前部设前保防撞横梁、吸能盒及吸能盒安装板,所述的吸能盒在前保防 撞横梁两端的朝向车身后方的侧面,与前保防撞横梁焊接连接;所述的吸能盒 安装板在吸能盒朝向车身后方的端面,与吸能盒焊接连接;所述的吸能盒安装 板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结构与纵梁前部连接。车身后缓冲碰撞的吸能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前后缓冲碰撞的吸能结构 在车身后部设后保防撞横梁、和吸能盒及吸能盒安装板,所述的吸能盒在后保 防撞横梁两端的朝向车身前方的侧面,与后保防撞横梁焊接连接;所述的吸能盒安装板在吸能盒朝向车身前方的端面,与吸能盒焊接连接;所述的吸能盒安 装板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结构与纵梁后部连接。吸能盒的形状结构技术方案所述的吸能盒为筒状,其筒口为焊接面,其 筒身上设有筋条状的吸能盒褶皱,其筋条状的方向与车身前后方向垂直。车身后围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身后围结构上的后轮罩外板与后轮罩 外板延伸板相连接,C柱加强板搭接在后轮罩外板上。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车身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降低维修成 本;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安全可靠、减少汽车损伤,增大行李箱使用空间, 有效保护司机及乘员安全。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涉及的汽车下部车身构造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涉及的前部缓冲碰撞的吸能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所涉及的后部缓冲碰撞的吸能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所涉及的吸能盒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所涉及的后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中通道本体,2、前底板纵梁,3、门槛,4、前座椅横梁,5、后底板前横梁,6、后部横梁,7、后纵梁本体,8、后纵梁后部,9、吸能盒 安装板,10、吸能盒,11、前保防撞横梁,12、 C柱加强板,13、后轮罩外板, 14、后轮罩外板延伸板,15、后保防撞横梁,16、吸能盒褶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 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 理解。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述前后左右方向以车身的前后左右方向为基准。如图1、图2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为一种汽车的下部车 身结构,所提供的这种汽车的下部车身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身下部的车身下部 骨架、前后缓冲碰撞的吸能结构以及为了配合行李箱盖和后风挡的整体结构 而设计的车身后围结构,所述的车身下部骨架设有中通道本体l,还包括左、右 各一个的下列构件前底板纵梁2、门槛3、前座椅横梁4、后底板前横梁5、后部横梁6、后纵梁本体7、后纵梁后部8。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 其缺陷,实现使汽车车身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缓冲前后部的冲撞,且使车 身有效利用空间最大化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至图5所示,上述各构件的连接关系是在车身前后方向,左、右侧的前底板纵梁2、左、右后纵梁本体7、左、右 后纵梁后部8依次纵向连接;左、右门槛3与左、右后纵梁本体7的外侧面相 连接;从车身前至后,在上述各构件的左右件之间,依次设横向的前座椅横梁4、 后底板前横梁5、后部横梁6并分别与上述各纵向件连接。如图1所示,左、右后纵梁后部8与左、右后纵梁本体7分别相连接,左、 右后纵梁本体7与左、右前底板纵梁2分别相连接,左、右门槛3与左、右后 纵梁本体7的侧面分别相连接。上述结构,既保证了一定的车身强度,又有一定的柔性,使纵梁在车辆碰撞时的损伤减小;而且即使车辆碰撞有变形或损伤,修复起来也比较容易,兼 顾安全、维修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本技术提供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于 装配,减少汽车损伤,有效保护司机及乘员安全,行李箱空间大,是一种新颖 实用的下部车身结构。为了使本技术更为完善,还提供以下实施示例作为本技术在具体 实施时的参考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所述的中通道本体1与后底板前横梁5成T字型连接,所述 的中通道本体1从后底板前横梁5开始向车身前方延伸,并与前座椅横梁4连 接。左、右前座椅横梁4由中通道本体1相连接,左、右后纵梁本体7之间由 后底板前横梁5相连接,且后底板前橫梁5与中通道本体1成T型连接。上述 结构使中通道本体1的强度提高,在得在车辆碰撞时不易受损。实施例二所述的左、右前座椅横梁4分别搭接在左、右侧的前底板纵梁2和门槛3 上;左、右后纵梁本体7之间由后底板前横梁5相连接。上述结构使座椅下部 的结构强度提高,在车辆碰撞时不易受损。实施例三如图1所示,所述的左、右前底板纵梁2在从后底板前横梁5向车身前方 延伸的部位逐渐向内收縮。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左、右前底板纵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的下部车身结构,包括设置在车身下部的车身下部骨架前后缓冲碰撞的吸能结构和车身后围结构,所述的车身下部骨架设有中通道本体(1),还包括左、右各一个的下列构件:前底板纵梁(2)、门槛(3)、前座椅横梁(4)、后底板前横梁(5)、后部横梁(6)、后纵梁本体(7)、后纵梁后部(8),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构件的连接关系是:在车身前后方向,左、右侧的前底板纵梁(2)、左、右后纵梁本体(7)、左、右后纵梁后部(8)依次纵向连接;左、右门槛(3)与左、右后纵梁本体(7)的外侧面相连接;从车身前至后,在上述各构件的左右件之间,依次设横向的前座椅横梁(4)、后底板前横梁(5)、后部横梁(6)并分别与上述各纵向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书恺刘勇席艳秋马保林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