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55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部车身结构,它在提高维修作业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车身刚性。这种前部车身结构把外前罩板(12)和内前罩板(13)连接在隔开发动机室E和乘坐车厢C的后前罩板(11)上,构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封闭断面,使内前罩板(13)的两侧部分向前方延伸出去,与内前罩板(13)共同构成U字形断面的刮雨器部件收容部分,并在内前罩板(13)的中央部分形成作业用的缺口部分(23),把前罩板前部(24)连接在内前罩板(13)的前端部上,覆盖上述作业用的缺口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把具有封闭断面的发动机罩板,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连接在设置成隔开车辆的发动机室与乘坐车厢的仪表板的上端部上的前部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前部设有隔开车辆的发动机室与乘坐车厢的仪表板,具有封闭断面的发动机罩板,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连接在这块仪表板上,这块发动机罩板的两端部则连接在收容悬挂装置的弹簧的左、右弹簧安装板的上部。而且,前窗玻璃的下端部固定在这块发动机罩板的上部,而刮水器部件则收容在其内部。专利文献1(特开2001-354163)中就有这种现有的前部车身结构。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是这样构成的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前隔壁连接在踏脚板的上端部上,把前面板连接在这块前隔壁的后端部上,把前窗玻璃的下端部固定在其上部,把前隔壁和前面板的前端部上下架设成与大型环形软管连接,构成收容刮雨器部件的前隔舱。近年来,在车辆的外观设计方面,前窗玻璃的倾斜角度越来越小,安装前窗玻璃的下端部的前罩板(cowl top panel),也向车辆前方的位置移动。可是,在车辆的装配线上,当把前罩板连接在车身上时,要在发动机室内把制动器的加力装置等部件安装在后前罩板(dash panel)上的作业就很困难。为此,要把前罩板的前部分割开来,才能从后面用螺钉把零件安装在车辆上。图11是以往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前罩的示意图;图12是以往的前罩的断面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以往的前部车身结构中,设有后前罩板001,其把发动机室E与乘坐车厢分隔开来,外前罩板(cowl top outer)002和内前罩板003连接在这块后前罩板001的上端部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封闭的断面。而且,内前罩板003的两个端部连接在用于收容悬挂装置的弹簧的左、右弹簧罩板004的上部。另一方面,前窗玻璃005的下端部固定在外前罩板002的上部。此外,前罩板前部(cowl top front)006用许多螺栓007紧固在内前罩板003的前端部上,其内部收容了刮雨器部件008,由覆盖装饰板009将其遮挡起来。因此,在外前罩板002和内前罩板003连接在后前罩板001的上端部上,其两端部与弹簧罩板004连接的状态下,确保了左、右弹簧罩板004之间的作业空间,作业人员才能在发动机室内方便地把制动器的加力装置等部件安装在后前罩板上。然后,用螺栓把前罩板前部006紧固在内前罩板003上,在内部收容了刮雨器部件008,安装覆盖装饰板009。可是,在维修车辆时,作业人员有时要把前罩板前部006拆卸下来,以便在发动机室内进行各种作业。可是,由于刮雨器部件005安装在由前罩板前部006所构成的收容部分中,在把前罩板前部006拆卸下来时,也必须把刮雨器部件005拆开,这就使得维修作业变得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维修作业性的前部车身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的专利技术的前部车身结构,具有前罩板,该前罩板包括前罩板后部(cowl top rear)和连接在该前罩板后部上的能自由拆装的前罩板前部,且该前罩板形成刮雨器部件收容部分,上述前罩板后部的结构是两侧部分向前方延伸出去,前后方向的断面形状大致呈U字形,在中央部分形成作业用的缺口部分,并且,该作业用的缺口部分能由上述前罩板前部覆盖。这样,通过使前罩板后部的结构是两侧部分向前方延伸出去,形成U字形的断面,就能在提高车身刚性的同时,把前罩板前部拆卸下来,就能确保作业用的缺口部分,此外,能在前罩板后部的延伸部分上安装刮雨器部件,不必拆开刮雨器部件,就能把前罩板前部拆卸下来,从而能提高维修作业性能。在权利要求2的专利技术的前部车身结构中,前罩板后部的两侧部分连接在收容悬挂装置的左、右弹簧罩板的上部。因此,前罩板后部与弹簧罩板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能提高车身的刚性。在权利要求3的专利技术的前部车身结构中,把刮雨器部件支承在前罩板后部上。因此,就不需要把刮雨器部件支承在前罩板前部,不用拆开刮雨器部件就能把前罩板前部拆卸下来,能提高维修作业性能。在权利要求4的专利技术的前部车身结构中,具有从上方覆盖刮雨器部件收容部分的覆盖装饰板,该覆盖装饰板做成分开的结构,与上述作业用的缺口部分相对应的中央部分能单独拆装。因此,在维修作业时,可以把覆盖装饰板的中央部分与前罩板前部一起拆卸下来,能提高维修作业性能。此外,权利要求5的专利技术的前部车身结构,具有前罩板,该前罩板包括前罩板后部和连接在该前罩板后部上的能自由拆装的前罩板前部,且该前罩板形成刮雨器部件收容部分,上述前罩板前部的底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形成了高度差。因此,在把前罩板前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挪开之后,再向前方移动,将其拆卸下来,就能确保作业用的缺口部分,能提高维修作业性能。权利要求6的专利技术的前部车身结构,是把前罩板前部做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形成许多高度不同的连续的底部。这样,在能使得前罩板前部易于拆卸的同时,还能提高排水性能。权利要求7的专利技术的前部车身结构,是把前罩板后部的结构做成两侧部分向前方延伸,在前后方向上的断面形状大致呈U字形,在中央部分形成作业用的缺口部分,并且该作业用的缺口部分能用上述前罩板前部将其覆盖。这样,把前罩板前部设置成重叠在前罩板后部上,构成简单而充分的密封,能降低成本。在权利要求8的专利技术的前部车身结构中,前罩板由下列各部分构成隔开车辆的发动机室和乘坐车厢设置的后前罩板;后端部连接在该后前罩板的上端部上,上部固定着前窗玻璃的下端部的外前罩板;与上述后前罩板的上部和上述外前罩板的前端部连接,构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封闭断面的内前罩板;设置在该内前罩板的前端部,能自由拆装的前罩板前部。这样,就能很容易地用板金零件制造成前罩板,而且制造成本很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发动机罩板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III-III断面图;图4是发动机罩板的主视图;图5是发动机罩板的平面图;图6是刮水器部件的驱动部件的平面图;图7是刮水器部件的驱动部件的侧视图;图8是刮水器部件的从动部件的平面图;图9是覆盖装饰板的示意图;图10是覆盖装饰板的安装部分的断面图;图11是以往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前罩的示意图;图12是以往的前罩的断面图。符号说明11.后前罩板(前罩板后部)12.外前罩板(前罩板后部)13.内前罩板(前罩板后部)14.前罩板15.前窗玻璃17a、17b.弹簧罩板18a、18b.底部(延伸部) 19a、19b.纵向壁部23.作业用的缺口部分24.前罩板前部26.底部32.刮水器部件的收容部分41.覆盖装饰板42、43.侧装饰板44.中央装饰板51.刮水器部件52.驱动部件53.从动部件54.第一驱动底座55.第二驱动底座56.连接管60.驱动电动机64.曲臂杠杆66.驱动杆69、79.输出轴71、83连接杆74、从动底座84.连接螺栓86、87刮水器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发动机罩板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III-III断面图;图4是发动机罩板的主视图;图5是发动机罩板的平面图;图6是刮水器部件的驱动部件的平面图;图7是刮水器部件的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部车身结构,其具有前罩板,该前罩板包括前罩板后部和连接在该前罩板后部上且能自由拆装的前罩板前部,且该前罩板形成刮雨器部件收容部分,其特征在于:上述前罩板后部的结构是两侧部分向前方延伸出去,前后方向的断面形状大致呈U字形,在中央部分形成作业用的缺口部分,并且,该作业用的缺口部分能由上述前罩板前部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宅孝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