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轮胎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10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改良安装作业的同时,也采取防盗措施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该备用轮胎支撑结构在车辆(1)的地板下面(2)支撑备用轮胎(3),其中:在纵梁(4)上设有托架,该托架向车辆的下方延伸突出,形成有构成铰链的轴承部(14);并将形成有可收容备用轮胎(3)的收容空间(20)的大致U字形状的承载梁(10)的一端(10A)插入所述轴承部(14),同时将另一端(10B)销连接到横梁(6)侧而形成自由转动;另外,通过锁固装置(13)支撑承载梁(10)的底部(10C),使其相对车身(1)可自由装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车辆的地板下面收容并支撑备用轮胎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地板下面设有支撑备用轮胎的结构。该结构包括承载梁和锁固装置;该承载梁形成可收容备用轮胎的空间,其两端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车辆上;该锁固装置支撑着承载梁的底部,并使承载梁相对车辆可自由拆卸。通过操作锁固装置使承载梁转动,可收容或卸下备用轮胎。通常,承载梁的两端用U形夹销通过销连接自由转动地支撑于构成车辆车架的纵梁或横梁上,并通过开口销防止U形夹销脱落。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中,承载梁的两端分别在U字上部折弯,并自由转动地支撑于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车身上的托架上。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3057号公报在使用U形夹销安装承载梁两端的结构中,因为在设于各U形夹销上的孔中分别插入开口销,所以增加了组装作业时的工时数。另外,一旦取出开口销,就可以从车身上拆下承载梁,所以需要采取防盗的措施。在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使用U形夹销或开口销,但是因为承载梁的两端在U字上部折弯,所以在插入托架时会增加作业难度。此外,因为托架通过螺栓固定到车身上,所以,一旦取下该螺栓,承载梁就会和托架一起从车身上脱离下来,因此,同样需要采取防盗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改良安装作业的同时,也采取防盗措施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为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车辆的地板下面支撑备用轮胎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包括托架,设于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或与纵梁连接的横梁上,并向车辆的下方延伸突出,形成有构成铰链的轴承部;大致U字形状的承载梁,形成用于收容备用轮胎的收容空间,将其一端插入轴承部,并将其另一端销连接于纵梁侧或横梁侧而形成自由转动;以及锁固装置,相对车体可自由装卸地支撑承载梁的底部。在上面所述构成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中,其中,承载梁的一端从收容空间侧插入轴承部,另一端从所述收容空间侧销连接到与纵梁或横梁连接的支撑板的支撑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备用轮胎支撑结构包括托架,设于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或与纵梁连接的横梁上,并向车辆下方延伸突出,形成有构成铰链的轴承部;大致U字形状的承载梁,形成用于收容备用轮胎的收容空间,将其一端插入轴承部,并将其另一端销连接于纵梁侧或横梁侧而形成自由转动;以及锁固装置,相对车体可自由装卸地支撑承载梁的底部。由此,可将承载梁的至少一端插入到构成铰链的轴承部中,以支撑承载梁自由转动。因此,与销连接承载梁两端的现有技术相比,可减少组装时的工时数。另外,因为托架连接于纵梁或横梁,所以就不会象以往那样能轻易拆下,因此可以防止备用轮胎被盗。根据本专利技术,承载梁的一端从收容空间侧插入轴承部,另一端同样也是从所述收容空间侧销连接到与纵梁或横梁连接的支撑板的支撑部上,因此,在备用轮胎收容的状态下,由于备用轮胎的妨碍,无法拆卸承载梁的两端,从而可进一步防止备用轮胎被盗。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从车辆下侧看到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连接于纵梁的托架的一个例子的放大图;图4是托架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连接于横梁的支撑板与承载梁的另一端结构的放大图;图6是支撑板与承载梁的另一端之间的销连接部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连接于横梁的支撑板与承载梁的另一端的其他结构的放大图;图8是图7所示的支撑板与承载梁的另一端之间的销连接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是在车辆1的行李箱的地板下面2支撑备用轮胎3。如图2所示,备用轮胎支撑结构配置在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纵梁4、5之间。在纵梁4、5之间固定有多个横梁6、7的两端,多个横梁6、7与纵梁4、5相配合构成车架。备用轮胎支撑结构包括承载梁10,其形成可收容备用轮胎的收容空间20;托架11及支撑板12,分别构成可自由转动(摆动)地支撑该承载梁10的两端10A、10B的铰链部;锁固装置13,相对车身1可自由拆装地支撑位于两端10A、10B之间的承载梁10的底部10C。承载梁10是将多个圆棒弯曲加工形成的,其平面形状形成大致U字形状,并可在U字形开口侧的闭合方向及展开方向上进行弹性变位。如图3所示,承载梁10的一端10A是剖面为圆形的圆棒形状,如图1所示,承载梁10的另一端10B通过压挤圆棒形成平面状,并设有孔9。如图3所示,托架11为金属制造,其周边部位通过焊接接合于一纵梁4的内侧面4A,并向车辆1的下方延伸突出。在托架11的下端11A形成孔14,该孔14构成轴承部。在该孔14中直接插入承载梁10的一端10A,并可自由转动地支撑承载梁10的一端10A,但是,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耐久性,在孔14中插入管15并焊接固定,管15的内径满足可插入一端10A的条件,由此管15构成轴承部。但也可以不采用管15,也可以通过将轴承嵌入到孔14中形成轴承部。承载梁10的一端10A从收容空间20侧插入到该管15中。符号P表示焊接位置。如图2所示,支撑板12为金属制造,并形成コ形剖面,其开口侧的两侧面12A、12B通过焊接接合到横梁6上,以使在支撑板12与横梁6之间形成空间16。如图5所示,在支撑板12的一个侧面12A的下部形成用于销连接承载梁10的另一端10B的孔17,该孔17构成支撑部。U形夹销18从空间16侧朝向收容空间20侧插入到孔17中,然后插入到从收容空间20侧与侧面12A重合的承载梁的另一端10B的孔9中。如图6所示,使用公知的开口销19从收容空间20侧插入到设于U形夹销18前端的孔18A中,以防止U形夹销18脱落。由此,承载梁10的另一端10B通过销连接,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固定有支撑板12的横梁6侧。符号21表示垫片。如图1所示,锁固装置13由夹具22和公知的移动部22构成,该夹具22用于锁固承载梁10的底部10C,该移动部22由使支架22上下移动的螺栓和螺母部构成,并通过图中未示的工具旋转螺栓,以使夹具22上下移动。在这样构成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中,预先加工托架11及支撑板12,再分别焊接到纵梁4和横梁6上。如图3所示,从收容空间20侧将承载梁10的一端10A插入到托架11的管15中,如图5所示,使另一端10B从收容空间20侧与支撑板12的侧面12A重合。然后,从在横梁7与支撑板12之间形成的空间16侧将U形夹销18插入孔17和孔9中,并从收容空间20侧穿出,再从收容空间20侧设置垫片21,然后用开口销19固定,由此,承载梁10可自由转动地支撑于车身1。在这种状态下,将备用轮胎3收容到收容空间20内,向靠近车身1的方向(上方)转动承载梁10,通过设于车身1上的锁固装置13锁固承载梁10的底部10C,由此,备用轮胎收容到车身1中。这样,将形成用于收容备用轮胎3的收容空间20的承载梁10的一端10A插入到与纵梁4连接的托架11的管15内,并将承载梁10的另一端10B与在支撑板12上形成的、用于销连接的孔17重合,同时支撑板12与横梁6连接,再通过U形夹销18销连接承载梁10的另一端10B使其自由转动,因此,与销连接承载梁10两端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组装时的工时数。另外,因为分别将托架11焊接固定到纵梁4上,将支撑板12焊接固定到横梁6上,所以,与现有技术不同,托架11和支撑板12不能拆卸,因此能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用轮胎支撑结构,是在车辆的地板下面支撑备用轮胎的备用轮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设于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纵梁或与所述纵梁连接的横梁上,并向所述车辆下方延伸突出,形成有构成铰链的轴承部;大致U字形状的承载梁,形成用于收容所述备用轮胎的收容空间,将其一端插入所述轴承部,并将其另一端销连接于所述纵梁侧或所述横梁侧而形成自由转动;以及锁固装置,相对所述车辆可自由装卸地支撑所述承载梁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国弘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