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家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减震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330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震车架,属于无轨陆用车辆技术领域,其包括前后依次分布的前管和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簧,第一板簧的前端固定前管、后端连接后叉,后叉的上端连接在后管上,后管的下端铰接在第一板簧上。此种新型减震车架使得后轮受到的震动首先传递给第一板簧,第一板簧的弹性阻碍了后轮所受震动的硬性传动;前轮受到的震动通过前管传递给第一板簧,同样得以缓冲,大大降低了后管的震动幅度,从而减轻坐在后管上的驾乘人员的颠簸感,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轨陆用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更适合于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新型减震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技术成熟的电动车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多数人的出行工具。为了改善电动车的骑行舒适性,电动车一般都装有减震装置,依靠减震装置来减轻电动车在不平路段所带来的颠簸感。目前的电动车大多数是在前叉和后叉上共安装4个减震器,也有通过改变减震器的安装位置来改变车架的减震结构的;所用减震器有弹簧形式的,也有液压形式的。但基本都是依靠减震器来实现减震的。此种结构的减震车架虽然在使用中的确改善了车架的减震性能,但其减震结构比较复杂,安装麻烦,致使成本较高。并且此种减震结构的车架较重,不利于增加电动车的续驶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减震车架,能够简化其结构,降低其重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减震车架,包括前后依次分布的前管和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簧,第一板簧的前端固定前管、后端连接后叉,后叉的上端连接在后管上,后管的下端铰接在第一板簧上。优选的,前管的上端安装前叉,前叉的下端连接第二板簧。优选的,第二板簧自前至后呈向下的倾斜状,第二板簧的前端连接前叉。优选的,前叉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连接前叉上部、另一端连接前叉下部。优选的,所述前叉与第二板簧间连接有冷铆钉。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板簧,前管和后管分别固定在第一板簧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板簧为两根横向排布的板簧,前管的下端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板簧中的两根板簧;第一板簧中还设置连接两根板簧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后管。优选的,第二连接板上安装销套,后管的下端铰接在销套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各自与第一板簧之间连接有冷铆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第一板簧连接前管、后管和后叉,后管铰接在第一板簧上,后叉连接在后管和第一板簧之间,使得后轮受到的震动首先传递给第一板簧,第一板簧的弹性阻碍了后轮所受震动的硬性传动;前轮受到的震动通过前管传递给第一板簧,同样得以缓冲,大大降低了后管的震动幅度,从而减轻坐在后管上的驾乘人员的颠簸感,起到减震的作用。2、由于前管的上端安装前叉,前叉的下端连接第二板簧,可以将第二板簧与前轮相连,使前轮受到的震动首先传递给第二板簧,第二板簧的弹性阻碍了前轮所受震动的硬性传动,从而大大降低前叉的振幅,降低人体上肢的颠簸感。3、由于采用第二板簧自前至后呈向下的倾斜状,第二板簧的前端连接前叉的结构,实现第二板簧的前悬挂设置,使第二板簧充分发挥其减震作用。4、由于前叉上设置了加强筋,使得前叉的上部、下部以及加强筋围成稳固的三角形,提高前叉的稳定性及强度,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5、采用第一板簧为两片横向排布的板簧的结构,简化了板簧的结构,便于其加工。6、由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各自与第一板簧之间连接有冷铆钉,实现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板簧间的铆接,不影响第一板簧的机械性能。7、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简化减震车架的结构,提高其组装效率,并且自重相当于未装减震器的车架,利于提高电动车的续驶里程,便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I的放大视图;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前管;2、后管;3、第一板簧;4、后叉;5、前叉;6、加强筋;7、第二板簧;8、第一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10、冷铆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中,将人体呈驾乘状态位于车架上时对应的左右方向定义为横向;将车架在使用状态时,安装前轮的一方定义为前方,相应地将安装后轮的另一方定义为后方。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采用第一板簧3作为连接前管1、后管2和后叉4的底架,即第一板簧3的前端固定前管1、后端连接后叉4,此处采用的第一板簧3为横向排布的两片板簧,两片板簧之间预留出安装后轮的间隙。在前管I的下端固定设置第一连接板8,第一连接板8通过冷铆钉10连接在第一板簧3上,即第一连接板8连接两片板簧。还在第一连接板8的后方设置第二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9通过冷铆钉10连接两片板簧,第二连接板9的顶面上安装销套,后管2的下端铰接在销套中。后叉4的上端连接在后管2上,下端连接在第一板簧3黄上。为了实现前轮的减震,还在安装在前管I上的前叉5下端设置第二板簧7,第二板簧7自前至后呈向下的倾斜状,第二板簧7的前端连接前叉5。前叉5上设有加强筋6,加强筋6的一端连接前叉5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前叉5的下部。为了实现第二板簧7与前叉5两臂的衔接,第二板簧7同第一板簧3 —样,同样采用两片片板簧横向排布的方式,即前叉5的两叉臂依次固定连接第二板簧7的两片板簧。使用时,将后轮安装在第一板簧3的后端,前轮安装在第二板簧7的下端。后轮收到震动时,首先将震动传递给第一板簧3,第一板簧3的弹性阻碍了后轮所受震动的硬性传动;前轮受到的震动传递给第二板簧7,同样得以缓冲,大大降低了后管2和连接在前叉5上的车把的震动幅度,从而减轻坐在后管2上的驾乘人员的颠簸感。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此种结构的减震车架的重量与成本相当于没有安装减震器的普通车架,有利于节约成本和便于提高电动车的续驶里程。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没有安装后叉4,后管2固定在第一板簧3上,前叉5上没有安装第二板簧7。此种车架只在后管2上安装驾乘人员的鞍座即可,只能一人骑坐,适合制作小巧、便于携带的单人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减震车架,包括前后依次分布的前管和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簧,第一板簧的前端固定前管、后端连接后叉,后叉的上端连接在后管上,后管的下端铰接在第一板簧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前管的上端安装前叉,前叉的下端连接第二板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第二板簧自前至后呈向下的倾斜状,第二板簧的前端连接前叉。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前叉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连接前叉上部、另一端连接前叉下部。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与第二板簧间连接有冷铆钉。6.一种新型减震车架,包括前后依次分布的前管和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簧,前管和后管分别固定在第一板簧上。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新型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簧为两根横向排布的板簧,前管的下端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板簧中的两根板簧;第一板簧中还设置连接两根板簧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后管。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上安装销套,后管的下端铰接在销套内。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减震车架,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减震车架,包括前后依次分布的前管和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簧,第一板簧的前端固定前管、后端连接后叉,后叉的上端连接在后管上,后管的下端铰接在第一板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家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